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认识自己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A2,D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C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列属于从社会方面认识自己的是()
A.我是七年级(3)班的班长,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B.我是一个喜欢足球运动的人
C.我是一个身体健壮的小伙子D.我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下列选项中,做到“自知”的途径有()
①自我观察和评价②通过比较来了解③欣赏自己④他人的态度和评价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以人为镜”属于哪种认识自我的途径?( ) A.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
B.通过他人了解自己C.通过集体了解自己D.自我检查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主张因材施教。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他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们在不同的方面取得成就。这反映了()
人有高低贵贱之分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C.孔子的教育思想很现代
D.不是每个人都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比自己更认识自己的人,同时也没有比自己更不认识自己的人。”
下列这些自我评价,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游泳是我的长处,我可以发挥这种长处促进成功
②别人样样精通,我却什么都不行③我能行,我最棒,我是十全十美的④我虽然丑,但我很温柔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时我们要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下面同学的表现是正确地通过他人认识自己的有()
①小丽看到小茜穿着漂亮的新衣服,而自己衣服旧了,心里很难过②王亮看到同学热心助人,很受感动,决定向他学习③张鹏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当有人批评他时,他感到羞愧难当④张豪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改进学习方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下列同学的做法可取的是()
A.小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家庭条件一般,他看到同学们的家境都很好,感到很丢人B.小俊看到自己的数学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就经常瞧不起别人
小华经常观察其他同学的学习及思想表现情况,与他们相比,发现自己还存在许多不足,
于是在发挥自己长处的同时积极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小飞发现自己的个子比其他同学矮一截,于是怀疑自己发育不正常
对于他人的评价,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①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照别人说的去做④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冷静地分析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有人问一位哲学家:“世上什么事情最难做到?”哲学家说:“认识你自己。”作家周国平对这句话做了三种解读。第一种是人要有自知之明;第二种是每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
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第三种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
“认识你自己”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中学以后,个人的心理变化很大,自我意识大大增强。有一次,七年级的小祥和小丽讨论“怎样认识自我”这个话题时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小祥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自我评价最重要。” 小丽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嘛!他人的意见才可靠。”
你认为小祥和小丽的观点对吗?请予以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王老师在班级内组织召开了一次“民主生活会”,其中一个环节是给同学分组,两人一组,针对对方的不足互相写下自己的意见。面对他人的意见,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下列哪种看法?()
我就是我,我不需要别人给我提意见
别人的意见也许是对的,但是我做不到,提了也白提
我要认真分析别人给我的意见,尽己所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别人的意见都不对
漫画《把缺点掩盖》启示我们要()
把缺点掩盖
A.树立自信,超越自卑B.保持乐观心态
C.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D.自尊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这句谚语启示我们要通过() A.自我评价认识自己
B.他人评价认识自己C.兴趣爱好认识自己D.外在体征认识自己
考试成绩曾经多次名列年级第一的子轩在总结一次考试失利的原因时说:“我有些飘飘然,不如以前努力了。”子轩认识自己的途径是通过()
训练和参加比赛
自我观察和自我反省
周围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
用“放大镜”看自己的不足与缺点
班主任在小蔡的毕业寄语中写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你的睿智、勤奋让我佩服。若能克服粗心的缺点,你将收获更多的掌声!”小蔡由此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小蔡认识自己的方式是( )
①进行自我反思 ②倾听他人评价 ③听取集体评价 ④与他人作比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写给自己
老师寄语
昨天的我,自由散漫, 不会合理利用时间; 今天的我,认真调整自
你是一个聪明的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团结同学, 在学习上还不够努力,但老师相信你,你一定会调整好,期待你的美丽……
下面是 2019 年春节放假前王凯同学的“发展性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单”,有这样两则评价:
己,努力改正自己的缺
点;
明天的我,一定会拥抱美好的未来!
王凯看了老师的评价后,觉得自己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为此他感到很沮丧。
请你说说报告单中的评价方式。
王凯对自己的认识正确吗?这种认识方式会带来哪些影响?
王凯应怎样正确对待老师的评价?
材料一莫言的故事——小时候,我觉得自己丑,母亲对我说:“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
材料二周处的故事——晋朝时,有一位叫周处的年轻人横行乡里。一天,他见一位老人在粮仓边唉声叹气,便问何故。老人说:“乡里三害,南山猛虎,长桥蛟龙,再加上你,祸害乡里,搅扰民生。”周处听后很惭愧,他杀猛虎,屠蛟龙,自己则外出求学,注重品德修养,最终成为国家的栋梁。
材料一中莫言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材料二中周处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认识自己的?
周处最终成为国家栋梁的经历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答案与解析
夯基达标
1.A2.C3.B
4.B题干材料中“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体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是独一无二的。B 项符合题意。
5.C
6.D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己。小丽通过与他人比较认识自己,属于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①不符合题意;“王亮看到同学热心助人,很受感动,决定向他学习”属于通过他人认识自己,②符合题意; 张鹏没有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③不符合题意;“张豪认真听取老师的评价,改进学习方法”属于通过他人正确认识自己,④符合题意。
7.C8.C
答案 (1)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2)我们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解析 第(1)问考查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根据教材知识,从促进自我发展、促进与他人交往等方面考虑作答。第(2)问,可从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态度等角度组织答案。
答案 小祥和小丽的观点都不对。因为,只有将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结合起来,才能正确认识自我。小祥的观点只强调自我评价而忽视了他人评价,小丽的观点只强调他人评价而忽视了自我评价。
培优促能
11.C
12.C人贵有自知之明,应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又应看到自己的缺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故选C 项。
13.B本题考查的是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和途径。“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意思是要重视他人的态度和评价,B 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错误。
14.B本题考查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子轩是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后,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认识自己的,应选B 项。A 项不是认识自己的途径;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夸大了自己的不足与缺点,是错误的。
15.A本题考查认识自己的途径。本题中小蔡通过老师的寄语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并明确了自己努力的方向,这种认识自己的方式是先倾听别人的意见,然后进行自我反思,应选A 项。
答案 (1)“写给自己”是通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认识自己;“老师寄语”是通过他人评价了解自己。
不正确。不利于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不正确的态度,不利于帮助自己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3)他人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王凯要冷静乐观地分析,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做到既尊重事实,又 善于听取和采纳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答案 (1)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2)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
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用心聆听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并客观冷静地进行分析,勇于面对他人的评价,并落实在行动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师生交往综合训练题,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课后作业题,共5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家的意味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弘扬德孝文化,践行核心价值,A本题考查游子们想家的原因,A 本题旨在考查对家庭的认识,A 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