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 (解析版)
展开1.设z=+i,则|z|=( )
A.B.C.D.2
2.k>3是方程表示双曲线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时,应假设( )
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少有两个大于60°
4.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A(6,y0)是C上一点,|AF|=2p,则p=( )
A.8B.4C.2D.1
5.由y=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 )
A.B.C.πD.2π
6.函数y=的图象大致是( )
A.B.
C.D.
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x=2.类似地不难得到=( )
A.B.C.+1D.﹣+1
8.已知函数f0(x)=sinx+csx,f1(x)=f'0(x),f2(x)=f'1(x),…,fn+1(x)=f'n(x),n∈N,那么f2020(x)=( )
A.csx﹣sinxB.sinx﹣csxC.sinx+csxD.﹣sinx﹣csx
9.已知函数f(x)(x∈R)满足f(1)=1,且f(x)的导数f′(x)>,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
A.(﹣∞,﹣1)B.(1,+∞)
C.(﹣∞,﹣1]∪[1,+∞)D.(﹣1,1)
10.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M,N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B.C.D.
1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点F2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左、右两支于点P,Q,点M为线段PQ的中点,若P,Q,F1都在以M为圆心的圆上,且,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B.2C.D.2
12.若对任意的x1,x2∈[﹣2,0),x1<x2,<a恒成立,则a的最小值为( )
A.B.C.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13.函数f(x)=x3+ax(x∈R)在x=1处有极值,则曲线y=f(x)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
14.已知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向量与平面α平行,则z= .
15.已知f'(x)是函数y=f(x)的导函数,定义f''(x)为f′(x)的导函数,若方程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y=f(x)的拐点,经研究发现,所有的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都有拐点,且都有对称中心,其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g(x)=x3﹣ax2+bx﹣5,若点(1,﹣3)是函数y=g(x)的“拐点”也是函数g(x)图象上的点,则= .
16.如图,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垂直于AB的线段,且AB=4cm,AC=6cm,BD=8cm,则CD的长为 .
三、解答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共6小题70分)
17.已知实数m>0,p:(x+2)(x﹣3)≤0,q:﹣2m≤x≤2+m.
(1)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m=2,“¬p∧q”为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18.已知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an=.
(1)试求出S1,S2,S3,S4并猜想Sn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
(1)求证:PD⊥平面PAB;
(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20.把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铁皮剪去三个相同的四边形(如图阴影部分)后,用剩余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不计接缝),设容器的高为x,容积为V(x).
(1)写出函数V(x)的解析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当x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容积.
2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A为椭圆E上位于第一象限上的点,B为椭圆E的上顶点,直线AB与x轴相交于点C,|AB|=|AO|,△BOC的面积为6.
(Ⅰ)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Ⅱ)设直线l过椭圆E的右焦点,且与椭圆E相交于M,N两点(M,N在直线OA的同侧),若∠CAM=∠OAN,求直线l的方程
22.已知函数(a∈R).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当a=﹣1时,对任意的x1,x2∈(0,+∞),且x1≠x2,都有,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设z=+i,则|z|=( )
A.B.C.D.2
【分析】先求z,再利用求模的公式求出|z|.
解:z=+i=+i=.
故|z|==.
故选:B.
2.k>3是方程表示双曲线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分析】方程表示双曲线⇔(k﹣3)(k+3)>0,解得k范围即可得出.
解:方程表示双曲线⇔(k﹣3)(k+3)>0,解得k>3或k<﹣3.
∴k>3是方程表示双曲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A.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至少有一个角不大于60°”时,应假设( )
A.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
B.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大于60°
C.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至少有两个大于60°
【分析】熟记反证法的步骤,从命题的反面出发假设出结论,直接得出答案即可.
解:∵用反证法证明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一个内角不大于60°,
∴第一步应假设结论不成立,
即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
故选:B.
4.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A(6,y0)是C上一点,|AF|=2p,则p=( )
A.8B.4C.2D.1
【分析】利用抛物线的定义,通过|AF|=2p,求解p即可.
解: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方程x=﹣,点A在C上,|AF|=2p,
可得:6+=2p,
解得:p=4.
故选:B.
5.由y=与x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绕x轴旋转一周所得旋转体的体积是( )
A.B.C.πD.2π
【分析】将变形可知,其图象为半径为1的半圆,从而可得所得的旋转体为半径为1的球,进一步利用球的体积公式的应用求出结果.
解:由变形可知:(x﹣1)2+y2=1(y≥0),此方程为半径为1的半圆.
所以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为半径为1的球体,
故.
故选:A.
6.函数y=的图象大致是( )
A.B.
C.D.
【分析】根据掌握函数的奇偶性和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判断.
解:当x>0时,y=xlnx,y′=1+lnx,
即0<x<时,函数y单调递减,当x>,函数y单调递增,
因为函数y为偶函数,
故选:D.
7.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确定出来x=2.类似地不难得到=( )
A.B.C.+1D.﹣+1
【分析】本题依照题干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推理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由题意,令=x(x>0),即2+=x,
即x2﹣2x﹣1=0,
解得x=+1,或x=﹣+1(舍去).
∴令=+1.
故选:C.
8.已知函数f0(x)=sinx+csx,f1(x)=f'0(x),f2(x)=f'1(x),…,fn+1(x)=f'n(x),n∈N,那么f2020(x)=( )
A.csx﹣sinxB.sinx﹣csxC.sinx+csxD.﹣sinx﹣csx
【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导数的运算法则依次计算f1(x)、f2(x)、f2(x)…的值,分析可得fn+4(x)=fn(x),即可得f2020(x)=f505×4(x)=f0(x),即可得答案.
解:根据题意,∵f0(x)=sinx+csx,
∴f1(x)=f0′(x)=csx﹣sinx,
f2(x)=f1′(x)=﹣sinx﹣csx,
f3(x)=﹣csx+sinx,
f4(x)=sinx+csx,
以此类推,可得出fn(x)=fn+4(x)
∴f2020(x)=f505(x)=f0(x)=sinx+csx.
故选:C.
9.已知函数f(x)(x∈R)满足f(1)=1,且f(x)的导数f′(x)>,则不等式f(x2)<的解集为( )
A.(﹣∞,﹣1)B.(1,+∞)
C.(﹣∞,﹣1]∪[1,+∞)D.(﹣1,1)
【分析】根据题意,设g(x)=f(x)﹣,对其求导分析可得函数g(x)在R上为增函数,由f(1)的值计算可得g(1)的值,将不等式变形分析可以转化为g(x2)<g(1),由函数的单调性可得x2<1,解可得x的取值范围,即可得答案.
解:根据题意,设g(x)=f(x)﹣,其导数g′(x)=f′(x)﹣>0,
则函数g(x)在R上为增函数,
又由f(1)=1,则g(1)=f(1)﹣=,
不等式f(x2)<⇒f(x2)﹣<⇒g(x2)<g(1),
又由g(x)在R上为增函数,则x2<1,
解可得:﹣1<x<1,
即不等式的解集为(﹣1,1);
故选:D.
10.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M,N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BC=CA=CC1,则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B.C.D.
【分析】画出图形,找出BM与AN所成角的平面角,利用解三角形求出BM与AN所成角的余弦值.
解: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90°,M,N分别是A1B1,A1C1的中点,如图:BC 的中点为O,连结ON,
,则MN0B是平行四边形,BM与AN所成角就是∠ANO,
∵BC=CA=CC1,
设BC=CA=CC1=2,∴CO=1,AO=,AN=,MB===,
在△ANO中,由余弦定理可得:cs∠ANO===.
故选:C.
1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点F2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左、右两支于点P,Q,点M为线段PQ的中点,若P,Q,F1都在以M为圆心的圆上,且,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 )
A.B.2C.D.2
【分析】判断PQ⊥MF1,则|PF1|=QF1|,说明三角形PF1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PF1|=t,利用双曲线的定义求出|PF2|=,在Rt△MF1F2中,结合勾股定理推出2a=2c,即可求解双曲线C的离心率.
解:以PQ为直径的圆经过点F1,则,又,
可知PQ⊥MF1,则|PF1|=|QF1|,故三角形PF1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PF1|=t,则|PQ|=t,
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2|=t+2a,|QF2|=t﹣2a,可得|PQ|=4a,
则t=4a,即t=2a,则:|PF2|=,
在Rt△MF1F2中,|MF1|==2a,|MF2|=|PF1|﹣|PM|=2a,
由勾股定理可知|F1F2|=2a=2c,
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e==.
故选:C.
12.若对任意的x1,x2∈[﹣2,0),x1<x2,<a恒成立,则a的最小值为( )
A.B.C.D.
【分析】不等式恒成立转化为函数f(x)=在[﹣2,0)为减函数,则f′(x)=≤0,即a≥ex(x﹣1),构造函数g(x)=ex(x﹣1),利用导数和函数最值的关系即可求出.
解:对任意的x1,x2∈[﹣2,0),x1<x2,可知x1<x2<0,
则<a恒成立等价于x2﹣x1e>a(x1﹣x2),即>,
∴函数f(x)=在[﹣2,0)为减函数,
∴f′(x)=≤0,
∴a≥ex(x﹣1),
设g(x)=ex(x﹣1),x∈[﹣2,0),
∴g′(x)=xex<0,
∴g(x)在[﹣2,0)为减函数,
∴g(x)max=g(﹣2)=﹣,
∴a≥﹣,
故选: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4小题20分)
13.函数f(x)=x3+ax(x∈R)在x=1处有极值,则曲线y=f(x)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是 3x+y=0 .
【分析】根据函数f(x)=x3+ax(x∈R)在x=l处有极值,可知f′(x)=0的一个解为1,从而可建立方程,即可求得a的值;再由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的斜率、切点的坐标,即可得到曲线y=f(x)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
解:由题意,∵函数f(x)=x3+ax(x∈R)在x=l处有极值,
∴f′(x)=3x2+a=0的一个解为1,
∴3+a=0,∴a=﹣3,
∴f′(x)=3x2﹣3,
当x=0时,f′(0)=0﹣3=﹣3
当x=0时,f(0)=0,
∴曲线y=f(x)在原点处的切线方程为y=﹣3(x﹣0),即3x+y=0.
故答案为:3x+y=0
14.已知直线l与平面α垂直,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向量与平面α平行,则z= 3 .
【分析】由直线l与平面α垂直,得到直线l的方向向量与平面α的方向向量垂直,由此能求出结果.
解:直线l与平面α垂直,
∵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向量与平面α平行,
∴=3﹣6+z=0,
解得z=3.
故答案为:3.
15.已知f'(x)是函数y=f(x)的导函数,定义f''(x)为f′(x)的导函数,若方程f''(x)=0有实数解x0,则称点(x0,f(x0))为函数y=f(x)的拐点,经研究发现,所有的三次函数f(x)=ax3+bx2+cx+d(a≠0)都有拐点,且都有对称中心,其拐点就是对称中心,设g(x)=x3﹣ax2+bx﹣5,若点(1,﹣3)是函数y=g(x)的“拐点”也是函数g(x)图象上的点,则= .
【分析】根据新定义拐点可求出 a,b,利用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及定积分的运算分别求出 和 即可.
解:∵g(x)=x3﹣ax2+bx﹣5,
∴g′(x)=3x2﹣2ax+b,g″(x)=6x﹣2a,
由g″(x)=6x﹣2a=0,
可得 ,解得 a=3,
因为点 (1,﹣3)是函数 y=g(x) 的“拐点“,
所以 g(1)=1﹣3+b﹣5=﹣3,
解得 b=4,
所以,
由 可得,(x﹣3)2+y2=1,
当 3≤x≤4,y⩾0 时,对应圆中的部分面积为 ,
由定积分的意义可知,,
,
∴,
故答案为:.
16.如图,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垂直于AB的线段,且AB=4cm,AC=6cm,BD=8cm,则CD的长为 2cm .
【分析】由题设条件知=()2,由此利用向量法能求出CD的长.
解:∵在一个60°的二面角的棱上,
有两个点A、B,AC、BD分别是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垂直于AB的线段,
且AB=4cm,AC=6cm,BD=8cm,
∴=()2
=+
=36+16+64+2×6×8×cs120°
=68.
∴CD的长||==2cm.
故答案为:2cm.
三、解答题(第17题10分,第18题12分,第19题12分,第20题12分,第21题12分,第22题12分,共6小题70分)
17.已知实数m>0,p:(x+2)(x﹣3)≤0,q:﹣2m≤x≤2+m.
(1)若¬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m=2,“¬p∧q”为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分析】(1)根据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转化求解即可.
(2)根据复合命题真假关系进行转化求解.
解:(1)p:﹣2≤x≤3;
又¬q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则,得m≤1,
又m=1时p⇔q,
所以0<m<1.
(2)当m=2时,q:﹣4≤x≤4,¬p:x>3或x<﹣2.
因为¬p∧q是真命题,
所以,
则x∈(3,4]∪[﹣4,﹣2).
18.已知数列{an}前n项和为Sn,且an=.
(1)试求出S1,S2,S3,S4并猜想Sn的表达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分析】(1)由an=,可得S1=a1=1;同理可得:S2,S3,S4.可以猜想Sn=.
(2)用数学归纳法即可证明猜想.
解:(1)∵an=,∴S1=a1=1;
S2=1+=;
S3=+==;
S4=+=.
猜想Sn=.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猜想.
(i)n=1时,S1==1,成立.
(ii)假设n=k∈N*成立,Sk=.
则n=k+1时,Sk+1=Sk+ak+1=+=.
也就是n=k+1时,成立.
综上可得:Sn=对∀n∈N*都成立.
19.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平面PAD⊥平面ABCD,PA⊥PD,PA=PD,AB⊥AD,AB=1,AD=2,AC=CD=.
(1)求证:PD⊥平面PAB;
(2)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分析】(1)推导出AB⊥平面PAD,从而AB⊥PD,再由PA⊥PD,能证明PD⊥平面PAB
(2)取AD的中点O,连接PO,CO,推导出PO⊥AD,从而平面PAD⊥平面ABCD,进而PO⊥平面ABCD.PO⊥CO.由AC=CD,得CO⊥AD,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能求出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
【解答】证明:(1)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AB⊥AD,
所以AB⊥平面PAD,所以AB⊥PD.﹣﹣﹣﹣﹣﹣﹣﹣﹣﹣﹣﹣﹣﹣
又PA⊥PD,AB∩PA=A,
所以PD⊥平面PAB.﹣﹣﹣﹣﹣﹣﹣﹣﹣﹣﹣﹣﹣﹣
解:(2)取AD的中点O,连接PO,CO.﹣﹣﹣﹣﹣﹣﹣﹣﹣﹣﹣﹣﹣﹣
因为PA=PD,所以PO⊥AD,PO⫋平面PAD,平面PAD⊥平面ABCD,
所以PO⊥平面ABCD.因为CO⫋平面ABCD,所以PO⊥CO.
因为AC=CD,所以CO⊥AD.﹣﹣﹣﹣﹣﹣﹣﹣﹣﹣﹣﹣﹣﹣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题意得,
A(0,1,0),B(1,1,0),C(2,0,0),D(0,﹣1,0),P(0,0,1).
设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则
,即﹣﹣﹣﹣﹣﹣﹣﹣﹣﹣﹣﹣﹣﹣
令z=2,则x=1,y=﹣2.所以n=(1,﹣2,2).
又=(1,1,﹣1),所以cs<n,>==﹣.
所以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20.把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铁皮剪去三个相同的四边形(如图阴影部分)后,用剩余部分做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不计接缝),设容器的高为x,容积为V(x).
(1)写出函数V(x)的解析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当x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最大容积.
【分析】(1)由已知中容器的高为x,正三棱柱形容器的底边长为,我们计算出棱柱的底面面积代入棱柱体积公式,即可求出函数V(x)的解析式,并根据高和底面边长均为正和,可以得到函数的解析式.
(2)由(1)的中的解析式,我们求出函数导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导数法,求出函数的极值点,分析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当x为多少时,容器的容积最大,代入即可得到最大容积.
解:(1)因为容器的高为x,则做成的正三棱柱形容器的底边长为(1分).
则
函数的定义域为
(2)实际问题归结为求函数V(x)在区间上的最大值点.先求V(x)的极值点.
在开区间内,
令V′(x)=0,即令,解得.
因为在区间内,x1可能是极值点.当0<x<x1时,V′(x)>0;
当时,V′(x)<0.
因此x1是极大值点,且在区间内,x1是唯一的极值点,
所以是V(x)的最大值点,并且最大值
即当正三棱柱形容器高为时,容器的容积最大为4.
2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椭圆E:=1(a>b>0)的离心率为,A为椭圆E上位于第一象限上的点,B为椭圆E的上顶点,直线AB与x轴相交于点C,|AB|=|AO|,△BOC的面积为6.
(Ⅰ)求椭圆E的标准方程;
(Ⅱ)设直线l过椭圆E的右焦点,且与椭圆E相交于M,N两点(M,N在直线OA的同侧),若∠CAM=∠OAN,求直线l的方程
【分析】(Ⅰ)运用椭圆的离心率公式和a,b,c的关系,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解方程可得a,b,进而得到所求椭圆方程;
(Ⅱ)求得A的坐标和右焦点坐标,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线AM,A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设直线AM:y﹣1=k(x﹣3),联立椭圆方程x2+3y2=12,运用韦达定理,求得x1,同理可得x2,再由直线的斜率公式,化简整理,即可得到k,进而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解:(Ⅰ)因为e==,可得a=c,b==c,
由|AB|=|AO|,可得A(a,b)为BC的中点,
所以S△BOC=•a•b=6,即ab=4,
所以c•c=4,即c=2,a=2,b=2,
所以椭圆的方程为+=1;
(Ⅱ)由(Ⅰ)可得A(3,1),右焦点为(2,0),
因为|AB|=|AO|,所以∠ABO=∠AOB,
所以∠AOC=∠ACO,又∠CAM=∠OAN,
直线AM,AN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设直线AM:y﹣1=k(x﹣3),联立椭圆方程x2+3y2=12,消去y,
可得(1+3k2)x2+6k(1﹣3k)x+27k2﹣18k﹣9=0,
设M(x1,y1),N(x2,y2),则3x1=,所以x1=,
将k换为﹣k,同理可得x2=,x1+x2=,x2﹣x1=,
kMN=====1,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0=x﹣2,即x﹣y﹣2=0.
22.已知函数(a∈R).
(Ⅰ)讨论f(x)的单调性;
(Ⅱ)当a=﹣1时,对任意的x1,x2∈(0,+∞),且x1≠x2,都有,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分析】(Ⅰ)求出导函数,通过①当a≥1时,②当0<a<1时,③当a≤0时,判断导函数的符号,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即可.
(Ⅱ)当a=﹣1时,f(x)=﹣lnx﹣x2+1,不妨设0<x1<x2,则等价于,考察函数,求出导函数,令,再求解导函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出函数的最值,说明g(x)在(0,+∞)上单调递减.得到g(x1)+mx1>g(x2)+mx2恒成立,设φ(x)=g(x)+mx,则φ(x)在(0,+∞)上恒为单调递减函数,然后转化求解m的范围即可.
解:(Ⅰ)(x>0).
①当a≥1时,f'(x)>0,f(x)在(0,+∞)上单调递增;
②当0<a<1时,,
所以当时,f'(x)<0,当0<x<时,f'(x)>0,
所以f(x)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③当a≤0时,f'(x)<0,f(x)在(0,+∞)上单调递减,
(Ⅱ)当a=﹣1时,f(x)=﹣lnx﹣x2+1,不妨设0<x1<x2,
则等价于,考察函数,得,
令,,则时,h'(x)>0,
时,h'(x)<0,所以h(x)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在区间上是单调递减函数.故,
所以g(x)在(0,+∞)上单调递减.
从而g(x1)>g(x2),即,故,
所以,即g(x1)+mx1>g(x2)+mx2恒成立,
设φ(x)=g(x)+mx,则φ(x)在(0,+∞)上恒为单调递减函数,
从而φ′(x)=g′(x)+m≤0恒成立,故φ′(x)=g′(x)+m≤≤0,
故m≤.
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2-2023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设,,,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科)试题(含答案),共11页。
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新余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理科数学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已知向量,,且,则, 已知点是抛物线, 已知,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