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贴近生活实例。课堂开头以学生非常熟悉的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视频导入,以生活实例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具体化,强调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方式的多样化,强调学习的选择性。要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就必须坚持教学模式的多样式。本次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同时体现他们的主体作用,实现“在学习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的课堂新境界和“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教学新原则。
从感性材料入手,联系实际生产、生活,使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会、认识有关概念的内涵和基本原理,并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技能和能力,这是贯穿本节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教材背景: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新课程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涉及到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及其区别,天气预报等知识。通过本节课学习,为后面章节中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与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等的教学打下基础。而且气候是自然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章内容是学习以后各章,特别是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而且也是以后学生生活、参与生产的必备知识。
教材以天气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为切入点,体现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中、服务于生活的新理念。教材中以大量形象化的图片,这些图片也是来源于生活。图片的使用形象易懂,避免了学生对某些天气现象的陌生感,也便于学生理解,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教材中安排了课内活动和课外延伸活动,体现了新教材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学情分析:
当前初一学生的思维发展主要表现为形象思维为主体,并向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因此,应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互动合作,积极动脑、解决问题,形成逻辑判断和推理能力 。
学生在小学的自然课、语文课以及日常生活中(如,新闻联播后的天气预报),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但由于不同学生的观察积累素养不同,还有原有的知识浅显,甚至有所混淆(如类似的天气符号和风力风向符号的辨别),所以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辨析与操练以落实清楚。
初一学生由于生性活泼,所以课堂形式不宜单调。本节课以竞赛为主的教学活动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做好组织教学,利于他们的协作与探究。鉴于他们的知识基础,在竞赛活动的每一步展开前,要对他们作一定的知识铺垫,帮他们扫清障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4.能收看不同地方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情况。
5.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借助多媒体设备应用问题导学法,对比法使学生认识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游戏、角色扮演等活动,了解天气预报,认识卫星云图,熟悉常用的天气符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收听、收看当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天气预报和全市空气质量预报的节目,了解家乡的天气及大气环境,培养学生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采用问题导学法、表格比较法、词句辨析来突破重点。
2.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通过展示形象的图片、播放天气预报视频,结合课堂上组织游戏、竞赛活动,角色扮演,使学生在活动中突破这一重点。
(二)难点
综合分析天气形势图和天气预报图。
解决措施:借助多媒体演示形象的图片及播放视频,通过读图分析法,让学生模拟天气预报员看天气预报图并播报城市天气预报的体验活动中突破难点的学习。
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电脑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所特有的优势,将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图像等多种媒体综合一体化,它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主体作用的发挥。通过组织竞赛活动游戏、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卫星云图
板书设计:
常用的天气符号
天气预报
多变性
天气
时间短
多年平均
天气和气候
稳定性
气候
时间长
教学反思:
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具体情况来看,本节课突出了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围绕本节课的目标,教师从生活入手,首先播放学生所熟悉的央视天气预报节目,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让学生摘取提到的信息,引入今天要学习的大概知识。接着同学分组讨论,以竞赛形式学习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与区别。然后再从生活入手,学生说出我们了解天气预报的主要途径,再从学生经常接触到的天气预报展开,特别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利用其中的卫星云图、城市预报图进行教学,通过模拟央视主持人,让学生学会读图并布置学生课后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并使学生养成了认真观察分析和记录的习惯。在天气符号的教学中,通过学生对书上图片符号的自己来识别,这样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本节课的主体设计和主要步骤是以学生竞赛的形式,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双边活动为主体,把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目标切实的落实于每一步教学活动中,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六个转向”的思想理念。同时也体现了地理新课标“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小组竞赛的课堂活动也培养了学生合作与探究的能力,且对以后教学中的小组教学方式起到示范作用。
本节课对于多媒体课件的处理应用也较为成功,除了上课课件本身外,还自制了彩色图片与卡片、自己下载的音像,这些对于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增强了直观性、形象性,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突破教学难点。
这节课让我感受到教师要以一个启发者、引导者、帮助者、欣赏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本节课中我觉得自己在语言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课堂上话语亲切,不生硬,易于接受。我经常用鼓励性话适时评价,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当然在教学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课堂活动内容安排太长,主要原因是,对于知识点的取舍与对于课堂环节的整合力度还不够,注意了方方面面,但不免有时间仓促,活动不充分之感。如,在学习天气符号和模拟天气预报员的时候,学生学习的热情十分高涨,纷纷想展示自己的收获,但因为时间的关系,没有让学生尽情的上台表演。如再教时,在组织竞赛时,把竞赛规则直接展示在屏幕上以节省时间。在环节整合与取舍上,把分组进行的天气符号卡片竞赛活动与派代表上讲台模拟天气预报员表演整合,这样课堂思路更加鲜明,特别是突出了 “天气符号”这个知识重点。另外,竞赛结果虽然在黑板上很明显,但教师没在课堂上公布比赛结果,没有给学生表达胜利心情的机会,以后应当注意。
总之,通过这次教学课堂比赛,本人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应用到平时教学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看一看
同学们,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视频,请注意记录你看到视频的哪些信息。
播放天气预报视频
提问:这个视频是关于什么内容?提到了什么?(师生小结)
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天气和气候。
学生边看视频边记录看到、听到的信息,讨论后回答。
以生活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关心生活、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习惯。
组织竞赛
听一听
= 1 \* GB2 ⑴学生分成 4 个小组,小组为单位,组长负责收集小组成员的意见和组织大家答题。
= 2 \* GB2 ⑵比赛采取积分制,每答对一个问题得50分,必答题答错扣50分,抢答题不扣分。如部分答对给25分,只要言之有理,就是答不完整,老师也会视情况给分。
= 3 \* GB2 ⑶比赛要求:必答题教师抽签决定哪位同学回答,抢答题要先举手。回答一个问题时,每组只能派一个代表来回答,且其他人不得在下面提示,否则扣分,如果他没答好,那么这一题就只能让其他小组来补充了。
= 4 \* GB2 ⑷怎么奖励:用积分评出第一名,该小组成员每人加操行分5分,并且课后可到老师处领奖品。
分组学习,推组长,明确竞赛规则。
组织竞赛,便于本节教学活动的展开。
比一比
1.抢答:
①什么是天气?
②同学们回顾刚看的天气预报视频,对天气状况我们可以怎么描述?
③根据屏幕上的图片和标注的时间,请试着总结出天气的两个特点?
过渡:我们可以说今天的天气是多云,但能不能说今天的气候是多云,为什么?
④什么是气候?
⑤根据气候的概念总结它的两个特点?
⑥谁能说出南宁是什么气候类型?(注:这是以后学习的内容,学生不一定能回答)
活动过程中教师适时:
2.课件展示天气与气候概念。
3.引导学生分析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区别。
4.组织学生辨别课件的词语是描述天气还是气候。(必答题)
学生结合课本讨论后抢答: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风雨、冷热、阴晴等状况。不能,气候指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观察,交流讨论,选派代表答题。(阴晴、降水,风向、风力,气温变化)
各组同学通过合作讨论,选代表或教师抽签学生回答。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认识有关天气与气候概念的内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从总体上由抽象到具体掌握天气预报的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
想一想
为什么我们每天要收看天气预报? (举例说明)天气与我们人类活动的关系?展示课件的例子。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天气对自己上学、参加活动、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辨一辨
1.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状况呢?
2.什么是天气预报?
3.展示卫星云图和常用天气符号图。
引导学生通过分类、形象记忆天气符号。
①晴、多云、阴这三种符号是如何表示的?
②小、中、大、暴雨(雪),同是雨(雪)天,在符号表示上有什么区别?
③辨析几种特殊的天气符号。
④辨析风向和风级符号: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还是去向?<— 东风 —>西风
讲解风杆和风尾,学生观察书上的图回答,风杆中哪一头表示风向的?风尾表示的是什么怎么表示风力的,1条风尾表示2级风,8级以上怎么表示?
学生抢答:电视、上网、看报……
识记、在草稿纸上画符号,辨析与交流相似天气符号的不同。
明确风向含义及风力风向的表示方法后,每小组派1个人辨别课件上的风力风向符号。(必答题)
学生组内互考识记准备一分钟后全班盖住课本考核。
展示课前画好的天气符号卡片。(各考2个天气符号,每个50分
用形象化的彩色图片,增强学生的兴趣,也利于学生记忆。
构建知识基础,为下一步的应用作准备。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体现了评价模式的多元化。充分调动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性。
思一思
抢答
①展示课件,有时同一城市有两个不同的天气符号,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播报?
②你能说出一天中最高温和最低温出现的大概时间吗?
明确一天中同一地点天气可能存在较大变化。
判断与讨论,说出日常生活中对最高温出现时间的体验。
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引导学生认真观察。
播一播
接下来这一关要求仿照央视气象员对照展示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及我国部分城市天气图的课件进行播报。
每组派一个代表让老师和其他同学来考核,要能准确的对老师所挑的城市进行播报。
(选4个城市)
先在小组内讨论操练,方式是:一个组员做考生,这组其他人做考官,最后推选一位代表到讲台拿着指挥棒指图模拟预报员播报参与比赛,并评出班级的最优秀的天气预报员。所在组加上150分。
本节课的高潮,学生的互动,综合知识的运用。采用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做一做
展示课本第59页练习题2的图片及课外拓展题目。
进行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完成练习,
回顾本节课知识,和老师一起总结。
联系生活常识,让学生理解地理学科与生活的关系。养成当堂总结学习收获的习惯。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天气和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大气环境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天气预报和常用的天气符号,空气质量日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