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名师教案(全)
- 19《一棵小桃树》第二课时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0外国诗二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1《古代诗歌五首》第一课时 名师教案《登幽州台歌》等 教案 0 次下载
- 21《古代诗歌五首》第二课时 《游山西村》等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22《伟大的悲剧》第一课时 名师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板书设计,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 外国诗二首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是否记得屈原有“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人们常把人的一生比作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作对路的选择。今天我们将学习一首写“路”的小诗——《未选择的路》。
二、自学指导——合作与探究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注意节奏、重音、语调、语速。
(一)整体感知
1.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四节诗的内容。
【交流点拨】 第1节,诗人站在树林交叉路口,思考所要选择的路;第2节,诗人选择了少有人走的路;第3节,诗人踏上了自己选择的小路,开始了艰难的跋涉;第4节,写未选择的路。
2.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
【交流点拨】 诗人虽然写了选择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原因有二:其一,人生的道路有许多可供人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那些未选择的路,才更让人想念和留恋。其二,未选择也就是一种选择。正是生活中许多人对于选择的不满,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诗人重点写未选择的路,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更能打动读者的心灵,引人深思。
3.诗中“路”有什么深刻含义?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交流点拨】 诗人表面上似乎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际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路。
悟出的道理有: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只能选择一条,必须慎重;人生的选择,要深思、慎取,忌草率、盲从;路要靠自己去走,越是荆棘丛生的道路,越能令人想念,也越能磨炼人。
4.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 这是一首哲理抒情诗,借自然界的路来写人生之路,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人会面临许多选择,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人才能正确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写法探究
本诗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
【交流点拨】 生甲:平易的文字背后蕴含着深邃的哲理。
生乙:优美的意境最能吸引人。“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如画面一般,形象地写出了选择的诱惑。
生丙:浓郁的抒情、深邃的哲理相交融。诗人的经历是独特的,感受却是典型的,那淡淡的忧郁、惆怅为全诗带来了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
生丁:形象性、哲理性是诗歌成功的关键。象征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鲜明的艺术特征。
生戊:诗人借自然界的道路来表达自己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哲理性。
(三)比较阅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有何异同?
【交流点拨】 同: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对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积极乐观,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三、板书设计
四、拓展延伸
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请你写出三句,注明作者。
【交流点拨】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辛弃疾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未选择的路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案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自学内容,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诗歌导入,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