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清明 说课稿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清明 说课稿,共57页。主要包含了 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 说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文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大意,并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情感。
三、 说教学重难点
1、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诗句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品位诗歌丰富的内涵。
2、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出示图片: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几幅图,描绘的是中国哪些传日吗?(通过图片,激发学生对于了解传统几日的热情,从而引出清明节 )
2、播放微课视频,导入古诗《清明》,尽可能的把学生带入诗的境界。
3、 介绍“清明”
清明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春季。在这个节日里按照惯例,家人应该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是踏青游春。
3、作者简介
杜牧(803-825)字牧之,唐代晚期著名的诗人。人们把他与杜甫并提,称为“小李杜”。
4、读诗
(1)、依照课本,自学古诗(1分钟 )
“老师待会儿要提问哦,认真看,可以读出声音来的”
(2)、 找同学,读古诗——“好,读的非常好!”
“有哪位小朋友感觉自己比他读的还要动听?大胆的举手!”
“好,我们为她的勇气,鼓掌!”
5、 解释具体字词——“我们已经预习过了”
A、“雨纷纷”——春雨绵绵,淅淅沥沥(图画上显示的)
想一下“如果你置身于这样的雨中,你会有什么感受呢?”
B、“欲断魂”——欲、将要;断魂:形容心里十分的哀伤、痛苦。
C、借问:请问
D、“牧童”——放牛的小孩儿;“遥指”——指向远方;
“杏花村”——杏花盛开的地方
6、简述诗意:(注意看背景图)
清明时节,细雨绵绵,路上的行人,心中烦闷,像是丢了魂似的。请问哪里有喝酒的地方? 放牛的小孩用手指着远处杏花盛开的地方。(欣赏图片)
“诗中哪一句,没有在图画中表现出来?”——“路上行人欲断魂”
7、思考:在这个节日里按照惯例,家人应该团聚,一起上坟祭扫,或是踏青游春。可诗人为什么“欲断魂”可能由哪些原因?诗人又是怎样消除忧伤之情?大家分组来讨论一下:
借酒浇愁
A、思念亲人,怀念故友
B、郊游无人陪伴
C、踏青却没有找到春天的痕迹
7、 分组合作,探究、小结。
(1)、请学生朗读并尝试背诵古诗。
(2)、根据诗歌,用自己的话叙述诗意。
(3)、体会作者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