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练习-2022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Word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79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短文两篇练习-2022学年语文九年级下册人教部编版(Word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4179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3 短文两篇综合与测试习题
展开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13 短文两篇
测试时间:20分钟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阐证(chǎn) 诘难(jiè) 狡黠(xiá) 傅彩(fù)
B.咀嚼(jiáo) 要诀(jué) 藻饰(zǎo) 怡情(yí)
C.滞碍(zhì) 矫饰(jiáo) 羡慕(xiàn) 涉猎(shè)
D.伦理(lún) 蒸馏(liú) 聪颖(yǐnɡ) 吹毛求疵(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文彩藻饰 咬文爵字 豁然贯通 B.天生聪颖 滥加 孜孜不倦
C.独到见解 纵观统筹 废时 D.狂忘自大 辨异 高谈阔论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重要的诀窍)
B.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诘问,为难)
C.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十分细致)
D.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指读书有益处)
4.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都是驳论文。
B.《谈读书》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C.《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D.“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二、提升题
5.(2021云南曲靖会泽模拟)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经典从来不是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 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咛,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可以落脚的现实意义,让人常读常新, 。经典的意义,在于它经得起时光的打磨、岁月的 ,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对它 仰望的人们。
A.而是 耳目一新 涤荡 虔诚 B.就是 受益匪浅 洗礼 真诚
C.就是 耳目一新 涤荡 真诚 D.而是 受益匪浅 洗礼 虔诚
6.(2021广东华南师大附中二模)在阅读分享环节之前,小华同学完成了班级阅读调查报告,他的材料中有几处语病,请你找出他修改不正确的一处( )
A.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到底是谁,研究人员有不同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吴承恩创作这一说法为准。(句式杂糅,删去“以”和“为准”或删去“采用的是”)
B.我们班约有百分之八十左右同学都表示喜欢读《简·爱》,他们被女主人公独立自强的性格所深深地打动了。(语意重复,删去“约”或“左右”)
C.为了防止阅读不再是浮光掠影式的,我们可以勤思考、勤动笔,通过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多重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D.新一届的广州市中学生文学艺术联合大会广泛地采纳并征求了与会同学关于如何办好灿烂文学活动的意见。(动宾搭配不当,“意见”改为“建议”)
7.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②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③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8.(2020河北唐山迁西一模)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问题。
⑴简要介绍画面的内容。
答:
⑵请谈谈你对“一本好书,一生财富”的认识。
答:
三、阅读题
阅读《谈读书》,回答问题。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舍好学深思者莫属。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9.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每层的大意。
答:
10.作者论述了读书的重要性,为什么又说“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答:
11.下面的句子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答:
(3)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答:
答案全解全析
1. 答案 D A.诘jié。B.嚼jué。C.矫jiǎo。
2.答案 B A.彩→采, 爵→嚼。C. 废→费。D.忘→妄。
3.答案 C 吹毛求疵: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4.答案 D A.《谈读书》不是驳论文,是立论文。B.《谈读书》一文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C.《谈读书》是按照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这一顺序写的。
5.答案 D “旧纸堆里的过往云烟”和“宛如长者的谆谆叮咛”是并列的关系,而非选择关系,所以第一处应填“而是”,排除B、C两项;“耳目一新”意思是听到的看到的都换了样子,感到很新鲜。“受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上句已经写到“让人常读常新”,所以不能再用“耳目一新”,否则语意重复,应用意思上更进一层的“受益匪浅”,排除A项,故选D。
6. 答案 D D.语序不当,应是“征求并采纳”。故选D。
7. 答案 ②不同品性之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亦有不同 ③不同的书读法亦不同
解析 ②处“狡黠”“无知”“明智”形容人的品性,“鄙”“羡”“用”形容态度,应据此概括。③处“浅尝”“吞食”“咀嚼消化”是谈读书方法的,应据此概括。
8.
答案 (1)(示例)画面的主体是一本打开的书,书的封面写有“一本好书”字样,封底写有“一生财富”字样。书的下面露出三双脚,分别代表成年男子、成年女子和一个孩子,他们共同阅读这本书。
(2)(示例)一本好书能给人有益的知识,拥有知识就拥有了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解析 题(1)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介绍画面内容,可总体审图后,再局部观察,同时注意语言表达简洁、通顺、连贯。题(2)是拓展题,谈认识,要有观点,语言简洁,语意通顺。
9. 答案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第二层,从“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味同嚼蜡矣”,阐述读书的方法;第三层,从“读书使人充实”到结尾,阐述读书的作用。
解析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整体把握,综合考虑,然后根据表达的内容划分层次。回答时,要先表明每一层的起止,然后回答这一层写了什么内容。
10. 答案 书上的内容纷繁复杂,对读者来说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不加分析,全盘吸收,效果不会好。
解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围绕书本内容的有用与否分析即可。
11. 答案 (1)对比论证。通过对比突出正确的读书态度——用读书。(2)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好书一定要亲自阅读,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精神上的缺陷可以借读书来弥补的观点。
解析 (1)将“狡黠者”“无知者”“明智之士”对读书的态度进行对比,目的是突出“明智之士”读书的目的——“用读书”。(2)根据“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可确定为比喻论证,作用在于证明“书经提炼”读起来就会枯燥无味的道理。(3)根据“一如”可确定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论述了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的观点。
初中人教部编版19 枣儿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9 枣儿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19 枣儿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任务一 阅读与思考19 枣儿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17 屈原(节选)达标测试,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题,提升题,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