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5 0×5=?公开课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在情境中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理解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探索因数末尾有0和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3.学生感受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自主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掌握因数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乘法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因数末尾有0和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练习本。
板书设计
0×5=?
0×5=0
0×50=0 240×2=480 203×3=609
0×100=0
0×1000=0
0×0=0
0乘任何数都得0。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计算的比较,为学生的思维留下充足的空间。引导学生在不断地分析和思考中,内化计算方法。重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丰富思维方式,掌握计算方法。
不足之处:老师讲解过多,要减少教师的讲授,多为学生提供创造表达的机会。
教学建议:有意识地让学生将不同计算进行比较,再一次加深对本节课计算的理解和掌握。适当的反思,帮助学生回顾、消化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口算,学生口答。
0+4= 7-0= 23+0= 100-100=
2.神奇的“0”。
这几道计算都和0有关。同学们对它是既熟悉又陌生。你了解“0”吗?你能说说“0”有哪些作用吗?
出示课题:0×5=?
二、预习反馈
点名让学生汇报预习情况。(重点让学生说说通过预习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有什么问题)
三、探索新知
1.探索规律。
出示0×5=
(1)想一想:“0×5=?”你是怎么想的?和小伙伴们一起说一说。
(2)学生汇报算法。
预设:0个5相加是0,或5个0相加是0,所以0×5=0。
(3)你能再具体举个例子吗?你还能自己编题算一算吗?
着重让学生在编题计算中说出0乘几的意义,如:10×0=0 表示10个0相加是0。
(4)补充0×0=0,你能说说0×0表示什么意思吗?
预设:0个0表示一个都没有,还是0。
(5)这样的例子我们举得完吗?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发现吗?
概括得出新知:0乘任何数都得0。(板书)
2.运用规律进行计算。
(1)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出示:240×2= 130×5=
①你会算吗?自己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全班集体订正,说说计算过程。
方法一(口算):
200×2=400,40×2=80,400+80=480;100×5=500,30×5=150,500+150=650。
方法二(竖式计算):
出示笔算方法,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
指导说明简写竖式形式:我们还可以把竖式简写。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所以我们把240看成24个十去乘2。计算时把第二个因数2,向前移动一位,对齐十位上的4。接着算24×2=48,其实就是48个十,所以最后在末尾添上一个0。
提问:这个0是哪来的?这样写对吗?这样写的理由是什么?
预设:24×2 表示的是24个十乘2,得48个十,所以要在48的末尾添上一个0。
②自己写一写130×5 的简写竖式,说说计算过程。
我们把130看成13个十去乘5。计算时把第二个因数5,向前移动一位,对齐十位上的3。接着算13×5=65,其实就是65个十,最后在末尾添上一个0。
(2)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出示:203×3= 208×7=
①你会算这两道题吗?它们和刚才的两题有什么不同?自己试一试。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全班集体订正,请两名学生板演。
方法一(口算):
200×3=600,3×3=9,600+9=609;200×7=1400,8×7=56,1400+56=1456
方法二(竖式计算):
②学生汇报计算过程,比较203×3和208×7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同点:因数中间都有0。
不同点:第一题个位相乘得9,不满十,十位上0×3=0,十位上是0;第二题个位相乘得56,向十位进5,十位上0×7=0,再加上个位进位的5得5。
(3)比较第一组和第二组。
第一组是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第二组是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小结:计算时我们要注意0的乘法计算: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算式时,我们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计算因数中间有0的算式时,我们要记得用0占位。
3.“0乘任何数都得0”与“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的比较。
出示:算一算,你发现了什么?
0×50= 0×0=
0+126= 99999×0=
0+0= 78+0=
学生计算后分类。你能把这些计算分成两类吗?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在乘法中,0乘任何数都得 0;在加法中,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1题。
同桌互相举例说一说。
2.完成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2题。
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不用计算,在○里填上“>”“<”或“=”。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什么数学问题?你的收获是什么?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61页“练一练”第3、4、5题。
学生口算。
学生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有侧重点地调整教学方案。
独立思考后指名汇报。
学生举例子,尝试自己编题。
学生读一读。
学生简写竖式,说说计算过程。
学生说说计算过程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分类,概括规律。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六 乘法5 0×5=?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353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六 乘法5 0×5=?教学设计</a>,共3页。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准备,参考答案,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三年级上册5 0×5=?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三年级上册5 0×5=?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导入,探究体验,经历过程,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