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74148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授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授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芾fú、蔡襄并称宋四家;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一· 朗读诗文,感受诗词的音韵美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二· 了解写作背景,感知作者心境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到黄州之初,因获罪而心有余悸,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乌台诗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狱。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见不合,出补外官。他看到当时地方官吏执行新法扰民,心中不满,任杭州通判后写了二十多首托事以讽的诗,因而激怒新党。被构陷成罪,囚捕至京,系狱一百三十天。而且牵连甚广,苏轼的友朋故旧被连累处罚的达二十二人。苏轼在狱时自度必死,曾作诗与苏辙诀别。
三· 直译诗文,理解诗词内容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疏桐:枝叶稀疏的桐树。漏断:指深夜。漏,指漏壶,古代计时器具。 深夜壶水渐少,很难听到滴漏声音了, 所以说“漏断”。幽人:幽居之人。残月高挂在稀疏的梧桐上,滴漏声断了,人群开始安静。谁能见幽居人独自往来徘徊,唯有那缥渺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省:知晓。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它突然惊起又回首匆匆,心里有恨却无人能懂。它拣遍了寒冷的树枝不肯栖息,却躲到寂寞的沙洲甘愿受苦。
概括上下阙主要写了什么? 上阕:叙写寓居禅院寂静的环境。 下阕:写寓居禅院的心情。
四·品读语言,鉴赏形象(结合学案)
1.词的开头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有什么作用?2.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3.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1.词的开头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有什么作用?
【答】开头两句选取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断滴漏等意象,营造出萧疏幽冷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
2.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答】①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②相似之处:寂寞、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3.这首词下阕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试简要分析。
【答】下阕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把孤鸿失群与幽人失志联系起来,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无所依托而又无可哀告的寂寞与伤感的心情与处境的真实写照。借写“孤鸿”的具体形象,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
4、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五.请联系你学过的诗词,说说“鸿雁”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有哪些含义。
A、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发思乡怀亲之情。 如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衫,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
B、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比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
如李颀《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C、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漂泊不定。
如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D 、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如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课ppt课件,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备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才华横溢的苏轼,寂寞清冷,托物寓怀,屡遭不幸,英俊儒雅,早生华发,东吴都督,团练副使,功业未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课内容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苏轼简介,乌台诗案,FM自主学习,FM模拟教学,FM问题归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