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济南的冬天》导学案设计 (6)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03491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第二遍读文,出声朗读,做到准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济南的冬天》 学习目标 1、了解关于作者老舍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掌握生字词,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感知内容。学习过程一、第一遍读文,大声朗读,标记段落序号,利用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1.给画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济南( ) 镶( ) 水藻( ) 贮蓄( ) 伦敦( ) 发髻( ) 澄清( ) 着落( ) 看护( ) 宽敞( ) 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响晴: 秀气: 贮蓄: 澄清: 空灵:二、第二遍读文,出声朗读,做到准确、流利。初步了解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资料链接: 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他生于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1951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代表作小说《骆驼祥子》被译成十几国文字, 产生较大影响。此外,他还著有小说《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 写作背景:老舍 1930 年前后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7 年之久, 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 1931 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 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 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 年 4 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 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它东接佛懋山,西连南马鞍山、四里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 285 米。 济南多泉水。有关济南泉水的记载,最早见于《春秋》,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举泉名 72 个。历代各家所记 72 泉不尽相同。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济南泉水, 千姿百态,或白浪翻腾,如银花玉蕊;或晶莹温润,如明珠璎珞;或如洪涛倾注,虎啸狮吼;或如细雨潇潇,冰弦低语。趵突泉,名列 72 泉之首。济南自古有“泉城”之名。
大明湖在济南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王府池等多处泉水汇成,湖面占全城的三分之一。 清人刘凤诰咏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名句。 结合资料链接记住作者: 老舍,原名 ,字 。北京人,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作家。是语言大师,被誉为 “ ”。著名作品小说有《 》、《 》 等和戏剧《 》、《 》。 三、第三遍读文,试着用你的语言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感。 读完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阅读感受,或者你有哪些疑问、疑惑,请写下来。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走近作者,了解背景,预习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导读,课堂达标,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 济南的冬天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设计,课前预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