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广州市天河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的氧气约占总质量的21%
B.空气中的氧气能做燃料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造成酸雨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3.甲和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丙和丁,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只有两种属于氧化物
B.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必然消耗1个乙分子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4.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多,浮渣较少
B.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
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淡化
D.电解水时,a管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5.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
C.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6.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大的操作是
A.红磷过量B.燃烧过程中未夹紧弹簧夹
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D.实验后有水残留在导管中
7.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30a放入50水中,可得到80ga的饱和溶液
C.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可用降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
D.t1℃时,将b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小
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说明铁比铝活泼
B.锌比银活泼,故锌粉能与氯化银粉末生成银单质
C.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钢
D.自然界中甲元素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乙元素有单质形式存在,说明甲比乙活泼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
B.燃着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用熟石灰可以鉴别氮肥中的氯化铵和硝酸钠
D.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AB.BC.CD.D
11.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①可以表示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pH变化
B. ②可以表示向等质量不同形状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C. ③可以表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D. ④可以表示向一定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12.草地贪夜蛾虫严重威胁玉米产量,农药甲维盐对其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已知甲维盐的化学式为C56H81NO15,下列有关甲维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维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7g
B.甲维盐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
C.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5
D.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3.电导率传感器可辅助探究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越大,电导率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将含有酚酞的Ba(OH)2溶液平均分成两份置于两个烧杯中并插入电导率传感器,往其中一份滴加稀硫酸,往另一份滴加硫酸钠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四种离子数目都减少
C.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
D.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4.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
15.我国的材料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的地位。
(1)我国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的铟等多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已成为国际标准。铟是银白色并略带淡蓝色的金属,质地非常软,金属铟主要用于制造低熔合金、轴承合金、半导体、电光源等的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镓可以和铟合成液态金属,形成一种固溶合金,有望用于帮助修复人类切断的神经,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________;粉末状的铟可与水加热缓慢的作用,生成一种碱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写出铟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之一是低温扩张法,把石墨粉、钠、液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特定装置中进行剥离,然后用去离子水清洗至中性,再放入烘箱内烘干即得石墨烯。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越大,质量越好。科学家测定了烘干温度对制得的石墨烯的比表面积的影响如图1所示。
石墨烯具有强度高、透光率高、导电性强、韧性好的特点,是构成其它新型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如图2所示。将含有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种纳米材料的水溶液低温环境下冻干,去除水分、保留骨架,制造出的一种超轻固体材料被称为“全碳气凝胶”,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
随着石墨烯制备方法的研发,石墨烯必将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①石墨烯由________(填“原子”或“分子”)构成;
②“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_______。
③由图1可知:制备石墨烯时最佳的烘干温度约为________℃。
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自然界中不存在石墨烯
B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
C碳纳米管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D“全碳气凝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16.家居洁净是健康的重要保障,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的功能和有效成分
(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84消毒液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①次氯酸钠中含有的原子团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②84消毒液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切不可以与洁厕灵混合使用,否则会生成有毒气体(Cl2),生成物还有水和一种氯化物,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空气中容易潮解并变质,需要密封保存 B俗称纯碱
C能用于中和酸性土壤 D去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作用
(3)盐酸是一种常见的酸,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非常广泛。
①在充满HCl气体的试管中放入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条,无明显现象。下列有关HCl气体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 HC1气体和盐酸具有完全相同的化学性质
B 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酸碱度会导致pH值偏大
C 向盛有CaCO3固体的试管通入氯化氢气体,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HCl气体和CO2气体溶于水后,溶液中都产生氢离子
②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条,充分反应,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画出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示意图,并进行必要的标注:________
1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相关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_________,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
a加热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加入药品,固定装置 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f熄灭酒精灯
②甲烷是一种极难溶于水的气体,常温下与空气不反应。某同学想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一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应该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从A到E中选择);
③F装置可收集和储备氢气,若用水将该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水应从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2)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钙、硫酸钠、硫酸铜、碳酸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鉴别该白色粉末,做了如下实验:
滴加氯化钡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此白色粉末的成分:______。
18.下表是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CO2,先生成Na2CO3,继续通入CO2,Na2CO3会转化为NaHCO3;若向20℃时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20℃时,配制100g饱和氢氧化钙溶液所需要的氢氧化钙质量为_______g.(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3)选用表格中的物质填空:
①若以20℃时,100g饱和溶液吸收CO2的最大质量为依据,则除去CO气体中的CO2杂质,应选择_______溶液;
②欲检验CO2气体的存在,则应选择________溶液;
③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________溶液;
(4)将2.2gCO2通入47.8g稀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无明显现象(反应过程中没有CO2逸出,水也没有蒸发),溶液中的溶质仅有Na2CO3和 NaHCO3,则此时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
三、流程题
19.高纯氧化铁(Fe2O3)又称“引火铁”,可作催化剂,在现代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前景。以下是用废铁屑(含Fe单质、Fe2O3、Fe2O4其他杂质)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铁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已知:(NH4)2CO3溶液呈碱性,40℃以上易分解。
(1)高温时废铁屑中的Fe3O4与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加适量氨水的目的是________,使加入的(NH4)2CO3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O3,则②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________。
(4)研究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氧化铁做催化剂,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速率的因素,做了5组实验,具体实验如下: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比实验________(填序号,下同)证明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有关;写出温度对该反应速率影响的结论: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0.小明同学在学习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后,对明矾的组成和性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查阅资料可知:
Ⅰ.明矾(KAI(SO4)2·12H2O)又称钾铝矾、钾矾和钾明矾,溶于水,能解离出两种金属阳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解离出的A13+很容易水解,生成和胶状的氢氧化铝A1(OH)3。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使之沉降下来;
Ⅱ.氢氧化铝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方程式: ,产物偏铝酸钠NaAlO2是一种可溶性钠盐。
(1)明矾可用于净水的原因:________。
(2)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硫酸铝钾KAl(SO4)2属于_______。(填字母)
A化合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盐 E酸
(3)预测明矾的化学性质,说明预测的依据,并设计实验验证。
限选试剂:明矾溶液、稀盐酸、稀H2SO4、Ba(NO3)2溶液、蒸馏水、ZnCl2溶液、NaOH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
A
B
C
D
过滤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过滤
稀释浓硫酸
塞紧橡胶塞
蒸发皿不垫石棉网直接加热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
只由一种分子构成
B
乙醇溶液不导电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体温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
汞原子体积增大
D
夏天晾干衣服比较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听到尖锐的爆鸣声
氢气较纯
B
少量食盐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
固体逐渐溶液,形成无色溶液
氯化钠分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
C
将燃着的硫放入氧气瓶中燃烧
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
把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
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含量较多
名称
洁厕灵
84消毒液
炉具清洁剂
功能
清除厕所污垢与异味
漂除衣物污溃,消毒地板与家具
清洁厨房顽固油污
有效成分
HCl
NaClO
NaOH
物质
Ca(OH)2
NaOH
CaCO3
Ca(HCO3)2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0.0065
16.6
21.8
9.6
实验编号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过氧化氢溶液的用量/mL
氧化铁的用量/g
反应温度/℃
收集气体体积/mL
所需时间/s
①
5
2
0.2
20
20
7.4
②
15
2
0.1
20
20
21.6
③
15
2
0.2
20
20
2.8
④
20
5
0.1
55
20
10.5
⑤
20
5
0.1
85
20
3.8
预测
预测的依据
验证预测的实验操作与预测现象
①能够与可溶性碱反应
明矾溶液中有Al3+
取少量明矾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如果观察到_______,则预测成立
②能够与_______反应(填与上述不同的物质类别)
明矾溶液中有_______
明矾溶液中取少量明矾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则预测成立。
③能够与_______反应(填与上述不同的物质类别)
明矾溶液中有_______
取少量明矾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则预测成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空气中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21%,故A不正确;
B、氧气具有助燃性,不能燃烧,不能做燃料,故B不正确;
C、混合物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稳定,空气是混合物,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相对比较稳定,故C正确;
D、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过量排放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过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不正确。故选C。
2.D
【详解】
A、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不能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防止损坏滤纸,应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不能在量筒内稀释浓硫酸,操作错误。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操作错误。
D、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操作正确。
故选:D。
3.A
【详解】
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A、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只有甲、丁两种属于氧化物,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反应过程中每消耗1个甲分子,必然消耗3个乙分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4.B
【详解】
A、往硬水加入肥皂水,振荡,可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认识不正确;
B、硫酸钠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电解水的实验往水中加入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导电性,认识正确;
C、自来水厂通过沉淀、过滤、吸附、消毒可将海水中的不溶性的杂质、细菌病毒除去,不能减小盐类物质的含量,不能将海水淡化,认识不正确;
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a管产生氧气,b管产生氢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认识不正确。
故选:B。
5.A
【详解】
A、炭黑常用来制作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说法正确;
B、CO2没有还原性,说法错误;
C、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说法错误;
故选:A。
6.B
【详解】
A、红磷过量,是正确的操作,能完全消耗装置中的氧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燃烧过程中未夹紧弹簧夹,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压强大,有空气逸出,进入的是水多,使测定结果偏大,故选项符合题意;
C、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因为此时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实验后有水残留在导管中,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小,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C
【详解】
A、随温度升高,a、b物质的溶解度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说法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50g,所以把30g a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25g的晶体,可得到75ga的饱和溶液,说法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c物质,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说法正确;
D、t1℃时,将b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溶剂,溶解度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铝比铁的抗腐蚀性好是因为铝与氧气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防止铝继续被腐蚀,A错误;
B、锌比银活泼,能从可溶性银盐中置换出银,但是氯化银难溶于水,故锌不能与氯化银反应,B错误;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中含碳量高,C错误;
D、自然界中有单质存在的物质要比只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物质稳定,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经过亿万年缓慢形成的,所以都属于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选项说法正确;
B、燃着的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而不是着火点,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铵这种铵态氮肥遇碱都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现象不同,可以鉴别,选项说法正确;
D、化学变化本质特征是生成其他物质,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0.C
【详解】
A、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这一种物质,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A正确;
B、溶液能够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乙醇溶液不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B正确;
C、体温升高,水银温度计示数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之间的间距变大,C错误;
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夏天晾干衣服比较快,D正确。
故选C。
11.A
【详解】
A、向氢氧化钠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碱性逐渐减弱,酸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小于7,故选项图象正确。
B、石灰石的质量相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粉末状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故选项图象错误。
C、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前后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加热到一定温度高锰酸钾才能分解,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则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D、向一定温度下的KNO3饱和溶液中,加入KNO3固体时,硝酸钾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且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可能为0,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
A、甲维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56+81+14+16×15=1007,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相单位不是“g”,而是“1”,故错误;
B、甲维盐是由甲维盐分子构成的,1个甲维盐分子是由56个碳原子、8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1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C、甲维盐中氮、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16×15)=7:120,故错误;
D、甲维盐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56):(1×51):(14×1):(16×15)=672:51:14:240,则甲维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故选:D。
13.D
【分析】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水,恰好反应时,溶液的导电率为0;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始终显碱性。由此可知,甲为加入稀硫酸的曲线,乙为加入硫酸钠的曲线。
【详解】
A、乙为加入硫酸钠,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乙曲线电导率减小过程中,溶液红色不变,故A错误;
B、乙曲线对应的反应中钡离子、硫酸根离子数目都减少,氢氧化根离子、钠离子数据不变,故B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对应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由上述分析可知,甲曲线上的M点代表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
A、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故选项说法错误。
B、把少量食盐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固体逐渐溶解,形成无色溶液,氯化钠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不断运动并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故选项说法错误。
C、将燃着的硫放入氧气瓶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硫,则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故选项说法正确。
D、把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的样品中,空气中的木条无明显变化,呼出气体中的木条熄灭,是因为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比空气中的低,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物理 114.8 铟原子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原子 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25 BCD
【详解】
(1)镓可以和铟合成液态金属,形成一种固溶合金,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属于物理变化;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铟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铟原子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所以铟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粉末状的铟可与水加热缓慢的作用,生成一种碱并放出一种可燃性气体--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①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石墨烯也是由碳原子构成的;
②“1mm厚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说明构成物质的微粒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③由图1可知:制备石墨烯时最佳的烘干温度约为225℃;
④A.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中,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选项说法错误;
B.石墨烯可用于制作新能源电池,主要利用石墨烯的导电性,选项说法正确;
C.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具有可燃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选项说法正确;
D.“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吸收量可高达自身质量的900倍,所以“全碳气凝胶”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CD。
16. +1 A BD 镁条部分溶解,有大量气泡生成
【详解】
(1)①次氯酸钠(NaClO)中的原子团为,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x=+1价。
②HCl和NaCl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吸收水分容易潮解并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因此需要密封保存;故A正确;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故B错误;极易溶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故B错误;,
C、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色,故C错误,
D、氢氧化钠可以和油污反应生成硬脂酸钠而将油污溶解,而不是乳化;故D错误;
故选:A。
(3)①A、HCl气体和盐酸的化学性质不完全相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相当于稀释,盐酸酸性减弱,溶液的pH值会偏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C、向盛有碳酸钙固体的试管通入氯化氢气体,二者不反应,不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HCl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后均产生了氢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D;
②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镁条,镁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现象是镁条部分溶解,有大量气泡生成;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是氢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后是镁离子和氯离子;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示意图如下:。
17. b→c→a→d→e→f AE m Na2CO3
【详解】
(1)①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该实验正确的操作序是:b→c→a→d→e→f。
②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加热制取瓶干燥的甲烷气体,因为反应物为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装置,因为甲烷气体极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为C或E,但是要收集干燥的甲烷气体,所以不采用排水法收集,因此选择的装置组合为AE。F装置可收集和储备氢气,若用水将该装置中的氢气排出,水应从m端通入。
(2)向白色粉末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了白色固体和无色滤液,应该是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因此该反应为:,根据实验现象判断此白色粉末的成分为 Na2CO3。
18.有白色固体析出 0.16 NaOH Ca(OH)2 NaHCO3 1.2%
【详解】
(1)CO2与Na2CO3反应生成NaHCO3,若向20℃时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0℃时碳酸氢钠溶解度比碳酸钠溶解度小,生成的碳酸氢钠不能全部溶解,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白色固体析出。
(2)20℃时,氢氧化钙溶解度为0.16g,配制100g饱和氢氧化钙溶液,设所需要的氢氧化钙质量为x,则,x≈0.16g;
(3)选用表格中的物质填空:
①20℃时,NaOH溶解度最大,若以20℃时,100g饱和溶液吸收CO2的最大质量为依据,则除去CO气体中的CO2杂质,应选择NaOH溶液;
②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欲检验CO2气体的存在,则应选择Ca(OH)2溶液;
③HCl与碳酸氢钠反应,二氧化碳不能与碳酸氢钠反应,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应选用饱和的NaHCO3溶液;
(4)将2.2gCO2通入47.8g稀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无明显现象(反应过程中没有CO2逸出,水也没有蒸发),溶液中的溶质仅有Na2CO3和 NaHCO3,根据碳原子质量守恒,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全部进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2.2g+47.8g=50g,溶液中碳元素质量分数=。
19. 去除稀硫酸 温度要低于40℃ ①和③ 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详解】
(1)高温时废铁屑中的Fe3O4与CO发生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液中含有硫酸,避免消耗碳酸铵,所以需要加入氨水去除稀硫酸,使加入的(NH4)2CO3能顺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FeCO3,则②处反应为硫酸亚铁与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亚铁沉淀和硫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碳酸铵在40℃以上容易分解,所以加入(NH4)2CO3后,该反应必须控制的条件是温度要低于40℃。
(4)考查分解速率与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关系,需要保证实验条件中的变量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所以①和③符合此要求;根据④和⑤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他实验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
20.明矾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使之沉降下来 AD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可溶性钡盐 滴加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酸碱指示剂 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详解】
(1)明矾可用于净水的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的吸附能力很强,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使之沉降下来;
(2)硫酸铝钾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硫酸铝钾属于盐,故选AD;
(3)硫酸铝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中的铝离子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滴加的氢氧化钠过量后,氢氧化铝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偏铝酸钠,故取少量明矾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如果观察到先有白色沉淀产生,后白色沉淀溶解,则说明明矾溶液中有铝离子;明矾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可以跟可溶性的钡盐反应,取少量明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则预测成立;明矾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能够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取少量明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则预测成立。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外国语学校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共8页。
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含答案,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2~92,245 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州市天河区2023届初三中考一模 化学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广州市天河区2023届初三中考一模 化学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化学-2023天河初三一模pdf、天河区2023届初三毕业班综合测试一化学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