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数学常考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文理通用)
专题19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文理通用)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9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文理通用)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解析版)学案,共1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1,变式演练2,变式演练3,冲关突破训练,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专题导航目录常考点01 数列求和【典例1】【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1】常考点02 数列中的不等关系【典例2】【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2】常考点03 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3】【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3】【冲关突破训练】常考点归纳常考点01 数列求和【典例1】1.(2020年高考数学课标Ⅰ卷理科)设是公比不为1的等比数列,为,的等差中项.(1)求的公比;(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1);(2).【解析】(1)设的公比为,为的等差中项,,;(2)设前项和为,,,①,②①②得,,.2.为数列的前项和.已知(Ⅰ)求的通项公式:(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答案】(Ⅰ)(Ⅱ)【解析】(Ⅰ)当时,,因为,所以=3,当时,==,即,因为,所以=2,所以数列{}是首项为3,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所以=;(Ⅱ)由(Ⅰ)知,=,所以数列{}前n项和为= =.【考点总结与提高】求数列的前n项和,根据数列的不同特点,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公式法,即直接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解;(2)倒序相加法,即如果一个数列的前n项中,距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和都相等,则可使用倒序相加法求数列的前n项和.(3)裂项相消法,即将数列的通项拆成结构相同的两式之差,然后消去相同的项求和.使用此方法时必须注意消去了哪些项,保留了哪些项,一般未被消去的项有前后对称的特点.常见的裂项方法有:(4)错位相减法,若数列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公比为,求的前项和时,常用错位相减法求和.基本步骤是:列出和式,两边同乘以公比,两式相减并求和. 在写出与的表达式时,要将两式“错项对齐”,便于准确写出的表达式.在运用错位相减法求和时需注意:①合理选取乘数(或乘式);②对公比的讨论;③两式相减后的未消项及相消项呈现的规律;④相消项中构成数列的项数.(5)分组求和法,如果一个数列可写成的形式,而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转化为能够求和的数列,那么可用分组求和法.【变式演练1】1.(2020年高考数学课标Ⅲ卷理科)设数列{an}满足a1=3,.(1)计算a2,a3,猜想{an}的通项公式并加以证明;(2)求数列{2nan}的前n项和Sn.【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题意可得,,由数列的前三项可猜想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即,证明如下:当时,成立;假设时,成立.那么时,也成立.则对任意的,都有成立;(2)由(1)可知,,①,②由①②得:,即.2.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________.【答案】【解析】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由题意有 ,解得 ,数列的前n项和,裂项可得,所以.常考点02 数列中的不等关系【典例2】1.(2021年全国高考乙卷数学(文)试题)设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数列满足.已知,,成等差数列.(1)求和的通项公式;(2)记和分别为和的前n项和.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因为是首项为1的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所以,所以,即,解得,所以,所以.(2)证明:由(1)可得,,①,②①②得 ,所以,所以,所以.2.已知数列满足=1,.(Ⅰ)证明是等比数列,并求的通项公式;(Ⅱ)证明:【答案】略【解析】(Ⅰ)由,得,且所以是首相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因此,所以的通项公式为.(Ⅱ)由(1)知当时,,所以于是所以【考点总结与提高】1.数列可看作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数列的通项公式相当于函数的解析式,所以我们可以用函数的观点来研究数列.解决数列与函数综合问题的注意点:(1)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是正整数集,而不是某个区间上的连续实数,所以它的图象是一群孤立的点.(2)转化为以函数为背景的条件时,应注意题中的限制条件,如函数的定义域,这往往是非常容易忽视的问题.(3)利用函数的方法研究数列中相关问题时,应准确构造函数,注意数列中相关限制条件的转化.2.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考查方式主要有三种:(1)判断数列问题中的一些不等关系;(2)以数列为载体,考查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3)考查与数列问题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充分利用数列自身的特点,例如在需要用到数列的单调性的时候,可以通过比较相邻两项的大小进行判断.在与不等式的证明相结合时,注意构造函数,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来证明不等式.【变式演练2】1.记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1)求的通项公式;(2)求,并求的最小值.【答案】解析:(1)设的公差为,由题意得.由得,所以的通项公式为.(2)由(1)得.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9=-a5.(1)若a3=4,求{an}的通项公式;(2)若a1>0,求使得Sn≥an的n的取值范围.【答案】(1);(2).【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根据题意有,解得,所以,所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由条件,得,即,因为,所以,并且有,所以有,由得,整理得,因为,所以有,即,解得,所以的取值范围是:常考点03 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典例3】1.已知各项均为整数的数列满足,前6项依次成等差数列,从第五项起依次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求出所有的正整数,使得 【答案】(1),(2)或 【解析】(1)设前6项的公差为,则 成等比数列, 解得: 时, ,则 时, (2)由(1)可得:则当时, 当时,当时,当时,当时,假设存在,使得则有即: ,从而无解时,不存在这样的,使得综上所述:或 2.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满足:,且(1)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求,并确定最小正整数,使得为整数。【答案】(1) (2)9【解析】(1)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2) 若为整数,因为 ,即 能被整除 所以可得时,能被整除的最小值是【考点总结与提高】对于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存在型,解答此类问题的一般策略是:(1)先假设所探求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以此假设为前提进行运算或逻辑推理,若由此推出矛盾,则假设不成立,从而得到“否定”的结论,即不存在;(2)若推不出矛盾,能求得符合题意的数值或取值范围,则能得到肯定的结论,即得到存在的结果.【变式演练3】1.已知数列满足,,且对任意,都有.(1)求,;(2)设).①求数列的通项公式;②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是否存在正整数,,且,使得,,成等比数列?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由题意,令,,则,解得.令,,则,解得.(2)①以代替,得.则,即.所以数列是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②因为,所以,则,,.因为,,成等比数列,所以,即.又,所以,则,解得.又,且,则,.所以存在正整数,,使得,,成等比数列.2.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数列是等比数列,且对任意的,都有: ,若,则:(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试探究:数列中是否存在某一项,它可以表示为该数列中其它项的和?若存在,请求出该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 ① ②①②可得: 令,则 令,则 令,则 所以有:,解得: (2)假设存在某项及数列中的其他项,所以 两边同时除以可得:,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所以等式不成立所以不存在这样的项。【冲关突破训练】 1.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d不为零,前n项和是,若,,成等比数列,则A., B.,C., D.,【答案】B【解析】,不妨令,,.故选B.2.(2018浙江)已知成等比数列,且.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令则,令得,所以当时,,当时,,因此. 若公比,则,不合题意;若公比,则但,即,不合题意;因此,,故选B.3.在一个数列中,如果每一项与它的后一项的和都为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叫做“等和数列”,这个数叫做数列的公和.已知等和数列{an}中,,公和为5,则A.2 B.﹣2 C.3 D.﹣3【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等和数列{an}中,,公和为5,则,可得,又由an−1+an=5,则,则3.故选C.4.中国人在很早就开始研究数列,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算法统宗》中都有大量古人研究数列的记载.现有数列题目如下:数列的前项和,,等比数列满足, ,则A.4 B.5 C.9 D.16【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则等比数列的公比,故.本题选择C选项.5.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公差不为0.若a2,a3,a6成等比数列,则前6项的和为A. B. C.3 D.8.【答案】A【解析】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a2,a3,a6成等比数列可得,即,整理可得,又公差不为,则,故前6项的和为.故选A.6.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他们推出了“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答案: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项是20,21,22,依此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的最小整数N:N>100且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2的整数幂.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A.440 B.330 C.220 D.110【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数列如下:则该数列的前项和为,要使,有,此时,所以是第组等比数列的部分和,设,所以,则,此时,所以对应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故选A.7.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满足,,则=___________.8.在等比数列中,,,成等差数列,则_______.【答案】【解析】,,成等差数列,,即,解得:,.本题正确结果:.【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问题,关键是能够求解出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属于基础题.求解时,根据三项成等差数列可构造方程求得等比数列的公比满足,将所求式子化为和的形式,化简可得结果.9.已知函数,且,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所以.10.设等比数列满足a1+a3=10,a2+a4=5,则a1a2 …an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得,,解得.所以,于是当或时,取得最大值.11.已知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为,是首项为2的等比数列,且公比大于0,,,.(1)求和的通项公式;(2)求数列的前n项和.【解析】(1)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已知,得,而,所以.又因为,解得,所以.由,可得 ①.由,可得 ②,联立①②,解得,,由此可得.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由,,有,故,,上述两式相减,得,即,所以数列的前项和为.12.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满足:对每个成等比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记 证明:【解析】(1)设数列的公差为d,由题意得,解得.从而.所以,由成等比数列得.解得.所以.(2).我们用数学归纳法证明.(i)当n=1时,c1=0<2,不等式成立;(ii)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那么,当时,.即当时不等式也成立.根据(i)和(ii),不等式对任意成立.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专题19数列求和、数列的综合应用(文理通用)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学生版)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1,变式演练2,变式演练3,冲关突破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6数列的概念及其表示(文理通用)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学生版)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1,变式演练2,变式演练3,冲关突破训练,变式演练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8等比数列(文理通用)常考点归纳与变式演练(学生版)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考点总结与提高,变式演练1,变式演练2,变式演练3,变式演练4,冲关突破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