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检测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664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检测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6642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上海)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检测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596642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展开《燃料及其燃烧》检测题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做实验时无法实现两个氢分子与一个氧分子生成两个水分子
B.实验室检验集气瓶收集氧气是否收满,可以往瓶内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C.有大量古籍的图书馆失火,可使用大量水去灭火
D.用点燃的方法,不可以区分棉织品,丝绸,化纤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这是降低了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B.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C.由于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可用水浇灭
D.家庭用的天然气泄漏,先开灯检查情况
3.在密闭容器中点燃下列气体时,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氢气和空气 B.氮气和氦气
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D.沼气和氮气
4.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用于炼铁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C.氧气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焊接金属
D.武德合金熔点低可作保险丝
5.对山林发生的重大火灾,下列方法适合的是( )
A.砍掉或清理掉大火前面的干枯树枝、树叶等可燃物 B.组织人力从山下运水到山上灭火
C.用棉被等盖在大火上以隔绝空气 D.打119火警电话,等待用水灭火
6.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油分馏制得汽油、柴油等
B.用糯米酿制米酒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D.用汽油清洗掉衣服上的油污
7.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环境”的认识不科学的是( )
A.催化处理尾气,减轻空气污染
B.采用碳捕集技术,实现低碳生活
C.增加燃煤发电,保障电力供应
D.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
B.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9.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
A.点石成金:碳酸钙中含有金元素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
C.水乳交融:水和油混合物属于溶液 D.百炼成钢: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10.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炭粉,提纯该氧化铜的方法正确的是
A.在一氧化碳的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B.加足量水充分溶解炭粉后过滤
C.在氧气流中加热混合物 D.隔绝空气加强热
11.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
C.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同 D.氢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12.下列与CO2相关的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制取CO2的反应装置 B.收集 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检验CO2
13.黔江水是桂平市城区的重要自来水水源之一,将黔江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二、填空题
14.“可燃冰”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氢气作为理想的能源,其优点是______(答一点即可)。
三、实验题
15.请结合下列实验常用装置(图1),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a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A”、“B”或“C”),在加入药品前,应首先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在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那么a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试剂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___________端进入(填“b”或“c”)。写出将该气体通入D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如用块状固体和液体无需加热制取气体,可将B装置改进为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进行如图2的实验改进,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以浸入或者离开白醋,它相当于图中的_____________(填“A”、“B”或“C”)装置。
16.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使用F装置采取排水法收集氧气,装置充满水后,气体应从____(填“c”或“d”)端进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通常选用稀盐酸与_____。选择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是___(填序号);
A 应物状态 B 反应物添加顺序 C 反应时间长短 D 反应条件
(4)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17.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一些装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___ (均填装置字母编号),如果用同一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应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填序号);
①高锰酸钾 ②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并写出所选试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证明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
四、推断题
18.下图“→”表示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A、B、C、D各是一氧化碳、木炭粉、氧化铜、氧气中的某一种物质,请你推断(用化学式表示):
B是_____,D是_____。
19.A、B、C、D、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物质,A、E是黑色固体,B、C均为无色气体,且单质B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常用含D的物质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D的名称是__________,E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_。
(2)反应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反应④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0.有三种无色气体A、B、C和两种黑色粉末D、E。己知在一定条件下,上述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A+C→B;(2)B+D→A;(3)D+E→B+Cu。加热暗紫色固体能生成C。试确定A和E两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E________。写出(2)中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1.我国2004年化石能源探明储量及年开采量如下表
| 探明储量 | 年开采量 |
石油 | 23亿吨 | 1.74亿吨 |
天然气 | 2.23×104亿立方米 | 408亿立方米 |
煤 | 1145亿吨 | 9.9亿吨 |
(1)根据上表,估算一下大约多少年后将没有可开采的石油?___________
(2)根据你的计算并结合上表,就化石能源的使用谈谈拟合看法(答出3点).__________________
22.我市某地区有大量的石灰石,某中学的同学们对石灰石进行了探究,首先称取石灰石样品12.5 g,再逐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49.9 g 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过滤除去杂质,得到不饱和的CaCl2溶液,反应中产生的气体质量为4.4 g.试计算:
(1)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1.A 2.B 3.A 4.A 5.A 6.B 7.C 8.B 9.D 10.C 11.D 12.D 13.C
14.CH4+2O2CO2+2H2O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热值高(答一点即可)
15.长颈漏斗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KMnO4K2MnO4+MnO2+O2↑ 稀盐酸 CaCO3+2HClCaCl2+H2O+CO2↑ b CO2+ Ca(OH)2CaCO3↓+H2O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16.酒精灯 d 大理石(或石灰石,化学式不给分) AD
17.试管 A C ② 2H2O2 2H2O+O2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18.CO CuO
19.碳酸钙 80 有红色固体产生 CaCO3+2HCl=CaCl2+H2O+CO2↑(或CaCO3CaO+CO2↑)
20.CO; CuO; C + CO2 2CO
21.23亿吨÷1.74亿吨/年≈13(年) 合理使用或减少利用、合理开采、开发使用新能源
22.(1)80% (2)20%
【期末复习】第4章 燃料及其燃烧——初中化学九年级单元知识点梳理(沪教版·上海):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第4章 燃料及其燃烧——初中化学九年级单元知识点梳理(沪教版·上海),文件包含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初中化学九年级单元知识点梳理沪教版·上海学生版docx、第4章燃料及其燃烧初中化学九年级单元知识点梳理沪教版·上海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 燃料及其燃烧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推断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