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 泥石流—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9 次下载
- 3.6 地球表面的板块—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9 次下载
- 第三章 综合复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2 次下载
- 4.1 物质的构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 4.2 质量的测量—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练习 试卷 10 次下载
科学七年级上册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练习题
展开2020—2021年浙教版7年级第三章第三章7节 地形与地形图
一、单选题
1.杭嘉湖平原地区河道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的地形。影响这种地形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 冰川 B. 流水 C. 风力 D. 海浪
2.我国黄土高原很显著的一个特征是沟壑纵横,这一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 C. 岩石风化 D. 生物作用
3.读下图,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坡度最陡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外力作用中,强大而普遍的侵蚀作用是( )
A. 风力的侵蚀 B. 流水的侵蚀 C. 冰川的侵蚀 D. 海浪的侵蚀
5.下图中,甲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 山顶 B. 山谷 C. 山脊 D. 鞍部
6.(2017·衢州)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 B.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
C.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7.下列对五种陆地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面广阔平坦的一定是平原 B. 地面连绵起伏的一定是山地
C. 高原和丘陵绝对高度都比较小,相对高度都比较大 D. 盆地是周围高,中间低平的地形
8.地形发生“沧海桑田”的变化,这是( )力量作用的结果
A. 内部 B. 外部 C. 内部和外部 D. 先外力,后内力
9.下面为经纬网图和等高线图,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图全部在西半球,乙图在北半球 B. 甲图比例尺较乙图大
C. 甲图实际范围比乙图大 D. 甲图实际坡度较乙图大
10.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 B. 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
C. 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 D. 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
11.有关高原和盆地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高,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小
B. 高原和盆地内部的相对高度不大,盆地外围与内部相对高度大
C. 高原的海拔都比盆地低,盆地外围的相对高度都比高原内部大
D. 高原和盆地外围的海拔很高,高原内部的相对高度都比外缘大
12.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
A. 火山湖 B. 海岸边的怪石
C. 喜马拉雅山 D. 沙漠中的石蘑菇
13.我国泰山主峰海拔1 532米,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
A. 10 376米 B. 1 532米 C. 7 312米 D. 8 380米
14.下列地形变化,是由生物作用直接引起的是( )
A. 大堡礁的形成 B. 风蚀蘑菇的形成 C. 风蚀城堡的形成 D. 上海“崇明岛”不断“长大”
15.如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如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作的记录卡片.读图,完成小题
根据如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察编号”应为如图(a)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填空题
16.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样.山地、________ 、平原、________、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17.湖岭镇地处瑞安西部,境内大部分为丘陵山地,右图为金鸡山部分地形图。该图虚线处存在泥石流发生的潜在危险,该处的地形部位为________。游客此时正好位于A点,若发生泥石流,则正确的逃生路线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可多选)
18.某中学地理夏令营在如图区域开展了一次活动.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辅导员介绍当地地形:图示区域地形是________(选填:平原、丘陵、高原);张庄位于________(地形部位),王庄位于________(地形部位).
(2)住宿地选择:看不到水库景区的村庄是________;可能受山洪影响的村庄是________.
(3)考察引水路线:B、C两条引水线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________线路.
19.(2019·湖州)某校学生于6月14日至17日在我国甘肃敦煌研学,研学时拍摄了骆驼在沙漠中行进的照片,如图所示。
(1)形成图示地形的外力因素主要是________ 。
(2)研学期间当地昼夜长短的特点是________ 。
(3)骆驼的耳孔内布满绒毛,睫毛长而密,可以防止风沙的进入。驼峰中的脂肪分解能供给生命所需的能量和水分。这些结构和生理特点是长期________的结果。
20.(2020七上·吴兴期末)“爬山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读懂等高线地形图不仅有利于我们选择爬山路线,也能帮助我们在面临危险时做出正确的判断。
(1)图中字母B所在的地形名称是________。
(2)如果量得大青山山峰与小青山山峰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两个山峰的实际(直线)距离是________千米。
(3)小科认为从图中甲、乙两地爬到大青山顶,甲地比较容易,因为________。
(4)若泥石流发生时有人位于图中O点,合理的逃生路线为________(选填数字)。
21.读图,回答1、2题。
(1)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 )
A.陡崖 B.鞍部 C.山谷 D.山顶
(2)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22.读图回答问题:
(1)A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B表示的地形是 ________ ,C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G表示的地形是________。
(2)B,H两点中坡度较陡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
(3)乙山与甲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乙山位于甲山的________方向,测得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
(4)如果进行攀岩运动适合在________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B 3.【答案】 D 4.【答案】 B 5.【答案】 C 6.【答案】 A 7.【答案】 D 8.【答案】 C 9.【答案】 C 10.【答案】 C 11.【答案】 B 12.【答案】D 13.【答案】 C 14.【答案】 A 15.【答案】 B
二、填空题
16.【答案】高原;盆地
17.【答案】山谷;1、3
18.【答案】 (1)丘陵;山脊;鞍部(2)李庄;刘庄(3)B
19.【答案】 (1)风力(作用)(2)昼长夜短(3)自然选择(选择)
20.【答案】 (1)山脊(2)30(3)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4)②
21.【答案】 (1)D(2)A
22.【答案】 (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2)B;B处等高线稠密,表示坡度陡(3)170;西南;3000(4)G
3.7 地形和地形图-解答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3.7 地形和地形图-解答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3.7 地形和地形图-填空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3.7 地形和地形图-填空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3.7 地形和地形图-选择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 这是一份3.7 地形和地形图-选择题常考题(浙教版)-浙江省七上学期科学期末试题选编,文件包含B1U2LT课件ppt、1Listentothephonecallandanswerthequestionsmp3、2Listenagainandcompletethetablewiththewordsyouhear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