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学案及答案
展开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学校
田庄中心小学
设计说明
语文园地内容分板块,重在积累与运用,综合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图文结合,在老师的教读、学生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中,进行渗透性理解式的教学。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摘抄好词佳句,培养感悟文字、积累文字的能力与习惯。
2.体会成语对于描写人物的重要作用,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初步掌握朗读技巧,不断提升良好的语感。
4.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同时能够给自己的兴趣小组取个响亮有个性的名字。
学习重点
1.培养感悟文字、积累文字的能力与习惯。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初步掌握朗读技巧,不断提升良好的语感。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学(用时:5分钟)
1.谈话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在第一单元的课文中,我们一边读书,一边了解了一些可爱的学校,比如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所边疆的山里的民族小学,这所学校有许多与众不同的地方,而花的学校里面与一来,花儿们便放假了,在绿草上跳舞狂欢,今天我们来到语文园地探秘,又会有哪些发现呢?打开语文书,挺起你的小胸脯坐端正,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马上开始今天的朗读吧。
2.老师板书课题。
1.学生回顾复习本单元学习内容。
2.学生纠正坐姿。以最好的状态准备上课。
二、引探(用时:25分钟)
一、课件出示“交流平台”
1.我会读:认真读两个句子,注意轻声,读准字音,有感情的朗读。
(1)引导学生读一读第一句话,并说说它的出处。
教师小结:
(2)引导学生再读一读第二句话说说这句话好在哪里?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以上两句话,然后将句子认真地抄写下来。同时引导他们在今后的阅读过程中,要养成摘抄优美词句的习惯。
二、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摇头晃脑,披头散发”能8个成语。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成语,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名朗读成语,小组开火车轮读成语,
(2)引导学生再读成语,看看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并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交流。
(3)指导学生试着用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成语说话,进一步体会成语的作用,教师点拨,指导。
(4)学生再次齐读成语,想象成语所表达的人物情态。
(5)延伸: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类型的成语,教师补充出示(眉飞色舞、笑逐颜开、忐忑不安……)
2. 练习句子的朗读。
(1)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中的三段话,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准确的表达出句子的意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
(2)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三段话,注意强调句子中的几个词语的朗读重音。学生齐读句子。
三、探究交流,创意起名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由结合,并由小组成员推荐出本兴趣小组的组长。
2.指名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兴趣爱好内容,教师适时板书(书法、跳舞、篮球、足球……)
3.课件出示课本中几个兴趣小组的名称“篮球侠,巧手剪纸组”等,引导学生说说对这些兴趣小组名称的理解(好在哪儿?)
4.引导各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为本兴趣小组取名,同时简要记录名字的由来,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名字。
教师小结
一、1.学生读句子。
(1)第一句出自课本。
(2)第二句名人名言。
2.有感情的朗读,然后摘抄下来。
二、1.(1)开火车轮读成语。
(2)再读成语发现特点并交流。
(3)指明学生运用新知,举一反三。
(4)再次齐读,感悟成语。
(5)学生说一说像这样的成语还有哪些?
2.(1)学生认真朗读“词句段运用”
(2)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
(3)理解后学生再次齐读句子。
三、1.学生推荐兴趣小组组长。
指名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兴趣爱好内容。
3.学生说说对这些兴趣小组名称的理解(好在哪儿?)
4.各兴趣小组合作探究,为本兴趣小组取名,同时简要记录名字的由来,小组长汇报本组的名字。
三、引练(用时:10分钟)
1.读下面一段话,用横线画出你认为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草地上跳舞狂欢。
2选择课本第11页上面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1)这只调皮的小猫时而上蹿下跳,时而( ),非常可爱。
(2)敌人( )地向老百姓扑来,逼他们讲出地下党员的藏身之处。
(3)沙漠中的旅行者感到( )。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用“/”画出停顿,用“.”标出重音。(1)这就是我们可爱的小学,一所边疆的小学。
(2)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
1.指名朗读,并说一说。
2.学生开火车回答问题
3.小组PK进行朗读。
【引展——知识拓展】
小朋友,你还知道哪些兴趣班的名字吗?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课通常都是按部就班,一个环节接一个环节讲解,这样的课堂远远达不到活力课堂的要求,从这节课看来,我对教材的研读与把握还是需要进一步加强。备课不仅要认真还要钻研,这样才能更好让学生掌握。备课还是备课,钻研继续钻研,学习永无止境才能实现活力课堂。
总之,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我将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改正,对于本节课一些较为好的教学方法和经验,我也会继续沿用,并继续多在教材的钻研和课堂的调控方面多下功夫,不断地实践、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2.丰富古诗文化积累。
学习重点
1.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体会古诗《所见》,感受诗歌中的童趣。
丰富古诗文化积累。
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引学(用时:5分钟)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在看到新鲜感的句子时可以摘抄下来,也学会了一些成语以及朗读,还有给我们的兴趣小组起名字,这些都是非常有趣的,后面有一首更有趣的古诗等着大家来探究。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引探(用时:20分钟)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1)师范读,学生跟读。
(2)相互交流识记生字。
(3)自由朗读。
2.简介古诗
3.作者简介
4.理解重点词语。
5.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6.介绍创作背景
7.赏析
1.学生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学生跟读
(2)学生相互交流识记生字。
(3)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初步感悟诗意
3.学生了解作者
4.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5.学生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根据注释,借助插图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2)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6.学生了解创作背景
7.赏析。
三、引练:整理与背诵。(用时:15分钟)
1.学生练习朗读古诗,背诵积累古诗。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2.老师边巡视边作个别辅导,并作及时评价。
3.总结全课,全班齐背课文。
学生写生字并练习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延伸阅读。
观游鱼
唐.白居易
绕池闲步看鱼游,
正值儿童弄钓舟。
一种爱鱼心各异,
我来施食尔垂钩。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借助拼音,结合插图,自读古诗,小组合作交流诗意,提高了学生理解古诗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积累古诗的欲望。
不足之处:在古诗学习中,如果能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等画面,并鼓励学生把画面连接起来,想象成动态的故事,效果会更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园地导学案,共9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导学案,共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