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4章 第3节 免疫失调 课件(34张)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1265860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背景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背景图课件ppt,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一过敏反应,探究二自身免疫病,探究三免疫缺陷病,课堂建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结合教科书第78页的图4-9,阅读相关内容,阐明过敏反应、过敏原的概念,简述过敏反应的机理,关注预防过敏反应的措施。 1.概念。 已免疫的机体,在_______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_________________的免疫反应。 2.过敏原。 引起过敏反应的____物质。
提示:人体免疫系统是人体在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所以不好治疗。目前前景较好的治疗方法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1.甲同学接触植物花粉后出现过敏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原来一定接触过该种植物的花粉,你是否认同乙同学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提示:认同。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时发生的反应,故甲同学原来一定接触过该种植物的花粉。
2.引起人体特异性免疫的抗原就是过敏原吗?试说明抗原和过敏原的区别。 提示:不是。抗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己”成分,易引起疾病;而过敏原针对的只是特定的少数人。 3.病原体和过敏原都能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请分析比较针对病原体和过敏原的抗体在化学本质、分布、作用等方面的异同。
提示: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作用都是与抗原(过敏原)结合。但病原体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中,其作用是协助巨噬细胞等消灭病原体,使人体疾病痊愈;过敏原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分布在某些细胞表面,引起人体产生病理性反应。
【例1】下图为过敏反应发生过程示意图(部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肥大细胞上的抗体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 过敏原 B.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C.人体一旦接触过敏原将立即发生过敏反应 D.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
解析:由题图可知,肥大细胞上的抗体能与过敏原发生结合,说明其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可识别同一过敏原,A项正确;抗体是体液免疫过程中产生的免疫活性物质,故过敏原诱发人体产生抗体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B项正确;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C项错误;由于过敏反应与组织胺的释放有关,故应用抗组织胺类药物可缓解过敏反应症状,D项正确。 答案:C
【例2】下列有关花粉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时,与吸附在某些血管壁细胞 表面的抗体特异性结合 B.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 降低 C.过敏反应一般会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 D.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 组织水肿
解析:过敏原首次侵入人体时,会激发B细胞分裂、分化为浆细胞并产生抗体,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表面,当相同过敏原再次侵入时,会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过敏反应,A项错误;某些血管壁细胞释放组织胺,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B项错误;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对组织细胞造成损伤,C项错误;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并出现组织水肿,D项正确。 答案:D
【方法规律】过敏反应的特点 (1)有快慢之分,发作时反应强烈。 (2)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损伤。 (3)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例3】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神经递质。某患者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患者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抗体能攻击自身正常的受体,故为自身免疫病;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能跟乙酰胆碱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导致其失效,故突触后膜不能正常产生兴奋,人体表现为肌无力。 答案:A
【例4】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异常引起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甲是在胸腺中成熟的 B.该病属于人体的自身免疫病 C.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的敏感度降低 D.激素乙作用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的细胞
解析:细胞甲可以产生抗体,为浆细胞,来自B细胞的分裂、分化,而B细胞成熟于骨髓,A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该病是抗体作用于自身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B项正确;甲状腺细胞上激素丙的受体被抗体占据,所以甲状腺细胞对激素丙的敏感度降低,C项正确;激素乙是甲状腺细胞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所有的细胞,D项正确。 答案:A
HIV的感染与艾滋病的治疗 下图表示人体感染HIV后,血液中辅助性T细胞和HIV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探讨下列问题。
(1)HIV攻击的主要是辅助性T细胞,为什么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提示:因为辅助性T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大量辅助性T细胞被攻击后,免疫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不能有效地清除病原体或癌变的细胞,所以最终患者会死于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
(2)我国对所有的HIV感染者或者艾滋病患者实行“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提示:“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的目的是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患者的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也为“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终结艾滋病”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3)人体被HIV侵染后,就是艾滋病病人吗?你觉得应如何预防艾滋病? 提示:不是。人体感染HIV后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只有出现症状才是艾滋病病人。 采取安全的性行为;避免注射吸毒;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1.艾滋病的致病机理。 (1)对人体的破坏:HIV侵入人体后,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互补的DNA并整合到辅助性T细胞的DNA中,从而复制出新的HIV,导致辅助性T细胞被破坏,最终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严重衰退。 (2)患者死因:其他病原体入侵引发的疾病或恶性肿瘤。
2.正确区分三类免疫失调病。
【例5】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根本上是由HIV侵入人体后使人体遗传物 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B.与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体内肿瘤细胞较多的 原因是患者的免疫监视功能减弱 C.在HIV初次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就无法对其发 挥作用 D.HIV主要破坏人体的B细胞从而使人体的免疫能 力几乎全部丧失
解析:艾滋病根本上是由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辅助性T细胞,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引起的,A、D两项错误;免疫的监视功能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与正常人相比,艾滋病患者体内肿瘤细胞较多的原因是患者免疫监视功能减弱,B项正确;在HIV初次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对其发挥作用,C项错误。 答案:B
【例6】下图表示人体内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浓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不属于传染病 B.HIV浓度与辅助性T细胞浓度总表现出负相关关系 C.HIV攻击对象是辅助性T细胞,对体液免疫能力没有 影响 D.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解析: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A项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最初,随着艾滋病病毒增多,辅助性T细胞数量上升,呈正相关关系,B项错误;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HIV攻击对象是辅助性T细胞,对体液免疫有影响,C项错误;从题图可以看出,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使病毒数量明显下降,D项正确。 答案:D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集体备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NO3,课堂检测·巩固素能,NO4,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章内容结构,免疫失调,第3节,自主预习,过敏反应,组织损伤,消化道,呼吸道,个体差异,呼吸困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免疫失调图文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免疫失调,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免疫功能过强,免疫功能过弱,过敏原,1概念,2常见过敏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