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Ⅰ--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914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1分子和原子同步练习Ⅰ--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2914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巩固练习
展开1、下列物质中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A.水 B.氧气 C.氦气 D.氢气
2、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3、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固态物质的分子间无间隔 B.液态物质的分子不运动
C.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了变化 D.物态变化时,分子和原子都不发生变化
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5、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 )
A.春暖花开的季节,闻到花香
B.打开浓氨水的瓶盖,浓氨水逐渐减少
C.气态氧在加压降温时变为淡蓝色的液态氧
D.加热氧化汞得到银白色的汞和氧气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B.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C.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7、关于氧气、液态氧、固态氧,下列说法: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④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⑤它们为不同的物质。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8、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由水分子构成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二、填空题。
9、 在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高锰酸钾、四氧化三铁、五氧化二磷、过氧化氢这些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化学式填在下列空格中:
(1)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物质是 ;
(2) 通电时发出红光的是 ;
(3)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 ;
(4) 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有污染的是 ;
(5)常温下是白色固体的物质有 ;
(6) 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
(7)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将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造氧气,而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某些特点的是 。
10、给出下列符号:
CO H2O H Fe Hg HgO SO2 P2O5 N H2
其中,属于分子的有 ; 属于原子的有 。
11、从原子和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
(1)能直接构成物质的微粒是 ;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3)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4)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 ;
(5)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
(6)夏天湿衣服晾干的快: ;
12、下列不同物质的微观粒子示意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表示纯净物的是 ,C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E分子由 种原子构成。(“○”、”●”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A B C
D E F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13、观察右图,你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1)
(2)
(3)
(4)
三、实验探究题。
14、将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氮气的集气瓶,按照图A、B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有:(至少答两个,答三个且正确加1分)
(1) ;
(2) ;
(3) 。
15、为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们做了如下实验:
(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如图所示,其名称为容量瓶)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仪器中的现象是 ,说明 。
(2)继续向仪器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仪器中的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液面明显 (选填“高于”或“低于”)刻线,说明 ,仪器细颈部分的作用是 。
四、解答题。
16、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俗语说,酒香不怕巷子深。
(2)为什么气体容易压缩,而液体难以压缩?
17、解释下列问题:
(1)晾在室外的衣服,夏天比冬天干得更快 。
(2)氧气液化后体积明显变小 。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同步测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分子和原子,关于原子和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每年五,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