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教案
展开课例编号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学期
第一
课题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教科书
书名:地理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
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结合示意图和图片,说出陆地水体的类型,描述各类型水体的储量、作用等基本概况,提升描述和表达的能力及综合思维。
结合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示意图,分析河流的补给类型,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培养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依据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理论,解释生活中现象,分析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理解人类活动对陆地水体的影响。提升地理实践力,建构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的类型,河流的补给类型,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
教学难点:分析影响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补给类型。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新课引入
同学们,我们在高一学习过水循环的知识,水是自然界最活跃的地理要素之一。水在地理环境中以固、液、气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地球上水圈的构成主要是海洋水和陆地水,其中海洋水占比97%,陆地水仅占3%,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今天我们来学习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讲授新课
一、陆地水体类型
陆地水体是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按空间分布,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有冰川、湖泊、沼泽、河流等类型;按性质划分为咸水和淡水。这节课主要按空间分布来学习陆地水体的类型及其关系。
布置任务:阅读教材地球上水的构成和文字材料。描述地球上水的分类,陆地水体的类型及比重排序并思考各种陆地水体的特点
通过学习水循环的知识,我们知道地表水可以通过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也可以出露为地表水,例如泉水。是不是陆地水体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呢?河流是各种陆地水体中流动性较大的水体,与其它水体的关系最密切。我们重点来学习河流与其它水体之间的关系。
二、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思考:1.河流与冰川之间可以相互补给吗?
2.河流与湖泊之间可以相互补给吗?
3.河流与地下水之间可以相互补给吗?
布置任务:绘制河流、湖泊、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并描述它们之间的补给关系。
总结:只有冰川是单向补给的,其他水体不能直接补给冰川,河流、湖泊、沼泽与地下水之间都可以相互转化、相互补给。
思考: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在“坎儿井”中是如何体现的?
读图文资料可知,积雪、雨水等汇集转化成地下水。地下水出露又转化为地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之间是相互补给、相互转化的关系。
在各种陆地水体中,河流是人类最直接利用的水体类型,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对人类的生活生产影响巨大。我们一起整理河流的补给类型及特点。
三、河流补给类型
读图:1.判断闽江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汛期。
2.说出闽江径流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
读图:1.判断诺木洪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汛期。
2.说出诺木洪河径流量的特点。
读图:1.判断诺木洪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及汛期。
2.说出诺木洪河径流量的特点。
小结:河流补给类型及特点。
总结: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是以一种补给类型为主,多种补给类型并存的混合补给。陆地水和海洋水共同构成了水圈,下节课,我们学习海洋水的相关知识。
知识小结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教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 选修一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精品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陆地的水体,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多媒体展示,讲授新课,知识回顾,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