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展开《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在积极参与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数学活动中,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发展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做一做 在水文观测中,常遇到水位上升与下降的问题.请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水位每天上升4cm,
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填“高”或者“低”)____cm.
(2)如果水位每天下降4 cm,那么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__________cm.
我们用有理数的运算来研究上面的问题.
我们把水位上升记为正,水位下降记为负;几天后记为正,几天前记为负.
(1)按上面的规定,水位上升4cm记作“+4”,3天后记作“+3”,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
今天高12 cm,所以
(+4)×(+3)=+12.
类似地,
(+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
(2)如果水位下降4cm记作“-4”,3天后记作“+3”,那么3天后的水位变化是(-4)×(+3).
我们已经知道,3天后的水位比今天低12cm,所以
(-4)×(+3)=-12.
类似地,
(-4)×(-3)=+12.
即3天前的水位比今天高12 cm.
学生分小组讨论.
试一试 仿照上面的过程,试写出表示1天后、2天后、1天前、2天前的水位变化的数学式子.
填写下表:
二、探究归纳
1.我们来比较上面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4×3=12”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
“-3”时,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12”的相反数“-12”,一般地,我们有: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2.试一试:
(1)3×(-2)=?
把上式与3×2相比较,则3×(-2)=-6.
(2)(-3)×(-2)=?
把上式与(-3)×2=-6相比较,则(-3)×(-2)=6.
若把上式与3×(-2)=-6相比较,能得出同样结果吗?
3.我们知道,一个数与零相乘,结果仍为0.
如 5×0=0; 0×(-3)=0.
概括:
综合上面式子:
(1)3×2=6; (2)(-3)×2=-6;
(3)3×(-2)=-6; (4)(-3)×(-2)=6.
(5)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请同学们观察(1)——(4)四个式子,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积的符号与因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
(2)积的绝对值与因数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交流后,归纳总结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请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后,总结出如何正确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
交流后指出:有理数的乘法关键在于确定积的符号,当积的符号确定后,有理数的乘法,实质就转化为小学的乘法运算了.
三、实践应用
1.口答:确定下列两数的积的符号.
2.例题计算:
; ; .
注意:教学中应强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学生独立运算.
解 :;
;
.
练一练:
1.计算:
2.计算:
学生独立运算.
3.计算:
4.计算:
学生独立运算.
延伸与提高:
1.已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积都是负数,你能说出这两个有理数的有关信息吗?
2.a、b是什么有理数时,等式ab=|ab|成立.学生思考后回答.
四、交流反思
1.做完第2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一个数与(-1)相乘,积与它有什么关系?一个数与1相乘呢?
2.由上面的练习,你能总结出有理数乘法运算的步骤吗?
五、布置作业
课本P48习题2.6第1题.
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情境创设,学习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2.6 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归纳,实践应用,交流反思,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