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第一单元综合拔高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4-第二单元综合拔高练 试卷 0 次下载
- 2-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练习题 试卷 0 次下载
-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复习提升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苏教版 (2019)第二单元 溶液组成的定量研究免费随堂练习题
展开专题强化练2 化学实验基础
1.()《本草经集注》中记载了区分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这是利用了( )
A.升华 B.氧化还原反应
C.蒸馏 D.焰色反应
2.(2019贵州毕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油罐车上所贴危险化学品标识是易燃液体标识
B.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抹氢氧化钠溶液
C.配制溶液时,若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立即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实验室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的硝酸钾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操作Ⅰ是过滤,将固体分离除去
B.操作Ⅱ是加热浓缩、趁热过滤,除去杂质氯化钠
C.操作Ⅲ是过滤、洗涤,将硝酸钾晶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操作Ⅰ~Ⅲ总共需要两次过滤
4.()下列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其可能原因错误的是( )
选项 | 异常情况 | 可能原因 |
A | 蒸发结晶:蒸发皿破裂 | 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底部 |
B | 蒸馏:冷凝管破裂 | 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 |
C | 萃取:液体静置不分层 | 加入萃取剂的量较多 |
D | 分液: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难以滴下 | 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 |
5.(2020河南开封高一上月考,)用已称好的氯化钠固体配制500 mL 0.40 mol·L-1氯化钠溶液, 不需要的仪器是( )
①250 mL容量瓶 ②托盘天平
③500 mL容量瓶 ④胶头滴管
⑤烧杯 ⑥玻璃棒
⑦药匙
A.③⑥⑦ B.①②④
C.①②⑦ D.②③④
6.(2020安徽合肥十中高一上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配制 0.10 mol/L NaOH溶液 | 除去CO2中的HCl | 苯萃取碘水中的I2,分出水层后的操作 |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 |
7.()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仪器①为蒸馏烧瓶,蒸馏时应加入沸石以防暴沸
B.仪器②为温度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C.仪器③为分液漏斗,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仪器④为容量瓶,可配制任意体积的溶液
8.(2020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一上期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萃取碘水中的碘,选取的萃取剂应具备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的性质
B.在0 ℃和101 kPa的条件下,将2.00 g氦气、1.40 g氮气和1.60 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13.44 L
C.在NaCl、MgCl2和MgSO4三种盐的混合溶液中,若Na+的浓度为0.1 mol·L-1,Mg2+的浓度为0.25 mol·L-1,Cl-的浓度为0.2 mol·L-1,则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
D.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9.(2020广东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上期中,)准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是( )
A.使用的砝码已生锈
B.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容量瓶使用前未烘干,底部有少量蒸馏水
D.转移操作后,将使用的烧杯及玻璃棒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
答案全解全析
专题强化练2 化学实验基础
1.D | 2.A | 3.C | 4.C | 5.C | 6.D | 7.D | 8.D |
9.B |
|
|
|
|
|
|
|
1.D 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不同,钠元素焰色为黄色,钾元素焰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为紫色,D项正确。
2.A 汽油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液体,故应贴上易燃液体的危险化学品标识,A项正确;不慎将浓H2SO4沾到皮肤上,应该先用干抹布擦拭,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B项错误;配制溶液时,若不慎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线,应该重新配制,C项错误;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D项错误。
3.C KNO3中混有少量NaCl,先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形成浓溶液,再冷却结晶,因为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急剧下降,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变化不大。操作Ⅰ是在烧杯中加水溶解,A项错误;操作Ⅱ是蒸发浓缩,得到较高温度下的浓溶液,B项错误;操作Ⅲ为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可得KNO3晶体,C项正确;操作Ⅰ~Ⅲ只需要一次过滤,D项错误。
4.C 蒸发结晶时蒸发皿破裂,是蒸发皿受热不均引起的,可能是溶液蒸干或酒精灯灯芯碰到热的蒸发皿,A项正确;冷凝管没有通水或先加热后通水,造成冷凝管受热不均,冷凝管破裂,B项正确;因萃取剂与水互溶造成液体静置不分层,与加入萃取剂的量无关,C项错误;分液时液体不能顺利滴下,说明外界压强小,可能没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或玻璃塞上凹槽与漏斗口侧面的小孔没有对齐,D项正确。
5.C 由于固体已称好,故不用托盘天平和药匙,则配制溶液需要使用的仪器为500 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和胶头滴管。不需要的仪器为①②⑦,C项正确。
6.D 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在烧杯中溶解、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A项错误;CO2也会与NaOH溶液反应,B项错误;苯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碘的苯溶液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碘的苯溶液,C项错误;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应用过滤的方法,D项正确。
7.D 仪器①为蒸馏烧瓶,加热时加入沸石,以防止暴沸,A项正确;蒸馏装置中,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项正确;为了能很好地将上下层的液体分开,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C项正确;该容量瓶只能配制100 mL溶液,D项错误。
8.D 萃取碘水中的碘,选用的萃取剂应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A项正确;2.00 g氦气的物质的量为=0.50 mol,1.40 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1.60 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故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为(0.50 mol+0.05 mol+0.05 mol)×22.4 L·mol-1=13.44 L,B项正确;由溶液呈电中性可知S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1,C项正确;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金属氧化物,D项错误。
9.B 使用的砝码已生锈,砝码的质量偏大,则称取固体的质量偏大,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A项不符合题意;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B项符合题意;容量瓶使用前未烘干,底部有少量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转移操作后,将使用的烧杯及玻璃棒多次用蒸馏水洗涤,并将洗涤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是正确的操作,所以所配溶液的浓度不变,D项不符合题意。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0: 这是一份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与综合实验探究 专题强化提升训练10,共11页。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26物质性质探究型实验基础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26物质性质探究型实验基础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26物质性质探究型实验基础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实验专题强化练26物质性质探究型实验基础题含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