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十六课《太阳》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298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十六课《太阳》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298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 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十六课《太阳》第一二课时 教学设计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2986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人教部编版16 太阳教案设计
展开第十六课《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的。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重点
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让学生选择一个事物,搜集与其相关的说明性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 学 设 计
第 1课 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了解单元主题,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以往学过的说明文,如《蟋锌的住宅》《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等,思考:你对说明文有哪些了解?
2.读篇章页,明确学习要求。
(1)学生自主阅读篇章页,明确单元学习要求。
点拨:“介绍清楚”用叶圣陶爷爷的话来说就是“说明白了”。
(2)出示: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3.揭示课题。(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明确要求:自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2.初读反馈.
(1)检查词语“寸草不生、摄氏度、繁殖、粮食、煤炭、飘浮、地区、杀菌、治疗”的认读以及“摄、氏、殖、粮、炭、区、杀、菌、疗”9个字的书写。
相机指导学生读准翘舌音“摄”,提示学生注意“殖”字右半部分的“直”里有三“横”
(2)引导交流: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预设:课文是从四个方面介绍太阳的:太阳距离地球非常遥远;太阳的体积很大;太阳
的温度很高;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3.追问:课文是运用什么方法把太阳介绍清楚的?
预设:作者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
4.教师小结:为了把太阳介绍清楚,作者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来进行说明。(板书:说明方法)。
三、了解课文所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好处
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自读课文第1-3自然段,想想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
画出相关的语句,反复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引导学生找出运用列数字说明的句子。
预设:
①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于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2)指导学生读好句子,尤其要提醒学生重读数字,以感受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
度高的特点。
点拨:这样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列数字。
(3)换词比较:如果我们把这些数字换成“很远”“许多年”好多个”“几千摄氏度”,你觉
得好不好?为什么?
①组织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用“一亿五千万千米”“三千五百年”“二十几年”一百三十万个”“五千多摄氏度”这些具体数字,能更加清楚、具体地说明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这样说明更有说服力,给人的印象更深刻。
②启发思考:这些数字可以换成更大的数字吗?例如:“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中的数字可不可以换成“十亿千米”?这样不是更能突出太阳距离我们远吗?
③教师小结:数字说明必须科学准确。
(4)出示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的句子
①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5)学生自读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是怎么比的,突出了太阳的什么特点。
点拨:用步行去太阳与坐飞机去太阳作比较,突出了太阳距离地球远;用熟悉的地球的体积与太阳比较,突出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
(6)追问:为什么拿地球的体积与太阳比较?
出示地球图片,并补充资料:从人类的视角看地球,地球很大很大。地球的平均半径大约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大约为4万千米。它是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上亿万生物的家园
引导学生发现:地球大家比较熟悉,地球留给大家的印象是它的体积很大。用熟悉的事物作比校:使被说明的事物的持点更“明白”。
3.学生朗读第1—3自然段,感受太用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体会运用
恰当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的好处。
4.拓展延伸:这里有一组数据,你能试着运用上这些说明方法的大家介绍一下月球吗?
(1)出示下面的资料:
步行到月球大约需3200天。
骑自行车到月球的要530天。
坐飞机到月球要20天左右。
49个月亮相当于一个地球。
月球和地球相距三十八四千四百千米
白天,月球表面的温度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约—183℃
(2)学生小组过论后,全班交流.
预设:月亮与地球的距离就近多了,如果步行,大约需要3200天,骑自行车,则需要530
天左右,坐飞机大概20天就到了。月球比地球小得太多了,大约49个月亮才相当于一个地球。月亮的温度昼夜变化极大,白天,月球表面的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
5小结;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可以把事物“说明白了”。
四、关联单示习作,尝试选择说明对象
1.引入;如果让你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说明,你会选择哪种事物呢?
预设:狗、猫、汽车....
2.出示课本第74页的表格,启发学生思考:刚才大家交流时,大部分选择的是身边的小动物、植物,我们来看一下这张表格,看对你有什么启发.
3.全班交流。
预设:
(1)看了表格,我还想到了大熊猫、多肉植物、无人机....
(2)我们还可以写埃及金字塔、蜂巢、植物的睡眠....
(3)我还想到了怎样做书签、鸟儿飞行的秘密、数字图书馆的自述…
4.布置学习任务:课后搜集你感兴趣的一种事物的相关资料。
第 2 课 时
课 时 目 标
1.朗读课文,感知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2.尝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自己感兴趣事物的某一个方面的特点说明白。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
2.出示课后第二题中的三个句子,让学生说一说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来介绍太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运用说明方法,初试身手
1.导入:上节课我们从教材的表格中受到启发,选择了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搜集了它们的相关资料,接下来让我们初试身手。
2.出示“初试身手”第一题: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运用多种方法来说明它的特征。
3.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评价。
提示:在交流评价的过程中,适时出示“初试身手”第一题中的图片和泡泡中的内容。
(1)出示学生写电视塔的片段。
预设:这个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2)让学生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
预设:
①这段话和课文《太阳》一样,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如用了很精确的数字并且拿电视塔的高与大家都熟悉的楼房作比较。
②这段话还运用了《太阳》中没有提到的一种说明方法——打比方。除了可以运用列数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我们还可以用打比方或者别的说明方法来介绍事物。
5.让学生对照自己的练笔内容,看看是否像介绍电视塔一样写清楚了,并进行修改。
6.再次交流,教师总结: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够把事物的特征“说明白了”。
三、借助实例,介绍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1.过渡:课文还介绍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第4-8自然段想一
想课文为什么说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
2.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提炼关键信息,归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1)交流讨论第4自然段。
①引导学生找出与太阳有关系的事物的名称,试着给第4自然段划分层次。
预设:如“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煤炭”等。
②引导学生进一步归纳关键信息:“植物”动物”可以归为一类;“吃的”“穿的”可以归为一类。
师生共同梳理:本自然段是从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煤炭的形成三个方面写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③指导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关注关联词“有了……才能……”“如果没有……就不会有……”,体会太阳对人类的重要作用。
(2)交流讨论第5-7自然段:作者还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找出关键词,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
①引导学生概括这几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预设:第5自然段写的是水在太阳的作用下形成了云、雨、雪;第6自然段写的是太阳对风的形成的影响;第7自然段是写太阳能杀菌。
②引导学生发现第5-6自然段写的内容都与气象有关,从而进一步归纳出这两个自然段是从“气象的变化”方面写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第7自然段是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写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的。
③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预设: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四季的变化,氧气的产生,太阳能发电等,都与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
④让学生试着扮演角色,讲述太阳的重要作用:地球上的万事万物皆与太阳有关,请你从课文中或生活中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事物,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讲一讲这种事物与太阳的关系。
(3)读课文第8自然段,了解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及在文中的作用,理解本段最后句话的含义。
预设:这个自然段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了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人类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
- 教师小结:为了说明太阳和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列举了很多实例,使我们认识到太阳对我们人类实在是太重要了。
板书设计
太阳
距离地球远 恰当运用说明方法:
太阳 体积大 列数字
温度高 作比较
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太阳教案设计,共5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太阳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6 太阳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汇报交流自学情况,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6 太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6 太阳教案,共4页。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