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七课 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在前面几课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的基础上,学生了解到了用肉眼不可能看清的生物基本结构——细胞,对细胞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认识到了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通过学习有关列文虎克研究微生物的在科学历史资料,知道微生物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种类和数量极多,和人类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学生对于如何操作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视野中所呈现出的事实和有关图像资料,来分析和判断我们所看见的物体是否是微小生物,从而来建立新的关于生命和微生物的概念,形成学科的核心思想与观念,对于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1)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2)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3)微生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如:对环境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与反应、能繁殖等。
2、过程与方法
(1)在显微镜下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
(2)发现微生物具有生物的一些特征;
(3)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名称。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水中微生物的特征,并做好详细的观察和记录
(2)教学难点:根据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来判断他们是否是具有生命的生物。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含有丰富微生物的池塘水,以及相关的微生物彩色资料图片。
2、学生准备:分组实验,每组光学显微镜一台;装有东湖水的烧杯,载玻片和盖玻片,镊子,胶头滴管,吸水纸,观察记录单,每组一份关于微生物的纸质资料。
五、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一壶从东湖采集来的水
2、提出问题:湖水里有我们肉眼看不清的生物吗?要想看得仔细清楚,我们就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
如何制作装片呢?
3、制作东湖水生物装片。教师示范,讲解注意事项。
第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东湖水,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
第二、迅速的放载物台上观察。
4、汇报一滴水观察到的现象。
学生发现,视野中的可以观察到的物体很少,似乎什么都没有。难道东湖水中没有我们想要看的微小生物?
5、教师提示:用带有水草的装片来观察。经过熟练的显微镜操作之后,学生发现了很多疑似微生物的物体。教师提示学生持续,细致的观察,用图文的方式,记录下它们的形态和特征。
6、分组交流,记录的结果。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观察的微小物体,它们是生物吗?它们有生命吗?
7、 用观察记录的形态和特征这些证据,引导学生来判断和证明他们观察到的微小物体是否是有生命的生物。生命的基本特征:
第一、需要一定的生活环境;
第二、是否吃食物或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第三、是否排泄废物;
第四、是否对外界的刺激有应激反应;
第五、是否有生长和生殖现象等。
学生在前一课观察许多生物细胞的基础上,认识到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具有的一些特征,就是生命体的特征,如果我们所观察到微小物体形态和特征,基本符合上述生命体的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证实刚才观察到的东湖水中的微小物体就是有生命的微小生生物。
例如,条形的,透明的,在不停蠕动的物体,在显微镜强光刺激下,向弱光处蠕动(应激反应);蠕动的体腔中,有些黑色的物质,一会从身体的一端挤了出来(废物的排泄);
持续观察中,发现水中形态和特征一样的物体,在第二天数量上明显增多。水中的水草在阳光作用下,有气泡产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这些特征,都可以证明它们观察到的物体是有生命的物体,我们称之为水中的微生物。
8、辨别东湖水中微生物名称和种类。(作为后续的持续性研究)
东湖水中到底有哪些微生物呢?要回到这些问题,首先要根据我们刚才观察到微生物的形态和特征记录单中记录的信息,跟老师提供的资料进行仔细对比和识别。
六、课后反思
1、材料准备与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近几年的教学研究中,使我充分的认识到课前教学材料准备的重要性。
第一,教师首先要对本课内容中涉及到的教学材料的特点和性质要做前期的研究和考察,才能很好的把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的调控把握课堂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本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寻找什么样的水作为研究样本。按照书上的指引,自己培养微生物,我觉得效率不高,难度较大。学生也没有那么所时间的投入。
周围生活环境中的水,为我们提供可供研究的水样本——东湖水。之前,我比较了水果湖的水和东湖水,发现水果湖的水质中微生物较少,污染很严重,有大量家庭的排除的废弃物,因此微生物也少;双湖桥另一边的东湖,水域面积较大,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就把东湖水最为最初的水样本,可是只取水,没有水草之类的植物,发现其它的生物数量也不多,所以后来选择了水草、水中苔藓和水的混合物。
第二、通过教师的备课,对材料的充分研究,可以为学生准备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
水样本确定后,通过自己的研究和观察,发现东湖水中最常见的几种微生物,利用网络和书籍资料,经过自己的整理,为学生准备了一份针对性很强的东湖水一些常见微生物的纸质彩色图片资料。
事实证明,课堂上,学生能观察到大量微生物图像,与事先教师的对课文材料的选择和研究是分不开的。
没有大量的事实和有效的证据,科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就无法实现。
2、教学三维目标的统一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分析
科学概念、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是密不可分的。科学的概念是教学过程的主线,教学过程要围绕如何达成概念目标来合理的设计;过程是形式,科学概念是内容,学生在探究的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比较,综合和分析等方法,在前概念的基础上,重新建构新的可以证伪的新概念,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树立一种正确的科学态度,用科学文化来引导正确的科学知识的产生。
课前预设与课后反思的教学目标设计
|
课前预设 |
课后反思 |
科学概念 | 1、水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 2、微生物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环境的。 | 增加目标: 3、微生物具有的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生长等) |
过程与方法 | 1、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活着的微生物; 2、记录它们的形态和行为特征,然后进行种类的识别。 | 3、能用生命体的基本特征来判断我们看见的微小物体是否是生物 |
情感态度价值观 | 1、培养学生对微生物进行研究的兴趣
| 2、微生物就在我们身边,种类繁多,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去认识他们。 |
从上面的表格中,不难发现,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一堂科学课,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通过同伴互助和专业的引领,一个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才能得以提高。
非常感谢教研培训中心的彭明辉老师和本组朱俊、陈娟老师,在课后给我提出的几点宝贵建议。如何确立准确的教学目标;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运用元认识的方法反思列文虎克当年是如何认识水中的“生命”的,从而来达成本课一系列的教学目标。
反思自己的备课历程,最初,为了实现两个目标,第一、复习操作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第二、知道水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对于第二个目标来说,由于事先水样本的准备不足,担心观察中找不到微生物或者是根本看不见微生物。如果按照课后反思的目标要求,其实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要求确实太高。
课后,综合大家的想法和建议后,我觉得,教师的备课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立足单元目标,或者科学课系统知识目标的高度,准确的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
3、如何运用学科的核心思想和观念来科学教学的过程
用显微镜来观察水中的生命世界,课题就明确了本课的目标就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发现水中的微生物。当学生发现视野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微小物体,我们就能确定是水中的微生物吗?它们是生物吗?判断这些微小的物体是否是有生命的生物,应该具备什么条件呢?难道在“动”就是有生命的物体吗?1673年,列文虎克观察记录材料中是怎样辨别水中什么样物体是有生命的生物的呢?
这一连串的疑问,都来自于“生命”的概念,从对生命体形态和行为特征的归纳,成为“生命”的科学概念,到逆向思维的演绎方法来判断现实中我们观察到的物体是否是生命体。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过度到新概念的建构,是一个人“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体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7、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三)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下册6、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二)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将他的作业屏幕广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