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2页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练习题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拓展提升(3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夏至前后,是深圳“桂味”荔枝的最佳上市日期。给远方亲友快递荔枝时,会把冰袋和荔枝一起装入泡沫箱保鲜。保鲜原理是运送时冰块会(  )A熔化放热 B熔化吸热 C汽化吸热 D升华吸热2甲、乙两种固态物质的熔化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熔点比乙的熔点高B6min甲物质的状态肯定是固液共存态C甲物质温度为80℃时其状态一定是固液共存态D08min内甲物质并不是一直在吸热3如图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质的凝固点等于48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C该物质在AB段、BC段、CD段分别为固态、液态与气态DBC段,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4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B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时吸热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D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5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B春天,冰雪消融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霜6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但是,较多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现已研制出了它的代用品。当液态氟利昂进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后,吸走热量,此时氟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汽化 B液化 C凝固 D熔化7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之瑰宝,许多古代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是液化形成的C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雪是凝固形成的D雾淞留痕,水精弄晕,小窗微暝……雾淞是升华形成的8“神州六飞船”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火箭发射升空的。当火箭在太空中高速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温度可升至几千摄氏度,为了防止烧坏火箭内部搭载的仪器和设备,常在火箭的头部涂有一层特殊的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汽化,从而保护火箭头部,这主要是利用这种材料的什么特性(  )A熔化、汽化放热 B熔化、汽化吸热C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D熔化放热,汽化吸热9图所示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冰雪消融 B霜打枝头C大雾弥漫 D露珠晶莹10如图所示,常温下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杯口分别盖有玻璃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中水珠是冰块熔化得到的 Bb中水珠是热水汽化得到的C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下表面 D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11下列各种现象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A冬天,紧闭的玻璃窗内壁出现冰花 B冰箱内取出的西红柿“冒汗”C衣柜内的卫生球逐渐变小 D用铁水浇铸工件1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3如图是空气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熔化吸热B制冷剂在蒸发器内汽化吸热C制冷剂在换热器内液化吸热D制冷剂在换热器内凝固放热  二、填空题14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_______,(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______ 15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醚,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醚出现,这是液化现象,此过程______(选填吸收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醚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______温度。16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该物质为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3)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继续加热;(4)在第20min时,物质处于_____(选填“固态”、“固液共存状态”或“液态”)。17如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从______min8min18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中___________ 图(选填AB)。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_______做测温物质。物质水银酒精甲苯熔点/391179580.5沸点/35778111218 1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4℃,则这支温度计刻度中每一小格代表______(用分数表示)。若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2℃,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三、简答题20小汽车和客车后面的玻璃上贴有一些平行的线条,对此,小明认为是为了美观,小丽认为跟后边车辆射来的灯光有关,为此他们采访了小车司机,没想到司机叔叔只知道它们是一整根金属线,通电可以发热,除此之外也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你能帮他们解释吗?________-21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家长的陪同下去游泳池游泳,他刚从水中出来时,恰好一阵风吹过,感觉特别冷(如图所示).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22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说出你的感觉,并解释其中的道理._______ ________23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挡风车窗上出现自色的哈气,汽年司机怎样除掉哈气;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哈气的形成和消除.24请解释为什么吃雪糕有时舌头会在雪糕上.________
    参考答案1B【详解】冰是固体,夏天外界天气温度较高,运送时冰块会与外界接触,存在温度差,冰块会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这是熔化,熔化要吸热。故选B2B【详解】A.由图可知甲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乙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故A错误;B.第6min甲物质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状态是固液共存状态,故B正确;C.当晶体的温度处在熔点时可能是固态、也可能是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故C错误;D.在8min后甲物质温度升高,说明08min内甲物质一直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B3A【详解】A.由图像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等于48,故A正确;B.该物质是晶体,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过程持续了4min,故B错误;C.该物质在AB段、BC段、CD段分别为固态、固液共存态与液态,故C错误;D.在BC段为熔化阶段,物质温度不变,但需要持续吸收热量,故D错误。故选A4A【详解】A.在北方很冷的地区温度非常低,所以应该选凝固点低的物质做测温物质,而水银的凝固点高,一般选酒精温度计,故A错误,A符合题意;B.用冰袋能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由固态熔化成液态时需要吸热,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得舞台周围的空气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雾,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包子,目的是利用水汽化吸热,使手不被烫伤,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故选A5A【详解】A.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白气是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B.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变为液体,故是熔化,故B不符合题意;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冰直接变为了水蒸气,故是升华,故C不符合题意;D.冰箱冷冻室的内壁结霜,是水蒸气变为固态的霜,故是凝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6A【详解】液态氟利昂进入冷冻室吸走热量后,会变成气态,这个过程是汽化过程,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7B【详解】A.雾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B.露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C.雪是由气态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C错误;D.雾淞是由气态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D错误。故选B8B【详解】火箭的头部涂有的特殊材料在高温下熔化,是由固态变成液态,需要吸收热量;然后汽化,是由液态变成了气态,也需要吸收热量。这种材料在熔化和汽化过程中吸收大部分热量,从而使火箭头部不会因温度升的太高而被损坏。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故A不符合题意;B.霜打枝头,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故是凝华,故B符合题意;C.大雾弥漫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C不符合题意;D.露珠晶莹是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Aa中水珠是烧杯外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片液化放热形成的,附在玻璃片的外表面,故A错误;Bb中水珠是热水汽化形成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玻璃片液化放热形成的,附在玻璃片的内表面,故B错误;CD.小水珠都是液化形成的,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故C正确,D错误。故选C11C【详解】A.冰花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要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B.西红柿“冒汗”是因为西红柿上有小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液化要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卫生球是固态的,变小就是变为了气态,消散在空气中,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要吸热,故C符合题意;D.铁水是液态的,工件是固态的,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凝固要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D【详解】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A错误;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13B【详解】由图可知,液态制冷剂经过蒸发器后得到常温常压的气态制冷剂,制冷剂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吸热;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散热器后得到液态制冷剂,制冷剂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过程,此过程需要放热,从而可以加热储水箱中的水。故选B14    -4    充分接触    容器的底部    【详解】[1][2]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比较,晚上的气温低,所以乙图是晚上的气温,示数为-4℃[3][4]图所示的两种测液体温度的方式都存在错误,其中(a)的错误是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浸没在液体中;(b)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的底部,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及容器壁。15放出    降低    【详解】[1]气态乙醚变成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液化过程放出热量。[2]液化的方式除压缩体积外,还有降低温度。16晶体    80    需要    固液共存状态    【详解】(1)[1]由图象知道,该物质的图象上有一段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表示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且有固定的熔点,故该物质为晶体。(2)[2]由图象知道,由于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且温度保持80℃不变,说明熔点是80℃。(3)[3]由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继续加热。(4)[4]由于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是从第10min开始到第25min结束,所以,在第20min时,晶体处于熔化过程,即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17晶体    4    【详解】[1][2]由图象知,物质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从4min开始,到8min熔化完成。18A    酒精    酒精    【详解】[1]水沸腾的过程液体不断地汽化成气体,所以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越来越大,故A正确。 [2]由表中数据可知,酒精的沸点为78°C,萘的熔点是80.5°C,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酒精做测温物质。[3]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C,固态甲苯的温度在-95°C以下,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C-117°C,所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19    20    【详解】[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实际温度为[2]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为20答:冬天气温太低时,空气中水蒸气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沾在玻璃上,妨碍视线,危害行车安全,给电热丝通电,可除去小冰晶和小水珠.  【解析】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解答:答:冬天气温太低时,空气中水蒸气会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沾在玻璃上,妨碍视线,危害行车安全,给电热丝通电,可除去小冰晶和小水珠.21小明刚从水中出来时,皮肤表面有水分,当有风吹过时,加快了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温度降低快些,所以感觉特别冷.【解析】利用蒸发吸热的特点解答:小明到游泳池游泳,从水中出来时,身体表面有大量的水分,当有风吹过时,加快了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汽化);蒸发是吸热过程,所以加快蒸发,即加快了热量的吸收身体表面的热量散失快,所以感觉特别冷点睛:重点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要多了解一些物态变化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体会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2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    【详解】对着你的手背吹气,呵气时手的感觉不同:吹气时感觉凉爽.因为吹气加快了手背表面空气流动,使手背上水分蒸发加快,蒸发吸热,所以感到凉爽; 呵气时感觉湿热,因为呵出的热气高于手背的温度,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液化放热,所以感到湿热.23见解析【分析】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确定题目中提到的白色的哈气是什么,然后再采取相应的措施.【详解】哈气指的是车窗玻璃上出现的小水珠,它是由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为了使哈气汽化,同时避免水蒸气再发生液化,应该开热气吹向车窗,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吹热风时,加快了空气流动,同时升高了温度,所以小水珠能很很快蒸发(汽化),即消除了哈气24答: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雪糕温度低于0℃,舌头接触雪糕时,舌头上的水放热降温,雪糕吸热升温;当舌头上的水温度降到0℃时,雪糕的温度还低于0℃;雪糕继续吸热,舌头上0℃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  【解析】利用凝固的知识解答。热量可以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雪糕温度低于0℃远低于舌头的温度,所以热量向雪糕传递,当舌头上的水温度降到0℃时,如果雪糕的温度还低于0℃,则继续向雪糕传递热量,此时舌头上的水分会凝固,即由液态变为固态,所以舌头会在雪糕上。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综合训练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物理北师大版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