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2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以下对中华古诗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C“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D“风吹雪片似花落,月照冰文如镜破”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2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的“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汽化而成的小水珠C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较高,高于水的沸点D未加热前,纸锅里的水也会发生汽化现象的3冰箱的制冷剂在蒸发时(  )A吸收热量,冰箱内部温度升高 B吸收热量,冰箱内部温度降低C放出热量,冰箱内部温度升高 D放出热量,冰箱内部温度降低4在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在这个过程中(  )A水的质量增大 B冰的质量增大 C水的温度降低 D冰水质量都不变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河面的冰融化 B铁水变成固态C山间形成白雾 D草叶上形成霜6常清毒、勤洗手、戴口罩、测体温,是防疫新冠肺炎的有效措施。下列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喷洒清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升华现象B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C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分度值为 1D护目镜上经常起一层水雾,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吸热7对以下各图解释正确的是(  )A寒暑表测得某地当时的气温是17℃B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不会沸腾C烧开的水在壶口周围会形成大量的“白汽”,这是汽化现象D图中描述的是松香凝固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8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同学吹电风扇感觉凉爽,下列现象在物态变化方式上与此相同的是(    A严冬结了冰的衣服也能变干B湿衣服晾后变干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D夏天吃冰棒解热9下列中国诗词中描述的现象形成过程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边日出红雾散 C已是悬崖百丈冰 D残雪暗随冰笋滴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使袋口的边缘浸入水里(如图所示),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即使经过一天时间里面的饭菜也不会变质。与“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A吃冰棒解热 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C烧开水时冒“白气” D衣箱中的樟脑丸逐渐变小1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打枝头C大雾弥漫 D洒水变干12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 “白气”是水蒸气  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酵出现,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使气体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此过程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1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实验前需要调节铁圈的高度,此时的酒精灯应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不点燃”);如图乙所示,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图丙是水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___________
     15电冰箱的原理是:液态制冷剂缓慢进入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_____,使冰箱内温度降低;生成的气体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压入冷凝器中_____,将热量散到冰箱的外面。这样循环流动,冰箱内温度就会保持相当低的温度。(本题每个空都要填物态变化名称和吸热或放热)16如图甲是小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的情形,其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纠正错误后,在读数时需注意,视线应与______相平。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此时的读数为______17小明洗澡时,发现浴室里充满“白气”,洗完澡后发现AB两根水管,水管A上布满水珠,水管B上完全见不到水珠,如图所示。(1)看到的“白气”实质是_________(选填“水蒸气”或“小水滴”),通过小明的发现,请你判断AB两根水管中_________是热水管。(2)请你解释A管上水珠的形成_______________18以下自然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吸热的有______,物态变化相同的有______(两空均填写序号)。农家小院室外地面出现了霜;高速路上的浓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用久的灯丝变细了;冬天讲话时口中呼出白气;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游泳刚上岸,风一吹人感觉到凉意。 三、简答题19把正在凝固的水拿到0℃的房间里,水能不能继续凝固?为什么?20用水胶粘东西需要水胶在100℃左右熔化后才能使用,温度再高就容易烧焦失去黏性,所以熬胶时人们用一种双层锅,夹层间装满了水,如图所示,这样就不易把胶熬焦了,这是为什么?21.小红同学认真观察了家里烧开水的过程,发现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时;但通过进一步的仔细观察却发现出现白气的位置总是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在壶嘴位置却几乎看不见白气.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22.烧开水时,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主要是因为气泡内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导致的.而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主要是因为:1)气泡周围的水不断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蒸汽进入气泡;2)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         23给自制温度计标刻度小雨和同学们正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但发现身边的一支水银温度计上面没有刻度了,其它均完好,如图所示。现给你冰水混合物、刻度尺、油性笔并借助现有条件,请你想办法重新标识此温度计的刻度。
    参考答案1C【详解】A.雨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故A错误;B.露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故B错误;C.霜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故C正确;D.雪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A.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因为沸腾需要吸热,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停止沸腾,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符合题意;C.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最高温度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没有达到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B【详解】蒸发是汽化现象的一种,需要吸热;冰箱的制冷剂在蒸发时,吸收冰箱内部的热量,冰箱内部温度降低。故选B4B【详解】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冰的温度很低,放到装适量0℃的水的保温杯中,冰块从保温杯的水中吸热,保温杯是绝热的,与外界没有热交换;通过热传递杯内水的温度肯定低于0℃,因此会有水结成冰,而冰不能熔化成水,使冰的质量增大。故选B5D【详解】A.河面的冰融化,是冰变成水,是熔化过程,故不符合题意;B.铁水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故不符合题意;C.山间形成的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不符合题意;D.草叶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降低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故符合题意。故选D6B【详解】A.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喷洒消毒液后,湿润的地面一会儿就干了,是因为消毒液发生了汽化现象,故A错误; B.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通情况及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天气越热,喷洒过消毒液的地面干燥得越快,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故B正确;C.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其分度值为0.1,故C错误。D.护目镜上经常起一层水雾,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此过程需要放热,故D错误。故选B7B【详解】A.由图可知,寒暑表测得的气温是-3℃,故A错误;B.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持续吸热,当锅里水沸腾后,碗里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与锅里水温度相等,不再吸热,故碗里的水不会沸腾,故B正确;C.壶口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由图可知该图是晶体的凝固曲线,松香是非晶体,故D错误。故选B8B【详解】汗流浃背,吹风扇时感觉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时吸热。A.结了冰的衣服变干是固态变液态的升华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湿衣服变干,是液态变气态的蒸发过程,故B符合题意;C.樟脑丸变小,是固态变气态的升华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吃冰棒可以解热,是因为冰棒熔化时吸收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C【详解】A.霜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冰是水凝固而成的,故C符合题意;D.雪变成水是熔化而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B【详解】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了蒸发致冷来使给食物降温的。装置放在通风处,这样既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也增大了水的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水的蒸发,使饭菜温度降低,防止饭菜变质。A.吃冰棒解热,是利用熔化吸热知识,故 A 不符合题意;B.在中暑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利用汽化吸热,降低病人体温,故 B 符合题意;C.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液化放热,故 C 不符合题意;D.樟脑丸逐渐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蒸汽的升华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B11C【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故C符合题意;D.洒水变干,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是一种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A【详解】A.汽车夏天开冷气,窗户外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外侧;冬天开暖气,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玻璃内侧。所以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故A正确;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故B错误;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由液态变成气态,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A13.压缩体积    液化    放出    降低温度    【详解】[1][2][3][4]当向下压活塞时,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变成了液态,这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液化放出热量。另一种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14点燃    92    不变    【详解】[1]要根据酒精灯外焰确定铁圈高度,所以此时的酒精灯应点燃。[2]温度计分度值1℃,所以温度为92℃[3]由图,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98℃不变。15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详解】[1][2]制冷剂是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质,工作时冷凝器里的液态制冷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里,在这里迅速汽化,从冰箱的内部吸收热量,使冰箱内部的温度降低。生成的气体又被电动压缩机抽走,电动压缩机使制冷剂蒸气压缩而液化,压入冰箱外的冷凝器管里将热量放出;16温度计玻璃泡接触杯底    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16    【详解】[1]由甲图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是一种错误操作。[2]温度计在读数时视线要和液柱的液面相平。[3]由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2℃,温度计的示数为16℃17小水滴    B    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A ,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A管上    【详解】[1]“白气”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后,飘在空气中的小水滴。[2]洗热水澡时要产生温度较高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冷水管会液化成小水滴附在上面,而水蒸气温度跟热水管温度差不多,所以热水管上面没有水珠,所以B水管是热水管。[3]A管上水珠是由温度相对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水管液化后的小水珠附在上面形成的。18②③⑤⑥    ②⑥    【详解】[1][2]①农家小院室外地面出现了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的小冰晶,凝华放热;②高速路上的浓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由液态的水变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③用久的灯丝变细了,是由固态变成了气体,是一种升华现象,需要吸热;④冬天讲话时口中呼出白气,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⑤春暖花开,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熔化要吸热;⑥游泳刚上岸,风一吹人感觉到凉意是身上的水汽化带走热量,汽化吸热。故吸热的有②③⑤⑥,物态变化相同的有②⑥。19正在凝固的水的温度为0℃,室内为0℃,两者之间不能发生热传递,故凝固的水不能继续放热,则水将停止凝固【解析】【详解】根据凝固过程放热和热传递的条件分析解答。凝固过程是放热过程,即水要继续凝固,必须要能放出热量;水的凝固点是0℃,所以正在凝固的水拿到0℃的房间里,水和房间的温度一致,不会发生热传递,即不能放出热量,所以水不能继续凝固。20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只要两层锅之间水没烧干,内层锅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所以胶不会熬焦.【解析】液体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继续吸热.液体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由于夹层中有水的存在,所以即使炉火持续加热,最多把水加热到沸腾.通常情况下,水的沸点是100℃,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可以有效地防止木胶被熬焦、失去粘性.故答案为因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只要两层锅之间水没烧干,内层锅的温度就不会超过100℃,所以胶不会焦.21.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在离壶嘴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不断有白气出现,是由于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在水壶口处什么也看不见,是由于水壶口处的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不能放热液化.【考点定位】物态变化22.汽化、减小【解析】试题分析:(1)气泡周围的水不断汽化形成水蒸汽进入气泡;(2)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考点定位】物态变化;液体压强规律23见解析【详解】设环境为一标准大气压,把温度计细玻璃管中水银柱底端与刻度尺零刻度线对齐且平行系紧,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待温度计水银柱稳定后,此时水银柱与刻度尺对应的位置用油性笔在温度计上标注0℃,并记录刻度尺的刻度,加热冰水混合物直至水沸腾,标注水银柱的位置为100℃,并记录刻度尺的刻度,因为温度的变化与水银柱对应长度的变化成正比,则可计算出1℃对应的长度,即用油性笔在温度计的0℃至100℃之间进行标注。

    相关试卷

    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