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同步练习——古诗三首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955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同步练习——古诗三首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0955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古诗三首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古诗三首综合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诗歌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同步练习——古诗三首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诗中的“擎”的意思是( ) A. 拿着,握着 B. 抬起来 C. 举,向上托2.下列对古诗中字词理解正确的是( ) A. 菊残:指菊花凋谢。
B. 雨盖:指雨伞。
C. 橙黄橘绿时:指的是橙子发黄、橘子将黄犹绿的时候,指农历深秋时节。3.《夜书所见》这首古诗题目的意思是( ) A. 夜晚看书时所见到的景象。 B. 夜晚写书时的所见。 C. 在孤寂的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4.对《送元二使安西》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A. 诗的一、二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和环境。“浥”是润湿的意思。
B. “西出阳关无故人”,婉转地表达了对友人别后无人相伴、寂寞孤独生活的牵挂。
C. 这首诗先抒情,后写景,情景交融,情真意切。
D.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淡淡的忧郁之情。5.与诗人杜牧合称为“小李杜”的诗人是( )。A. 李商隐 B. 李白 C. 李贺 D. 李煜 二、填空题6.比一比,再组词。 径________ 霜________ 残________ 斜________ 挑________经________ 露________ 浅________ 抖________ 跳________7.给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Ⅰ“行”读音:①háng;②xíng 人行道________ 银行________ 步行________Ⅱ“处”读音:①chǔ;②chù 处分________ 到处________ 处理________8.回顾古诗,填空。 (1)《山行》一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寒山”指的是________。 (2)《赠刘景文》一诗的前两句抓住________、________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________傲霜斗寒的形象。 (3)《夜书所见》中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________的声音,第二句中的“客”指________,“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_______。 9.辨别形近字填空。 (1)径 经 小________ 田________ ________常(2)橙 澄 ________子 ________黄 ________清(3)犹 尤 ________豫 ________其 ________如三、诗歌鉴赏10.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秋月(宋)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1)“清溪流过碧山头”,诗句中划线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清:冷清
B.碧:碧绿
C.“碧”指山上树木葱茏、苍翠欲滴(2)“空水澄鲜一色秋”中,“空水”的意思是________,“澄鲜”的意思是________。 (3)下面对诗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里:十五公里
B.悠悠:悠闲自在的样子
C.一色秋:溪水和秋天融为一色(4)“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5)作品题为“秋月”,文中却没有一个“月”字,作者是如何表现秋月主题的? 11.阅读诗歌,完成习题。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的________,全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从第________、________句诗中可以看出。 (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3)下面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
B.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
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
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12.课内阅读。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这首诗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所写。 (2)“挑”是个多音字,在本诗中读________,它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__。 (3)诗中作者用________反衬出自己身处他乡的________。
答案部分一、单选题1. C 2. A 3. C 4. C 5. A 二、填空题6. 石径;下霜;残阳;斜阳;挑水;经过;露水;深浅;抖落;跳高 7. ②;①;②;①;②;① 8. (1)深秋;深秋时节的山
(2)荷尽;菊残;菊花
(3)萧萧;诗人自己;写 9. (1)径;径;经
(2)橙;橙;澄
(3)犹;尤;犹 三、诗歌鉴赏10. (1)A
(2)指夜空和溪中的流水;明净、清新的样子
(3)B
(4)悠闲清静的心境。
(5)碧绿的山头,碧蓝澄静的夜空,悠悠飘荡的云朵,飘逸洒脱的枫叶,这些都是围绕着缓缓流淌的小溪而写的,但是却无一不浸染着明亮、柔和的月光。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 11. (1)唐;杜牧;秋;3;4
(2)石径;人家;白云;霜叶
(3)D 12. (1)宋;叶绍翁
(2)tiǎo;tiāo
(3)儿童捉蟋蟀;孤独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随堂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诗词曲鉴赏,填空题,书面表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诗歌鉴赏,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古诗三首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诗歌鉴赏,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