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山东省日照市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粒子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
C.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在化学变化在可以再分 D.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3.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A.m=n B.m=n+x C.m=n-x D.m=x-n
4.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它们是
A.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
5.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是氧化物
C.都含有2个氧原子 D.都含有氧元素
6.下列化学式中,书写错误的是( )
A.氧化钙CaO B.氧化镁MgO2 C.氯化铁 FeCl3 D.三氧化硫SO3
7.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 Na2FPO3,已知 F 为-1 价,则 P 元素 的化合价为
A.+5 B.+3 C.+1 D.-3
8.下列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 B.Cu C.N D.Cl
9.蓝莓中含有的花青素(化学式为C15H11O6)具有缓解眼睛疲劳、保护视力的作用。酸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红色,碱能使花青素溶液变成蓝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花青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共有32个原子
C.一个花青素分子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
D.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11∶6
10.某氧化物中,未知元素R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R的相对原子质量的14,则氧化物中R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11.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意义表示准确的是( )
A.Mg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2NO:表示2个一氧化氮分子
C.H2SO4:表示1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元素
D.2H:表示2个分子
1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的镁带和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相等
B.蜡烛燃烧,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水分解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
D.a g碳在b g氧气中充分燃烧,一定能生成(a+b)g二氧化碳
13.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 ②Cl2 ③HCl④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A.①②④③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14.下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能用该图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2H2+O22H2O B.C+CO22CO
C.H2+Cl22HCl D.2CO+O22CO2
15.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后原子种类减少
B.表示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
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6.已知2A+3B==C+3D,用足量的A和49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7 g C和1 g D,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6 B.27 C.44 D.56
17.下列选项中,不利于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是
A.变化与守恒:某物质R燃烧后生成CO2和H2O,则R中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
B.模型与推理: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C.宏观与微观: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
D.探究与创新: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只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即可
18.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19.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A.KMnO4 MnO2 B.K2MnO4 MnO2
C.KMnO4 MnO2 K2MnO4 D.KMnO4 K2MnO4
20.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SO2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2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O2CO2 B.2H2O→2H2↑ +O2↑
C.H2O2=H2O+O2↑ D.KClO3KCl+3O2↑
22.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见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质量/g
8
2
8
1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4
16
X
2
A.反应后X的值为8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2:5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23.制造口罩时,常用环氧乙烷(C2H4O)灭菌。常温下,环氧乙烷和乙烯(C2H4)按一定质量比混合的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72%。下列有关该混合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 B.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2%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8% D.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1∶2
24.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对该物质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只含碳、氢元素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D.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二、填空题
25.含义丰富的化学符号是独特的化学语言。根据以下符号回答:
①2N2 ②A13+ ③2H ④SO⑤CH4
(1)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______(填序号)
(2)①表示两个 ______。
(3)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4)⑤中数字“4”的含义是______。
26.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
(1)氢氧化钠_______
(2)碳酸钙_______
(3)硝酸铵_______
(4)氯化亚铁_______
(5)硫酸铝_______
27.金属钨(W)可做灯泡的灯丝,钨合金材料非常坚硬和耐磨、耐热。用黑钨矿(含有FeWO4)与Na2CO3混合在空气中焙烧可以得到Na2WO4,Na2WO4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H2WO4,H2WO4受热分解生成H2O和WO3。
(1)钨合金材料属于_______。(填选项)
A 单质 B 化合物 C 纯净物 D 混合物
(2)4FeWO4+4Na2CO3+O24Na2WO4+2Fe2O3+4X,X为_______
(3)H2WO4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8.请从Fe、KMnO4、O2、H2、P中选择适当物质,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产物常温下呈液态)_______;
(2)分解反应(产物有三种)_______;
(3)放出大量白烟的反应_______;
(4)火星四射的反应_______。
(配平以下化学方程式)
(5)_______CH4+_______O2_______CO2+_______H2O
(6)_______C2H5OH+_______O2_______CO2+_______H2O
(7)_______CO+_______Fe2O3_______Fe+_______CO2
(8)_______NaOH+_______CO2=_______Na2CO3+_______H2O
29.为庆祝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完成下列内容:
(1)请根据上表写出关于氩元素的一条信息:_______。
(2)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由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可知:溴元素与上表中的_______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第11号元素钠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4)锂电池是高端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源,其正极材料为LiCoO2,其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
30.如图是消炎药诺氟沙星胶囊的说明书。请阅读说明书回答以下问题:
(1)诺氟沙星由 种元素组成(写数值);
(2)诺氟沙星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
(3)诺氟沙星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4)159.5g诺氟沙星中碳元素的质量是 。
三、实验题
31.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丁四个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D四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A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
(2)A、B、C、D四个实验中,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填序号)_____。
①元素的种类
②元素的化合价
③物质的总质量
④物质的种类
⑤原子的个数
⑥原子的质量
(3)丙组同学认为C实验说明了质量守恒。反应为: ,请你从原子的角度说明守恒的原因_____。
(4)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了B、D两个实验的原因。你认为B实验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实验D中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_____。
四、计算题
3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来制取氧气。现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g装入大试管中,加热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得到如图图像,请根据图像计算:
(1)t1时间时,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g。
(2)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不断运动的粒子,故A正确;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种粒子,故B正确;
C、分子、原子是显中性的粒子,离子带正电或负电,故C错误;
D、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D正确。故选C。
2.C
【详解】
A、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离子,故A说法正确;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B说法正确;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故C说法错误;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3.B
【详解】
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Rn+是R原子失去n个电子得到的,m= x+ n,故选B。
4.A
【详解】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故选A。
5.D
【详解】
A、O2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O2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SO2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MnO2是由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选项错误;B、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C、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D、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四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6.B
【详解】
A、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钙化学式为CaO,选项A正确;
B、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氧化镁化学式为MgO,选项B不正确.
C、氯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化铁化学式为FeCl3,选项C正确.
D、由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以及化学式的写法可知,三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3,选项D正确。
故选B。
7.A
【详解】
设化合物Na2FPO3中P元素化合价为n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2+(-1)+n+(-2)×3=0,解之得n=+5;
故选A。
8.B
【详解】
A、O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物质,符合题意;
C、N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
D、Cl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氯元素,表示一个氯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
9.C
【详解】
A、花青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15):(1×11):(16×6)=180:11:96,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选项A说法正确;
B、一个花青素分子中由15个碳原子、11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共有32个原子,故选项B说法正确;
C、物质由元素组成,花青素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C说法不正确;
D、由B选项可知,花青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11:6,故选项D说法正确。
故选C。
10.D
【详解】
由题意R元素的氧化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16,该物质中R、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1:2,则R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O2,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R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 x+(-2)×2=0,得x=+4价;
故选D。
11.B
【分析】
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元素只有种类之分,没有数量之别;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若表示原子个数,就在元素符号前标上适当的数字;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表示分子的个数,就在化学式前加上适当数字表示;
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上方标出化合价,“+”、“-”写在前,数字写在后,“1”不能省略。
【详解】
A、:“2”表示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不符合题意;
B、2NO:“2”表示两个一氧化氮分子,符合题意;
C、 :“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D、2H:“2”表示两个氢原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C
【详解】
A、燃烧的镁带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白色粉末质量,错误;
B、蜡烛燃烧,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错误;
C、由质量守恒定律,水分解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总和,正确;
D、a g碳在b g氧气中充分燃烧,碳或氧气可能有剩余,不一定能生成(a+b)g二氧化碳,错误。故选C。
13.D
【详解】
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 ;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H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故选D。
考点:化合价规律
14.D
【详解】
A、该反应为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不一致,错误;
B、该反应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化合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且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2,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不一致,错误;
C、该反应为两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不一致,错误;
D、该反应为一种化合物与一种单质发生的化合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且反应中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与微观图所表示的反应一致,正确。
故选D。
15.D
【详解】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原子种类不变,错误;B、表示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错误;C、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12+16)∶(16×2)=7:4,错误;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正确。故选D。
点睛:掌握化学方程式蕴含的信息是解题关键。
16.B
【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A的质量=57g+1g-49g=9g 设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3B=C+3D
2x 98×3
9g 49g
2x/9g =98×3/49g
x=27 故选B。
17.D
【详解】
A、由题意可知物质R燃烧是R和氧气反应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R中一定含C、H元素,生成物中有氧元素,而反应物氧气中已含有氧元素,故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氧元素,不符合题意;
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NH4NO3就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品红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水中扩散,不符合题意;
D、探究红砖粉是否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需设计实验证明红砖粉能否改变反应速率、红砖粉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故选D。
18.B
【详解】
A、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正确;
B、化学式前的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比,错误;
C、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正确;
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正确。
故选B。
19.C
【详解】
解∶设18g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生成氧气质量为x,
x≈ 1.82g<1.6g,所以高锰酸钾没有完全分解,固体剩余物未分解的高锰酸钾和反应生成的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选C。
20.C
【分析】
由图可知,该反应是二氧化硫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是
【详解】
A、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甲是SO2,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为,符合多变一,则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21.A
【详解】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故选项正确;
B、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化学方程式书写中生成不能用箭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故选项不正确;
C、化学方程式没有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不正确;
D、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22.D
【分析】
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8g-4g=4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2g=14g;丁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2g-2g=10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
【详解】
A.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不变,反应后X的值为8g,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甲、丁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4g:10g=2:5,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丁,生成物是乙,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点睛】
所有化学反应均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其中反应物的质量随着反应进行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则不断增大,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催化剂或不参与反应的杂质等。
23.C
【详解】
可将环氧乙烷(C2H4O)看作(C2H4)·O,则混合物中[C2H4]的质量分数为;
A、可知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固定值,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12×2):(1×4)=6∶1,说法正确;
B、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之比是6∶1,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是,说法正确;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84%=16%,说法错误;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6%,设环氧乙烷与乙烯的分子数之比是a∶b,则,a∶b=1:2,说法正确。
故选:C。
24.C
【详解】
4.4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8g×100%=0.2g,生成物4.4g二氧化碳和1.8g水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1.2g+0.2g=1.4g,1.4g<3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3g﹣1.4g=1.6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化合物原子的个数比=,则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25.⑤ 氮分子或氮气分子 Al2(SO4)3 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详解】
(1)2N2表示2个氮气分子,只能表示微观概念,A13+表示铝离子,2H表示2个氢原子,只能表示微观概念,SO表示硫酸根离子,只能表示微观概念,CH4表示甲烷这种物质或1个甲烷分子,故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⑤。
(2)①表示两个氮分子或氮气分子。
(3)由②和④构成的物质是硫酸铝,硫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价,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化学式为Al2(SO4)3。
(4)⑤中数字“4”的含义是1个甲烷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
26.NaOH CaCO3 NH4NO3 FeCl2 Al2(SO4)3
【详解】
(1)氢氧化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故填:NaOH;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故填:CaCO3;
(3)硝酸铵中铵根的化合价为+1价,硝酸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故填:NH4NO3;
(4)氯化亚铁中铁元素的的化合价为+2价,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氯化亚铁的化学式为FeCl2,故填:FeCl2;
(5)硫酸铝中铝元素的的化合价为+3价,硫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故填:Al2(SO4)3。
27.D CO2 H2WO4H2O+WO3
【详解】
(1)钨合金材料属于混合物,故选D;
(2)根据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反应前Fe、W、O、Na、C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30、8、4,反应后Fe、W、O、Na、C的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8、0
4X中含4个碳原子和8个氧原子,X化学式为CO2,故填:CO2;
(3)H2WO4受热分解生成H2O和WO3,方程式为:H2WO4H2O+ WO3,故填:H2WO4H2O+ WO3。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材料的分类、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类型以及化合价原则等即可顺利解答此题。
28.2H2+O2 2H2O 2KMnO4 K2MnO4+MnO2+O2↑
4P+5O22P2O5 3Fe+2O2Fe3O4 1 2 1 2 1 3 2 3 3 1
2 3 2 1 1 1
【详解】
(1) 因为产物常温下呈液态,则为水,故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 2H2O;
(2)产物有三种的分解反应,则为KMnO4分解:2KMnO4 K2MnO4+MnO2+O2↑;
(3)放出大量白烟的反应,则为红磷燃烧的反应:4P+5O22P2O5;
(4)火星四射的反应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3Fe+2O2Fe3O4;
(5)选择定1法配平:先选取最复杂的化学式CH4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位1,其中C原子的数目为1,H原子的数目为4,所以化学式CO2的化学计量数为1,化学式H2O的化学计量数为2,此时双横线后O原子的数目为4,则化学式O2的化学计量数为2,所以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前向后依次为1、2、1、2,故填1、2、1、2;
(6)选择定1法配平:先选取最复杂的化学式C2H5OH将其化学计量数定位1,其中C原子的数目为2,H原子的数目为6,O原子的数目为1,所以化学式CO2的化学计量数为2,化学式H2O的化学计量数为3,此时双横线后O原子的数目为7,双横线前化学式C2H5OH含有1个氧原子,则化学式O2的化学计量数为3,所以四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从前向后依次为1、3、2、3,故填1、3、2、3;
(7)本题可从得失氧的角度配平,一个CO分子反,应中获得一个氧原子变为二氧化碳分子,由于一个Fe2O3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3个,所以CO与CO2前面的化学计量数都为3,最后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Fe2O3、Fe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1、2,故填3、1、2、3;
(8)本题可利用“定一 法”进行配平,把Na2CO3的化学计量数定为1,则CO2、NaOH、H2O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1、 1、1
29.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或氩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等) 质子数不同 氟或氯 失去 Na2S +3价
【详解】
(1)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氩元素位于0族,是稀有气体元素;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右上角的字母表示元素符号,氩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18等,故填:氩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或氩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r等);
(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镁与铝两种元素的最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氟和氯排在第Ⅶ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为7,所以与溴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是氟和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质子数不同;氟或氯;
(3)第11号元素钠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根据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同理,硫元素是16号元素,最外层为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则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故填:失去;Na2S;
(4)LiCoO2中锂元素排在第ⅠA主族,锂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Co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为0,则有(+1)+ x+(-2)×2=0,得x=+3价,故填:+3价。
30.(1)5
(2)6:1
(3)32:7
(4)96g
【详解】
(1)根据说明书中的信息可知诺氟沙是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元素组成的,故填5;
(2)1个诺氟沙分子中含有16个碳原子、18个氢原子、1个氟原子、3个氮原子和3个氧原子,故诺氟沙星分子中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 18:3=6:1;
(3)诺氟沙星中碳、氮元素的质量比为,故填32:7;
(4)159.5g诺氟沙星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故填96g。
31.先膨胀后缩小 ①③⑤⑥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分析】
本题用四种不同的反应原理和装置来进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
【详解】
(1)A实验是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膨胀后缩小因为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气球膨胀,然后气球冷却且氧气被消耗,气球缩小。
(2)在化学反应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物质总质量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A、D实验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改变,A、B、C、D四个反应中物质种类都发生改变,故选①③⑤⑥。
(3)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变。
(4)乙、丁两组同学得到的错误结论是“B.D实验说明质量不守恒”。原因是 B实验的反应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装置没有密封,导致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导致称量生成物质量变小;实验D中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5)通过上述实验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气体进入或逸出,导致称量有偏差。
【点睛】
在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采用的反应原理中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一定要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实验。
32.(1)4.8g;(2)12.25g
【详解】
(1)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15g-10.2g=4.8g。
(2)设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4.8g
=,解得x=12.25g
【点睛】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金海岸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共5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 无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日照市新营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Word版 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元的城市污水处理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