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版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体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 【教材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第七课时内容。在前面两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本课以一滴水为载体,指导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识别几种生活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对于微生物,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间接了解,但缺少亲身体验。通过本课的教学,试图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观察工具的发展,拓展了人类的观察能力,同时认识到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微生物同样具有生命的特征。并力求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①用显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生物。 ②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③通过典型微生物的观察了解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④使学生初步认识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2.过程与方法①使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②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描述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特征。③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发展学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兴趣。 ②渗透实证意识。 【教学重难点】观察、识别水中的微生物。 【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显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等。教师演示器材:显微镜、电子目镜、有较多微生物的水、滴管、载玻片、课件、资料卡等。【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活动引入。 1.简介显微镜。2.猜测水中的微生物 3.用肉眼观察 4.提出观察活动二、初步观察水中微生物 1.制作临时装片2.学生尝试观察水中微生物 3.交流发现 4.小结三、观察、识别水中微生物 1.方法指导2.布置观察任务(PPT) (1)每人观察一种动的或不动的“微生物”。(2)关注它的形状、行为、颜色、运动方式等。(3)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把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作业本上。(4)记录后,阅读资料卡进行比对、识别。3.学生分组观察,老师巡回指导 4.交流汇报(1)交流已知名微生物 (2)交流不知名微生物 (3)小结四、质疑拓展 。1.提出质疑 2.了解细菌 3.点题延伸 【教学体会】 1.选好“水”是上课的基础以金鱼缸的水为观察材料,体现生活化的科学课。为了让学生观察到比较丰富的微生物,结果得到了较丰富的微生物,算是解决了观察的对象问题。但水中微生物的情况变化很快,需要经常培养。课前要多次镜检,选择合适的“水源”。可以说,这滴水是上好这节课的基础。2.弃繁从简,减少观察干扰用显微镜观察物体通常先把标本放在载玻片上再盖上盖玻片,即制作临时装片。试教中发现,水滴上盖上盖玻片会给学生的观察带来较多干扰。比如,学生很容易将盖玻片上杂物、斑点误以为是水滴中的物质而真的要将盖玻片擦得很干净是很难的;再有,盖上盖玻片后这滴水铺开的面积大了,而镜头下微生物的量就相对少了。如果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很多微生物就随之而去,镜头下的微生物就更少了。至于用脱脂棉纤维限制活动微生物,对刚会用显微镜的小学生来说,操作上有较大难度。而且,按照书本上先放棉纤维再滴水的方法很不容易成功。倒不如先滴水再放纤维、盖玻片。我想,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技能不是用两三节课就能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的。3.遵循认知规律,了解微生物特征原先想把学生对动、植物生命特征的认识牵引到对微生物上来,让学生带着“猜想”再次观察,找微生物的相关生命特征。试教发现,这样硬着找“特征”不是学生观察到微生物后的认知需求,也就违背了其认知规律。课堂氛围显然很“冷”,学生发展不多。同时发现,学生对“这是些什么微生物”比较感兴趣。有了这个需求,学生就希望进一步看清微生物。在通过资料卡的不断比对中自然而然地关注到微生物的生命特征。 1 2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