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精品课件第一单元 第3课 乡愁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45393/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语文3 乡愁(余光中)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舟行。——李白《渡荆门送别》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少小离家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1.了解有关余光中的文学常识和《乡愁》的写作背景。2.体会诗意,理解诗中的几个意象。3.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联系实际谈自己的感想。
余光中(1928—2017),诗人、散文家。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9年去香港,次年5月迁居台湾。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产主义者”。著名文集有《白玉苦瓜》《灵河》《石室之死》等。
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他说:“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2.乡愁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诗人却用具体可感的事物把乡愁形象化,请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用了哪些具体事物表现乡愁?
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采用了诗歌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技巧:借物抒情。
3.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离家求学的少年,想念母亲。
奔波在外的青年思念爱妻。
国家的分裂,亲人的分离,那是更痛的乡愁。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面这些量词和叠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 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很小很轻的物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台湾。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余光中《乡愁》的美表现在哪里?
结构美:寓变化于统一。统一,就是诗节、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变化,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调节,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音乐美:除了“头”字的有规律地重复外,尾韵并不严格,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叠词运用,更显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小时候 长大后 后来 现在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图片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作者简介,背景链接,作者照片,停顿重音,整体把握,合作探究,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教学课件ppt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 乡愁(余光中)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整体感知,作者作品,乡愁邮票海峡,读准诗的节奏和重音,配乐朗读,分组比赛朗读,局部探究,总结拓展,《乡愁》有声朗读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