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课堂教学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腐蚀性,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沉淀溶解溶液变蓝色,Na2CO3,有气泡产生,氢氧化钠溶液,气球胀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中考•长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pH试纸测得醋酸溶液的pH为9B.用稀盐酸除去铁表面的铁锈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2.【中考•温州】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小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
【点拨】稀盐酸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A正确;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B错误;稀盐酸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溶液变蓝色,C错误;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D错误。
3.【中考•烟台】同学们做完实验后的试管中常附着难清洗的物质。下列清洗方法错误的是( )A.内壁有CaCO3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B.内壁有碘的试管用酒精清洗C.内壁有铜粉的试管用稀硫酸清洗D.内壁有铁锈的试管用稀盐酸清洗
【点拨】可利用CaCO3、Fe2O3与酸反应来除去CaCO3和铁锈。
4.下列物质加入稀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 )A.AgNO3 B.FeC.CuO D.NaOH
【点拨】AgNO3+HCl===AgCl↓+HNO3,反应后酸性强弱几乎不变。
5.【2020•德州】综合复习时,同学们又来到化学实验室进行实验,加强对酸的化学性质的整体认识。他们将适量的稀盐酸分别滴加到六支试管中进行实验(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六支试管中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_(填序号),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只写出一个)。
Mg+2HCl===MgCl2+H2↑(或NaHCO3+HCl=== NaCl+CO2↑+H2O)
(2)能证明“C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支试管中的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6.Ba(OH)2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化学性质与NaOH相似,下列关于Ba(OH)2的描述中不属于可溶性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蓝色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C.能与Na2SO4反应生成BaSO4沉淀D.能与CO2反应生成盐和水
7.【中考•西宁】氢氧化钴[C(OH)2]受热易分解,能与酸性溶液反应,可作涂料的干燥剂,制备方法是:①C+2HCl===CCl2+H2↑,②CCl2+2NaOH===C(OH)2↓+2NaCl。下列对氢氧化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钴的化学性质稳定B.氢氧化钴可以干燥氯化氢气体C.①为置换反应,②为复分解反应D.C(OH)2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4
【点拨】氢氧化钴加热易分解,化学性质不稳定,故A错误;氢氧化钴是一种碱,能与酸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来干燥氯化氢气体,故B错误;反应①的反应物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反应②的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两种化合物,并且生成的两种化合物是由两种反应物互相交换成分而生成的,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正确;C(OH)2中OH-显-1价,则C元素显+2价,故D错误。
8.【中考•广州】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1)熟石灰可由生石灰溶于水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其溶液的pH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用标准比色卡与试纸显示的颜色比较,读取该溶液的pH。
CaO+H2O===Ca(OH)2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的样品滴到pH试纸上
(2)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变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熟石灰来改良酸性土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土壤中含有硫酸为例)。
CO2+Ca(OH)2===CaCO3+H2O
Ca(OH)2+H2SO4===CaSO4+2H2O
(4)用熟石灰粉与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制得高效环保农药“黑白粉”。使用时,选择在有露水的早晨,把“黑白粉”撒在植物茎叶上,可消除忌碱虫体。“黑白粉”比熟石灰更高效,是由于生成了碱性更强的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OH)2+K2CO3===2KOH+CaCO3
9.【中考•黄冈】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或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1)NaOH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是因为氢氧化钠能与________反应。(2)往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OH+HCl===NaCl+H2O
Na2CO3+2HCl===2NaCl+H2O+CO2↑
(3)用稀盐酸除水垢(水垢中含有碳酸钙和氢氧化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4)将一包放置较长时间的食品干燥剂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三个即可)
CaO+2HCl===CaCl2+H2O
Ca(OH)2+2HCl===CaCl2+2H2O
10.【中考•深圳】关系图中“—”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的转化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①放出热量B.反应②所得溶液可能呈中性C.反应③可得 NaOHD.不能将图中稀盐酸换为稀 H2SO4
【点拨】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热量,A正确;稀盐酸和氢氧化钙会发生中和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呈中性,B正确;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C正确;稀硫酸与氧化钙、碳酸钠及氢氧化钙都能反应,故稀盐酸可以换为稀 H2SO4,D错误。
11.【中考•铜仁】使用浓硫酸时要十分小心,浓硫酸有强烈的________!所以,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为了加深记忆,小丽同学用图形象地总结了硫酸能与5类物质发生反应。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硫酸中,紫色石蕊试液遇稀硫酸变成________。
(2)稀硫酸能够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除锈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3H2SO4=== Fe2(SO4)3 +3H2O
(3)为了验证反应⑤能够发生,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__。A.NaCl溶液 B.NaOH溶液C.Ba(NO3)2溶液 D.MgCl2溶液
(4)用废铁屑与废硫酸(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反应可制取硫酸亚铁,写出由废铁屑中铁制取硫酸亚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得到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含少量硫酸铜,请你选择合适的物质除去硫酸铜,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H2SO4===FeSO4+H2↑
Fe+CuSO4===FeSO4+Cu
12.【中考•天津】A、B、C、D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与B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A+B→C+D”。(1)若C为氯化钠,D为氧化物,且在A溶液中加入铁粉能产生氢气,则A为________。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A、B两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的pH______。
(2)若A和B均为黑色粉末,A与B反应时可观察到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红色固体,C是黄色溶液,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2O3+6HCl===2FeCl3+3H2O(合理即可)
(4)若A是烧碱溶液,B是蓝色溶液,则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滴入稀盐酸,又可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OH)2+2HCl===CuCl2+2H2O
13.【中考•台州】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
(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___,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
Cu(OH)2、CO2
14.【中考•北京】用图①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先后将溶液快速全部推入,测得一段时间内压强变化如图②所示。(1)先推入的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
(2)bc段压强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d段压强变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反应停止
Na2CO3+2HCl===2NaCl+CO2↑+H2O
15.【中考•呼和浩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溶液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实验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Ca(OH)2===CaCO3↓+2NaOH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B试管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成分产生疑问,作出猜想:猜想一:只含有NaOH;猜想二:含有NaOH、Na2CO3;猜想三:含有NaOH、Ca(OH)2。
同学们取少量B试管中的清液分别置于甲、乙两支试管中,进行探究:
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
(3)A、B、C、D四个实验中能体现碱的化学通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小组同学经过讨论认为A、B、C、D四个实验并没有探究出碱所有的化学通性,从这四个实验中选择一个,继续加入相关试剂,能得出碱的其他化学通性,实验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操作和现象)。
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点拨】(1)实验A中,推入NaOH溶液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气球胀大,所以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胀大。(2)实验B中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若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稀盐酸,由于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碳酸钠后与稀盐酸反应,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一开始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产生气泡。(3)通过上述实验能证明碱的通性的是A、C、D,还未验证的是碱与酸的反应,要探究该性质,实验的方案是在D试管中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16.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 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在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他先取部分久置的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显__________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分析判断】你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请你和他一起完成实验报告。
【总结反思】(1)只通过以上实验,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是否含有CaO。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集体备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持续大量气泡放热,碳酸钙,碳酸钠,石灰石,铁钉表面有气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教课内容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见习题,澄清石灰水,红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答案D,CaOH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