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爱在家人间教案
展开7.2爱在家人间
课题 | 爱在家人间 | 本课为1课时 | |||||
课 型 | 新授 | 备课人 |
| 时间 |
| ||
课标要求 |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学生与父母产生意见不一或产生矛盾是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帮助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学习处理与父母关系的具体方法,不仅是密切亲子关系,也是正确理解自身在家庭中的社会角色的需要。虽然在家庭生活中形成新型的平等关系,其主要责任在父母,但在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日益深入家庭的今天,也不可忽视学生在其中的作用。另外,帮助学生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对于家庭文明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都是有积极作用的。上述规定,是本课教学内容安排的课程标准依据。 | ||||||
教材分析 | 本课核心内容是家庭交往中的家庭道德和相关权利与义务。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体味爱、传递爱、孝敬父母和长辈,这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学习有关家庭交往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本课在整个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学生的生活圈是拓展的,家庭只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领域,因此,本课又是学生与朋友老师交往、与社会上的人交往的基础。再次,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本课是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的奠基石。 | ||||||
学情分析 | 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时学生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学生似乎感受不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进入初中的学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学生希望父母像成人一样尊重我他们,不要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学生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学生开始审视父母给予他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有时伴随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发生冲突。这是学生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亲子冲突就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学生自己努力。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每个家庭中,亲情之爱的表现形式并不一 样,了解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的原因所在,了解亲子冲突的危害,知道要以恰当的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 2、学会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讨论、探究学生知道怎样正确处理家庭关系,与父母平等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家庭中的亲情之爱,理解父母对我们的爱,以实际行动增进与父母的情感。 | ||||||
教学重难点 | 学会与父母沟通,沟通传递爱(重点) 能以恰当方式应对与父母的冲突(难点) | ||||||
提炼的课题 | 亲子沟通 | ||||||
教学过程 | |||||||
目标和任务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为什么这样设计) | 媒体作用 | ||||
导入新课 | 出示PPT(1—3):呈现 “爱在家人间”的图片。 问题:歌中唱到:泪水在妈妈眼里流。这是为什么? 引导总结:今天我们进入“爱在家人间”的学习。 | 引入课题为下文学习铺垫情感的基础。
|
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 | ||||
讲授新课 | 板块一:体味亲情 出示PPT(4—13):“亲情之爱”图片。 问题:谁给了我们生命?谁在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我们成功的时候,是谁在为我们鼓掌?当我们失败的时候,是谁在和我们一起扛?谁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影响者? 痴呆的老人什么都记不得,为什么只记得“把剩下的饺子带给儿子”? 引导总结: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就是家庭的亲情——亲情之爱。 出示PPT(14—17):“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图片 问题:看看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是否有差距,如果有差距,说明了什么? 问问家人这样做的原因。知道原因后,你的想法有变化吗? 分别统计彼此关心对方事情的数据,从数据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引导总结: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正是因为有了爱才碰撞,不能因为碰撞就否定了亲情的存在。 爱的表达有不同的方式。 出示PPT(18—19):“家庭结构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图片 问题:为什么说“闹钟没有妈妈的味道”?我们应如何体味妈妈的味道? 引导总结:亲情之间需要付出真情,懂得感恩,只要我们努力做到这一点就会发现,亲情之爱永远在我们身边,呵护我们成长。 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家庭结构改变,但家中的亲情仍在。 出示PPT(20—21):“母爱”图片 问题:你如何看待这位母亲的做法?你认为这位母亲伟大吗? 引导总结:“难报三春晖”,尽管爱的表达有温馨,也有碰撞,但是我们要学会珍惜、感恩,天下的母爱都是一样厚重如山,宽容如海。 板块二:爱的碰撞 出示PPT(22—26):“中学生独立与依赖并存”图片 问题:想起这事,你心里的感受是怎样的? 引导总结: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中学生独立与依赖并存 出示PPT(27—28):呈现“亲子冲突”的一 组图片。 问题:生活中亲子冲突有哪些表现?你是如何处理的? 引导总结:学会处理亲子关系是我们必须学习并具备的一种能力。具备这种能力,既有利于处理好与父母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也有利于我们社会性的发展。 出示PPT(29-33):呈现“亲子冲突难以回避”图片。 问题: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你希望父母更关注哪些问题?与父母交流时,你期望得到什么,而父母经常给予你什么?按照这些提示,完成表格。 审视表格中填写的内容,反思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改善或增进亲子关系? 亲子冲突会有哪些影响? 总结: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觉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 亲子冲突难以回避。 亲子冲突会伤害双方的感情,影响家庭的和睦。 板块三:沟通传递爱 出示PPT(34—36):呈现“爱是需要呵护的”的一组图片。 问题:如果你是小强,你会怎么做?讨论自己怎样表达才能让亲子沟通更顺畅。 引导总结: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通过双方良好的互动来解决。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爱是需要呵护的 出示PPT(37-37):呈现“和父母沟通的技 巧”图片。 问题:小品中哪些做法是可取的?哪些做法是不可取?在日常生活中你做得怎样? 出示PPT(38—41):呈现“接纳和理解父母”的一组图片。 问题:如果你就是视频中女儿,看了妈妈的自白后,你有什么想法?我们是不是可以接纳和理解父母呢? 引导总结:父母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拓展空间:爱要这样来表达 出示PPT(42) 总结:希望同学们把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把爱的表达养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改变现状,温暖生活。大家能做到吗?大声说出来。 |
增强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情感,
通过亲情的碰撞,在对比中体会亲情的温暖,体会亲人对自己的爱,激发自己爱家爱亲人的情感。
旨在让学生懂得,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关系也会发生变化,但只要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引导学生懂得难报“三春晖”的道理 。
旨在让学生认识到,进入青春期的我们,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与依赖心理依然存在并存。
旨在让学生了解“亲子冲突”对他们成长的影响,学会正确对待“亲子冲突”。
旨在让学生了解亲子冲突的深层次原因及解决办法。
通过表演和互换角色,练习与父母沟通交流的方法
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与父母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旨在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从而接纳和理解父母。
通过这一体验活动进一步练习如何向父母表达爱。
| A.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
| ||||
课堂小结 | 了解家庭中自己与家人之间产生矛盾既有自己青春期逆反的原因,也有两代人在心智、学识和经历方面存在差异的原因。明白亲子冲突需要通过双方的良好互动沟通来解决。 |
| 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K.其它 | ||||
练习与检测 | PPT |
板书设计 |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
- 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