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件PPT全套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课ppt课件,共19页。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本首诗,并背诵这首诗。2、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简单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3、能够感受诗人的感情。
苏轼于“乌台诗案”后谪居黄州,初寓定惠院,后迁临皋亭。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黄州在定惠院月夜感兴之作。 到黄州之初,亦因罪废之余,灰心杜口,谢绝交往。由于牵连甚广,这时,“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彼此音问,一时尽绝,苏轼不能不深怀幽居离索的内心隐衷。此词以“幽人”自称,就反映了他在这种特定环境下的处境与心情。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延安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译文〗弯弯的月亮悬挂在枝叶稀疏的梧桐树上,深夜一片寂静。谁能看见幽居之人独自往来徘徊,仿佛那天边缥缈高飞的孤雁的身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译文〗它突然惊起,却频频回头,心中有怨恨却无人知晓。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独自留在寂静荒冷的沙洲上。
1、上片首两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上阕选择残缺之月,疏落孤桐,滴漏断尽,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营造出萧疏凄冷、幽冷寂寞的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做铺垫。 “景语即情语”,这一冷调色的描写,其实是词人内心孤独寂寞的反映。
2、“独往来”“缥缈”写出了一种怎样的情境?
生命的孤独、漂泊无依、孤傲高洁
寂寞、孤独、孤芳自赏、洁身自好
3、“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写出了幽人与孤鸿的什么相似之处?
4、“孤鸿”是本词的关键意象,请结合下阙说说作者借“孤鸿”传达的心境。
作者用孤鸿自比,表达了自己贬谪黄州时期心情的孤独和志趣的高洁。
5、赏析“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表达手法及表达效果。
运用了象征(或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孤鸿求栖息处的场景,表达了作者高洁自许、不同流俗的人生态度。
6、前人认为“恨”字是全词关键。词中“恨”的内容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恨的内容:封建社会文字狱对人才的摧残,无人理解的忧愤。 同意:上片描写缺月、疏桐、漏断、人静、幽人、孤鸿等特定景物,正是由“恨”而生,由于含恨,所以必然产生“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徘徊心境。
“孤鸿”意象的象征意义1、孤独悲伤 因此古今文人墨客经常选择用孤鸿来抒发孤独悲伤的情感,如《杂诗》:“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2、高洁孤傲大雁一般栖息在寒冷的沙洲而非枝头、重感情,懂义礼” 、壮雁即使飞得再快也不会赶超老雁前面。因为大雁的这些习性,所以大雁一直被文人看做高洁孤傲的象征。3、离情别绪古代交通不便,离别之后,再重逢相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正如“鸿雁”一年中的两次迁徙。如李欣《送魏万之京》:“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沉是课。”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前置小研究,一对话文本,抑扬顿挫,二佳作欣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评优课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词语的意思,感悟诗意,问题思考,随堂检测,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获奖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二品句找关键句,四品人,有感而发提笔作对,练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