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八年级上册2.1 三角形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它是两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本节《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是学生在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在了解全等图形和全等三角形以后进行学习的,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又是后继学习探索相似形的条件的基础,并且是用以说明线段相等、两角相等的重要依据。因此,本节课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苏科版教材将“边边边”这一识别方法作为五个基本事实之一,说明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几何说理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标分析:
知识技能:理解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内容.
初步运用“边边边”条件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思想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全过程,体验用操作,分类,归纳得出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通过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类,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边边边”这一全等三角形的识别方法,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初步领悟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同时,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事实,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设计:本节课主要是“边边边”这一基本事实的发现,故我在课堂教学中将尽量为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时空,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遵循“教是为了不教”的原则,让学生自得知识、自寻方法、自觅规律、自悟原理。
教学手段设计: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提高了课堂时效性。
课堂教学程序
环节名称
具体内容与呈现形式
学生行为预设
教师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问题
(1)学校有两块三角形装饰板如下图,小明想知道这两块板是否全等,这两块板很重又固定在墙上,小明只有刻度尺,你能帮小明想个办法吗?
(2)三条边对应相等,三个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全等,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板书课题.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大胆的猜想;
(2)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讨论;
(3)学生能否明确两个三角形满足六个条件就能保证三角形全等;
(4)学生是否有探究两个三角形全等所需条件的欲望.
通过实际问题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明确探究方向,培养学生勇于发现,敢于表达的探究意识.
发现新知
问题
(1)只给一个条件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吗?
①只给一条边时;
②只给一个角时;
(2)如果给出两个条件画三角形,你能说出有哪几种可能的情况?
①给出两个角时;
②给出两条边时;
③给出一条边和一个角时;
(3)由上面的几种情景,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时,它们一定全等吗?
由上面几种情形的讨论,
学生动手画图;
比较活动中学生情况比较,情况全面;
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画出不全等的几个三角形,进而得出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两个三角形满足一个或两个条件时,它们不一定全等.
通过学生实践,得出正确的结论:只给出一个条件或两个条件对应相等不能保证所画的三角形全等.
让学生动手,在合作中学习,在讨论中解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分类的思想.
深入探究
问题
(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三个条件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我们也可以分情况讨论,有哪几种情况?
①我们先来探究两个三角形三个角相等的情况:
②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3cm、 4cm、6cm ,把你画的三角形与小组内画的进行比较,它们一定全等吗?
(2)上面的探究反映了什么规律?
学生根据条件正确的画出图形;
学生根据探究中发现的规律概括出结论“SSS”;
在阐述结论时,学生的语言规范;
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出满足三个条件的四种情况,
让学生明确满足条件中的三个有哪几种情形,为以后的学习埋下伏笔.
以学生的画图活动为主线开展探究活动,注重“SSS”条件的发生过程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从实践中获取“SSS”的条件,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概括规律的能力.
加深理解
问题
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就完全确定,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你能说出生活中看到的例子吗?
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稳定性的实例;
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
教师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的回答问题.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充分体验当三角形的三边确定后,三角形就唯一确定,加深对“SSS”的理解,使学生找到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
拓展提高
问题
例1.如图, △ABC是一个钢架,AB=AC,AD是连接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 △ABD≌△ACD
A
C
B
D
练习题:如图,AB=AD,BC=CD,求证:(1)△ABC≌△ADC(2)∠B=∠D
A
B
C
D
思考题:如图,AB=CD,AC=BD,△ABC和△DCB是否全等?试说明理由。
B
C
D
A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分析,讨论,小组间交流,教师板书过程.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寻找隐含条件.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以及两个三角形全等还需要的条件.
,教师强调:已知条件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直接给出的,一是图形中隐含的
通过例题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解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学会运用“SSS”条件判断三角形全等.
通过练习,学生的板书,及时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培养的独立分析能力
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德能力,会从问题的条件出发,
回顾小结
布置作业
从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有何收获?
教科书103页习题13.2第1题,第2题.
学生自我小结,相互补充,教师点评.
讲解.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
(2)对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
通过小结,引导学生学会反思,通过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通过学生练习,及时地了解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特点以及预期效果分析,教学流程安排,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2页。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