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1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2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3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4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5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6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7页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68张)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图文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章 免疫调节第3节 免疫失调图文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新知导学,组织损伤,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快反应,慢反应,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过敏原,微思考,自身成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____________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2.过敏原:引起__________的抗原物质。3.现象:皮肤红肿、发疹、流涕、打喷嚏、_______、__________等。4.类型: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类。
    5.特点:具有明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6.预防措施(1)找出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该____________。(2)医学方法检测。
    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会不会发生过敏反应?【答案】不会。因为只有经过免疫后产生的抗体分布异常才会引起过敏反应。
    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的特点的是(  )A.有快慢之分B.有明显的遗传倾向C.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D.消退较慢【答案】D
    1.概念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分辨“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能力,一般不会对______________发生免疫反应,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________________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机理抗原的分子结构与正常细胞表面的一种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免疫系统在向________发起进攻的同时也进攻了正常细胞。3.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核抗体(ANA)是一组针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质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的自身抗体。ANA能识别各种细胞核组分,可特征性地出现于许多免疫异常的患者体内,其在内环境中的含量可作为疾病诊疗中的重要观察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NA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B.ANA的产生与T细胞没有关系C.ANA攻击核内组分属于自身免疫病D.ANA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
    【答案】B【解析】由题干可知,ANA是一种抗体,故ANA的化学本质是免疫球蛋白,A正确;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可以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因此ANA的产生与T细胞有关系,B错误;ANA攻击核内组分表明患者免疫功能紊乱,导致自身免疫病,C正确;ANA属于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的,D正确。
    1.概念:是指由机体_________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类型
    3.艾滋病(1)英文缩写:__________。(2)诱因:由感染________________引起。(3)致病机理:病原体主要侵入并破坏____________,导致其数量下降,进而导致免疫功能丧失。(4)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__________、母婴传播等。
    (5)预防措施: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②避免__________。③接受检测并________________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____________。⑤不用__________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通常是多种病原体的感染,原因是什么?【答案】艾滋病病毒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几乎完全丧失。
    下列关于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艾滋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D.艾滋病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答案】B
    【解析】艾滋病是一种体液传染病,不是遗传病,A错误;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辅助性T细胞,从而使人的免疫系统受损,B正确;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C错误;艾滋病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D错误。
    1.过敏反应的概念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这样的免疫反应称为过敏反应。
    3.发病机理与常见类型
    4.过敏反应的特点(1)有快慢之分,过敏者可能在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内出现反应,也可能24 h后才有症状。(2)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5.主要预防措施由于过敏反应是机体接触过敏原才发生的,因此找出过敏原并且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发生的主要措施。
    1.生活中常有同学发生过敏反应,如皮肤出现湿疹。学生第一次接触过敏原会发生过敏反应吗?为什么?【答案】不会,过敏反应是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过敏原而产生的反应。2.甲同学接触植物花粉后出现过敏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原来一定接触过该种植物的花粉,你是否认同乙同学的观点?说出你的理由。【答案】认同。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故甲同学原来一定接触过该种植物的花粉。
    1.下图为过敏反应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答案】C
    【解析】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而过敏原可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故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错误;由于过敏反应与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正确。
    2.下图为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该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肥大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过敏介质。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B.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才能引发丁过程导致哮喘C.哮喘发生过程中既有浆细胞参与又有细胞毒性T细胞参与D.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症【答案】B
    【解析】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免疫失调中的过敏反应,A错误;由题图可知,过敏原再次入侵机体引发丁过程才导致哮喘,B正确;哮喘发生过程中既有浆细胞参与又有辅助性T细胞参与,C错误;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D错误。
    1.概念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2.发病机理(以风湿性心脏病为例)3.常见自身免疫病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细胞毒性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注射免疫抑制剂缓解该类型糖尿病症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同一类免疫失调疾病B.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健康人C.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的抗体与之结合D.治疗该病的过程不会导致患者免疫能力的改变
    【答案】A【解析】根据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可知,该病为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也是一种自身免疫病,A正确;患者症状缓解的检测指标是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接近健康人,B错误;胰岛B细胞死亡的原因是细胞毒性T细胞与之结合使其裂解死亡,C错误;治疗该病的过程会抑制T细胞的活性,进而导致患者免疫能力下降,D错误。
    2.(2020·天津高三上期末改编)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曾带领她的团队在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下列有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说法错误的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等B.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白细胞减少C.该病多见于成年男性,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D.该病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非常重要
    【答案】C【解析】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个器官的疾病,其主要症状有发热、关节痛、红斑、脱发、白细胞减少等,A、B正确;该病多见于年轻女性,病因至今尚未完全研究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病因不明给该病的治疗带来了困难,但是,临床观察表明,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C错误,D正确。
    1.概念免疫缺陷病是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2.类型
    3.HIV与艾滋病(1)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简称,是一种RNA病毒。(2)HIV的致病机理: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侵染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减退。(3)相关曲线分析:HIV感染人体后,HIV浓度和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的数量变化过程如图所示。
    ①HIV数量与横坐标的交点不为“0”,是因为在HIV感染初期,其数量非常少。②在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的C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但不为“0”,原因是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依然可以增殖分化为T细胞。③HIV主要侵染辅助性T细胞,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有关。④在HIV侵入人体的初期阶段,辅助性T细胞数量增加,人体的免疫系统能消灭大部分HIV,只是后来随着HIV的复制,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下降。
    (4)HIV在辅助性T细胞中的增殖过程:①HIV侵入人体辅助性T细胞后,以HIV的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到人的染色体DNA上。②病毒DNA转录生成mRNA片段,指导合成病毒蛋白质。③新合成的病毒RNA和病毒蛋白质等物质又装配成更多的病毒颗粒。④新的病毒释放出来,又去攻击其他辅助性T细胞,最终使辅助性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
    (5)直接死因:由免疫功能丧失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6)主要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7)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做法: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②避免注射吸毒;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8)与HIV感染者的一般接触,如握手、拥抱等,不会使人感染HIV。(9)正确看待艾滋病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待艾滋病病人应该少一份歧视,多一份关爱。
    1.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成功地抵御大多数病毒,却不能抵御HIV,试讨论分析其原因。(1)HIV直接攻击的细胞是什么?(2)HIV入侵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答案】(1)HIV侵入人体后直接攻击辅助性T细胞。(2)免疫功能丧失引起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2.HIV是一种囊膜病毒,病毒除核酸和蛋白质外壳外,还包括病毒包膜和逆转录酶,试分析HIV结构包括病毒包膜和逆转录酶的意义。(1)病毒包膜有何意义?(2)携带逆转录酶的意义是什么?【答案】(1)病毒包膜有助于逆转录酶、核酸等大分子侵入宿主细胞。(2)HIV为逆转录病毒,宿主细胞无逆转录酶,HIV携带逆转录酶,为HIV在细胞内增殖提供条件。
    【方法技巧】免疫失调病类型的判断
    1.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由于个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无法产生抗体,患儿出生6个月后,因母源抗体耗尽而发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反复化脓性细菌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属于免疫缺陷病B.该病可以通过注射抗原的方式治疗C.免疫缺陷病就是艾滋病D.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是生来就有的【答案】A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小儿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一种先天性免疫缺陷病,A正确;该病患者体内B细胞成熟过程受阻,即使注射抗原,也不能产生浆细胞和抗体,B错误;艾滋病只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C错误;获得性免疫缺陷病不是生来就有的,D错误。
    2.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辅助性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
    A.HIV对人体辅助性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B.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成正比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D.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答案】D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感染初期,辅助性T细胞数量增加,HIV浓度降低,故机体不会在HIV侵入后立即丧失细胞免疫功能,A错误;由图可知,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数量并不成正比,B错误;人体的免疫系统可以识别HIV,并作出免疫应答,C错误;当辅助性T细胞被HIV攻击而大量减少时,人体免疫功能丧失,最终患者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D正确。
    易错易混1:过敏反应中的三对容易混淆的概念1.体液免疫≠过敏反应
    3.体液免疫中的抗体≠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有的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会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与淋巴细胞无关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正常的反应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过敏反应
    【答案】C【解析】过敏反应过程中抗原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抗体的分泌与淋巴细胞有关,A错误;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异常的反应,B错误;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该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C正确;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D错误。
    1.下列关于过敏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B.T细胞是参与过敏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C.过敏反应和正常免疫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其化学本质都是球蛋白D.找出过敏原,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答案】B【解析】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等都是参与过敏反应的免疫细胞,其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B细胞,因为B细胞分裂、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抗体。
    2.中国学者研究发现雾霾中含多种病菌,部分会引起过敏和呼吸系统疾病。雾霾也是肿瘤的重要诱因之一,特别是肺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道黏膜产生黏液溶解微尘和杀灭部分病菌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病毒侵入肺细胞后,免疫系统可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靶细胞凋亡C.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所以属于遗传病D.肺部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等物质增多是其容易扩散的主要原因
    【答案】B【解析】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是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过敏反应不是遗传病;癌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使其容易扩散和转移。
    3.艾滋病(AIDS)是由于感染HI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体内HIV浓度和辅助性T细胞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IV的遗传物质为DNA,艾滋病患者常死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B.曲线AB段,HIV直接利用辅助性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C.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D.曲线FG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答案】C
    【解析】HIV的遗传物质为RNA,艾滋病患者常死于其他病原体的感染,A项错误;曲线AB段,生物体内直接能源物质是ATP,而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B项错误;曲线BC段,HIV浓度下降主要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曲线FG段,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大大下降,体液免疫也受影响,因为体液免疫要靠辅助性T细胞发挥作用,D项错误。
    4.下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组织细胞导致的,所以该病是自身免疫病;激素A为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垂体细胞的代谢,但是甲状腺激素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抗体和激素B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上的相同受体,故推断抗体可能和激素B一样可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使用免疫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甲分泌抗体,使该病的病情得到缓解。
    5.研究者利用一种实验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该小鼠缺失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发现,该小鼠的吞噬细胞可以支持HIV的繁殖,而HIV感染的吞噬细胞可以分布在机体多个组织中,比如脑组织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B.该实验的小鼠模型中可能不含T细胞C.HIV最初侵入机体时,T细胞数量一直减少D.HIV感染者的多种组织中都可能检测到HIV
    【答案】C【解析】吞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A项正确;“该小鼠缺失细胞免疫功能”,该实验的小鼠模型中可能不含T细胞,B项正确;HIV进入机体后,刚开始,随着HIV浓度的增加,T淋巴细胞的数量也增加,后期HIV浓度增加时T细胞数量减少,C项错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说明HIV感染者的多种组织中都可能检测到HIV,D项正确。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NO3,课堂检测·巩固素能,NO4,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章内容结构,免疫失调,第3节,自主预习,过敏反应,组织损伤,消化道,呼吸道,个体差异,呼吸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图文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过敏原,1概念,2常见过敏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