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B.
C.D.
2.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工作人员撒盐可以融雪,是因为雪中加入盐后雪的熔点升高了
B.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测量水的沸点时可以用酒精温度计
C.夏天冰棒冒“白气”是因为冰棒冒出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都是分子间距离变大的过程
3.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值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所以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迫在眉睫,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废水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河水中B.洗完菜的水用来冲厕所
C.使用节水器具D.及时修理漏水龙头
4.如图所示是我国“神舟”号载人飞船的返回舱落回地面时的情景。为将舱体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带走,在其表面涂有一层“特殊”材料。则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特殊”材料发生了下列哪些物态变化( )
A.熔化和汽化B.熔化和凝固C.液化和凝华D.升华和液化
5.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诗词还包含着神奇的物理原理。如《归园田居•其三》“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关于诗中露的形成和消失,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放热汽化,后者是放热液化B.前者是吸热熔化,后者是吸热汽化
C.前者是放热液化,后者是吸热汽化D.前者是吸热液化,后者是放热汽化
6.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但内径粗细不同,同时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则( )
A.内径细的温度计示数大
B.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上升高度大
D.两支温度计水银上升高度相同
7.图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属于升华的是( )
A.冰棒化成水B.草上结了霜
C.樟脑丸变小D.滴水结成冰
8.最近没有降水天气,但早上拉开窗帘,也常常会发现窗户玻璃上有“水汽”,“水汽”是怎样形成的?出现在窗户的哪一侧?( )
A.汽化,内侧B.液化,内侧C.汽化,外侧D.液化,外侧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凌的形成
B.冰雪消融
C.雾凇的形成
D.露珠的形成
10.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以下诗句中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露重蝉鸣急,风多鸟宿难。”露的形成过程要吸收热量
C.“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与雪的形成过程都要放出热量
11.以下事例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太阳出来,大雾消散B.剥开包装纸,冰棍冒“白气”
C.戴着眼镜进浴室,镜片模糊D.冰箱中取出饮料,一会儿瓶外壁出“汗”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甲至乙是熔化过程B.乙为气态,乙至丙是凝华过程
C.丙为液态,乙至丙是熔化过程D.丙为气态,丙至甲是液化过程
13.如图所示, 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
二、填空题
14.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其中__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__________,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___________。
15.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
16.在研究某物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时,持续加热该物质,记录并描绘出了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7.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吸入少许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观察到针筒里的乙醚液体逐渐消失,再向里推压活塞,会观察到针筒里的______再次出现。实验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8.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心行车安全时,只见爸爸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前窗玻璃上的雾气是由于汽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均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对着车窗玻璃吹暖风,可加速液体______,车窗玻璃就清晰了。
19.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都结冰了,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请你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______
三、简答题
20.呼风唤雨不是传说,今年我市出现春旱,采用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请你说一说人工降雨过程中涉及到的热学知识.
21.把一堆粮食快速晒干,应该采取什么办法,为什么?
22.常言道;“下雪不冷化雪冷”,请你说出“化雪冷”的道理.
23.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烧杯甲和试管乙内都装有水,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使甲杯中水沸腾,若不断加热,乙试管中水能否沸腾?为什么?
24.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使用温度计要将玻璃泡放在被测液体的中央,不要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故A错误;
B.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离被测物体,故B错误;
CD.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与液面相平,不能仰视和俯视,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通过撒盐的方法促使雪熔化,说明撒盐可以降低雪的熔点,故A错误;
B.酒精的沸点是78℃,水的沸点为100℃,所以测量水的沸点时不能用酒精温度计,故B错误;
C.夏天冰棒冒“白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中,分子间距离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A.工业废水要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到河水中,故A错误,A符合题意 ;
B.洗完菜的水可用来冲厕所,可节约水资源,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使用节水器具可节约水资源,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及时修理漏水龙头可防止浪费水资源,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
【详解】
舱体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时,舱体表面的“特殊”固体材料先吸热熔化为液体材料,之后液体材料在吸热汽化为气体材料,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C
【详解】
露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热量;露消失,水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
故选C。
6.B
【详解】
AB. 两支合格的温度计,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因测量物质相同,故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D. 水银受热后膨胀程度相同,即增大的体积是相同的,而内径的不同影响的是水银柱升高的高度,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低,内径细的温度计水银柱升得较高,故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所以,冰棒化成水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草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固态的樟脑球变小,是由固态变成了气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一种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
D.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B
【详解】
因为室内温度高,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变成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内表面就是看到的“水汽”。
故选B。
9.C
【详解】
冰凌的形成是凝固现象、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露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0.D
【详解】
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液化放热,故B错误;
C.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
D.冰是水凝固形成的,凝固放热,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凝华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A.大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太阳出来,大雾消散,即液态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剥开包装纸,“白气”是冰棍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不符合题意;
C.戴着眼镜进浴室,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片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使镜片模糊,故C不符合题意;
D.冰箱中取出饮料,一会儿瓶外壁出“汗”,是因为瓶子周围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
由图可知,丙吸热变为甲,甲吸热变为乙,则丙为固态、甲为液态、乙为气态,所以甲至乙是汽化,乙至丙是凝华,丙至甲是熔化,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3.B
【详解】
A.从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冰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冰为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
B.从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冰的熔点为0℃,故B符合题意;
C.冰从2min开始熔化,到4min完全熔化,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2min,故C不符合题意;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4.A 80 不变
【详解】
[1][2][3]由图像可知,A物质到达一定温度才开始熔化,说明它有固定的熔点,所以A物质是晶体,且熔点为80℃,晶体的特点是: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5.热胀冷缩 36.5
【详解】
[1]物体材料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不同温度下,体积会发生变化,液体温度计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当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不同温度下,体积不同,根据对应的体积和温度关系,标记出对应温度即可测量温度。
[2]图中温度计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读数为36.5。
16.晶体
【详解】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由图可知,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为80℃,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17.液态乙醚 压缩体积
【详解】
[1]先向外拉动活塞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逐渐消失,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再推压活塞,发现注射器内又逐渐出现了液态乙醚,这是液化现象。
[2]推活塞时,使气态乙醚被压缩(即压缩体积),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气态乙醚变成了液态,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8.液化 蒸发
【详解】
[1][2]冬天汽车前玻璃窗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可以打开空调对着车窗吹暖风,使小水珠吸热加快蒸发成为水蒸气,车窗玻璃就变清晰了。
19.盐水的凝固点与水中含盐量有关吗
【详解】
寒冷的冬天,室外的水缸、河面结冰,说明外界温度到达了水的凝固点;而腌咸鸭蛋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说明因为盐的原因导致盐水没有到达凝固点,因此可以探究盐水的凝固点与水中含盐量是否有关。
20.用高炮把固态二氧化碳送入高空雷雨云的适当部位,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降落.
【详解】
用高炮把固态二氧化碳(干冰)送入高空雷雨云的适当部位,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升华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降落.
【点睛】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时需要吸收热量;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1.放在向阳的地方,摊开晒干
【详解】
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提高了粮食的温度;将粮食摊开,增大了粮食的表面积;这两项措施加快了粮食内水分的蒸发,粮食从而干得快。
22.雪熔化时要从周围环境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所以“化雪冷”.
【详解】
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从周围的空气吸热,导致空气温度降低.人们感到寒冷.
【点睛】
下雪是水蒸气的凝华过程,凝华是放热过程;化雪是熔化过程,熔化是吸热过程.
23.见解析
【详解】
乙试管中水不能沸腾;因为当烧杯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烧杯中水的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试管中的水从大烧杯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烧杯中水的温度相同,就不能从烧杯中继续吸热,所以乙试管中水不会沸腾。
24.见解析
【详解】
白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冰糕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冒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糕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并粘附在茶杯外壁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课后复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