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卷沪教版解析版docx、基础实验8酸与碱的化学性质-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卷沪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酸的性质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敞口放置的浓盐酸瓶口会形成白色烟雾
B.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敞口放置是因为它既具有吸水性,又能和二氧化碳反应
C.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可以作为干燥剂
D.除锈的时候一定要控制酸的量
【答案】D
2.醋酸(CH3COOH是食醋的成分之一,其水溶液中存在H+和CH3CO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醋酸属于氧化物B.醋酸不能用于除铁锈
C.醋酸能与镁反应产生氢气D.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C
3.酸具有共同的性质,是因为( )
A.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都能电离出氢离子
C.都能跟氧化铁反应生成水D.都含有氧元素
【答案】B
4.下列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向稀盐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
B.用稀盐酸除去铁锈
C.棉衣不小心沾上浓硫酸,立刻变黑
D.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
【答案】C
5.对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B.纯净的盐酸往往带有黄色
C.盐酸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D.盐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
【答案】A
6.苯甲酸(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铜B.大理石
C.铁钉D.紫色石蕊
【答案】A
7.下列物质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 )
A.CO2B.CuCl2
C.碳酸钠D.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C
8.下列化学方程式不能反映碱的共性的是( )
A.2NaOH+CuSO4═Cu(OH)2↓+Na2SO4
B.Ca(OH)2+Na2CO3═CaCO3↓+2NaOH
C.3NaOH+FeCl3═Fe(OH)3↓+3NaCl
D.2NaOH+H2SO4═Na2SO4+2H2O
【答案】B
9.碱石灰干燥剂是由固体NaOH和CaO组成的混合物,能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 )
A.氯化氢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
【答案】C
10.盐酸的下列用途中,能用硫酸代替的是( )
A.金属表面除锈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制造药物氯化锌D.除去氯化亚铁溶液中的少量铁粉
【答案】A
11.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人们找到物质变化的证据,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 )
A.B.
C. D.
【答案】D
12.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忽略液体体积对气球体积的影响)。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剂可能是( )
【答案】C
13.氢氧化铯是一种可溶性碱,其分子式是CsOH,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CsOH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变成红色
B.CsOH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CsOH=Cs2++2OH﹣
C.CsOH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D.CsOH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盐的分子式为CsSO4
【答案】C
14.下列关于硫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组成:硫酸溶液中H+和SO的数目相同
B.性质:能与CO2、SO3等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C.用途: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uSO4等硫酸盐
D.生产:含硫酸废水用CaCl2处理后直接排放
【答案】C
15.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晚会上表演了节目:先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中国梦”三个字,然后将另一种无色液体喷洒在写字处,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中国梦”。同学们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酚酞试液、“雪碧”饮料B.Ca(OH)2溶液、酚酞试液
C.CuSO4溶液、NaOH溶液D.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
【答案】B
16.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答案】C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填空题
17.填写下表
【答案】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沉淀消失,溶液变成蓝色 Cu(OH)2+2HCl=CuCl2+2H2O
18.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
【答案】红 不变 红 不变 蓝 红 蓝 红
【解析】
19.填空题
(1)生活中的一些物质中含有酸和碱,如食醋中含有______,柠檬中含有______,除锈剂中含有_______;石灰水中含有______,炉具清洁剂中含有________。
(2)固体氢氧化钠曝露在空气中,容易_______而使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同时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而变质,生成______,因此,氢氧化钠固体必须_______保存。
【答案】(1 醋酸或CH3COOH 柠檬酸 稀盐酸或稀硫酸 氢氧化钙或Ca(OH)2 氢氧化钠或NaOH (2)吸收水分 潮解 二氧化碳2 碳酸钠和水 密封
20.为加深对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
(实验内容与分析)
实验一:按图所示完成实验。
实验二:往生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实验三: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
实验四:往5.3gNa2CO3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蕊溶液变_______色。
(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_______。
(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可能组合有(不考虑酚酞)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4)请计算,实验四中理论上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
(应用与拓展)
(5)结合以上实验内容,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得到纯净的铜_______。
(6)小明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继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氢氧化钙的哪些性质_______。
【答案】红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氯化铁溶液为黄色;足量的稀盐酸除去铁锈后和铁反应产生氢气 或和 2.2 将混合物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铜 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
三、实验题
21.填写下表
【答案】加入氢氧化钙后水变浑浊,滴入酚酞溶液后变成红色 加入氢氧化钙后水变浑浊,滴入酚酞溶液后变成红色,滴入稀盐酸后,逐渐变为无色 Ca(OH)2+2HCl=CaCl2+2H2O
22.在学习了酸的化学性质之后,某实验小组选用稀盐酸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烧杯中,铜不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原因是_____。
(2)能产生气泡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3)写出C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D烧杯中,溶液由红色变为_____色,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答案】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排在氢的后面 BE 无
四、科学探究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开展的氢氧化钠性质系列探究活动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观察到氢氧化钠表面变______。
(2)实验②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变成______色,实验③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__色。由此得出:碱溶液能使指示剂变色。
(3)实验④: I.当滴加稀盐酸至溶液呈中性时,溶液显________色;继续滴加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此时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外还有____(填化学式)。
Ⅱ.如图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
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两处应填入的离子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
(4)实验⑤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说明碱溶液能与某些盐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实验④⑤对应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填数字序号)。
(6)实验⑥⑦为用软矿泉水瓶所做的对比实验,装__的软矿泉水瓶变瘪更明显,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潮湿 蓝 红 无 NaCl、HCl OH- H+ 产生蓝色沉淀 CuSO4+2NaOH=Cu(OH)2↓+Na2SO4 ④ 氢氧化钠溶液 2NaOH + CO2= Na2CO3+ H2O
24.盐酸溶液中含有H2O分子、H+和Cl-,要探究是哪一种粒子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请观察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答案】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Cl-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孔中溶液变为红色 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解析】(1)水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不变色,说明水分子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氯化钠溶液为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故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说明 Cl-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4)滴加盐酸和硫酸的孔中溶液都变为红色,说明是两种溶液中共同的离子—— H+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选项
甲
乙
A
稀盐酸和氧化铜
水和硝酸铵固体
B
水和氢氧化钠固体
AgNO3溶液和稀盐酸
C
稀硫酸和锌粒
NaOH溶液和CO2
D
Na2CO3溶液和稀盐酸
水和浓硫酸
实验内容
反应的现象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
________
_________
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稀盐酸
________
_________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盐酸
溶液变_________色
溶液_________色
稀硫酸
溶液变_________色
溶液_________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变_________色
溶液变_________色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变_________色
溶液变_________色
石蕊溶液
酚酞溶液
稀盐酸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不变色
稀硫酸
溶液变红色
溶液不变色
稀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红色
氢氧化钙溶液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红色
实验内容
反应的现象
结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向1 mL水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钙 粉末,振荡,再滴入1-2滴的酚酞溶液,再加入1 mL的水,振荡
____________
无
向1 mL水中加入同质量的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再滴入1-2滴的酚酞溶液,再加入1 mL的稀盐酸,振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的现象
结论
第1孔
孔中溶液仍为紫色
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
第2孔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孔、第4孔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达标测试,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基础实验8 酸与碱的化学性质综合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糖类 油脂课后测评,文件包含第2节糖类油脂-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卷沪教版解析版docx、第2节糖类油脂-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卷沪教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