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42155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3.2 有理数的减法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减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经历探索有理数减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2.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相互转化的数学思想、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能较熟练的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初步体验由减法法则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学习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减法法则。
难点:法则本身的推导和理解。(运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工具和方法:
工具:应用投影仪,投影片。
方法:分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通过创设情境,以问题为载体给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计算:①(―2)+(―6) ②(―8)+(+6)
3.问题:
在月球表面,“白天”的温度可达127°C, 太阳落下后的“月夜”气温竟下降到―183°C,请问在月球上温差是多少度?(310°C)
通过分析启发学生应该用减法计算上题,从而引出新课。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①回忆:
我们知道,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例如计算 (―8)―(―3)也就是求一个数?使( ? )+(―3)=―8。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有(―5)+(―3)=―8,所以 (―8)―(―3)=―5。①减法运算的结果得到了。
试一试:
再做一个填空:(―8)+( )=―5,容易得到(―8)+(+3)=―5。②比较①、②两式,我们发现:―8“减去―3”与“加上+3”结果是相等的。
②再试一次:
10―6=( 4 ), 10+(―6)=(4 ),得 10―6=10+(―6)。
③概括:上述两例启发我们可以将减法转换为加法来进行。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如果用字母 a、b表示有理数,那么有理数减法法则可表示为:a – b = a +(―b)。
2.例题:
例1:计算:
(1)(―32)―(+5); (2)7.3―(―6.8); (3)(―2)―(―25); (4)12―21 .
解:
减号变加号 减号变加号
(1)(―32) ―(+5)=(―32)+(―5)=―37。 (2)7.3―(―6.8)=7.3 + 6.8 =14.1。
减数变相反数 减数变相反数
(注意:两处必须同时改变符号.)
(3)(―2)―(―25)=(―2)+25=23。 (4)12―21 = 12+(―21)= ―9。
(3.五分钟测试:
(1)7.2—(—4.8)
(2)0—7
(3)—5—(—8)
(4)(—3.5)—5.25
(5)0—(—7)
(6)5.5—3.25)
三、课堂小结: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强调指出:
由于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从而减法转化为加法.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当引进负数后就可以统一用加法来解决.
2.不论减数是正数、负数或是零,都符合有理数减法法则.在使用法则时,注意被减数是永不变的。
四、课堂作业:
课本:P23:1,2。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双基回顾,例题导引,练习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4.1 几何图形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双基回顾,例题导引,练习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5.3 近似数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