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必修1练习: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word版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9374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人教版必修1练习: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word版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9374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随堂练习题
展开1.水华和赤潮分别是淡水水域和海水水域长期被污染,使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都会给水产养殖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与此现象关系最大的生物是( )
A.蓝藻类 B.苔藓类
C.草履虫D.细菌类
解析:水华和赤潮都是蓝藻类生物大量生长形成的。
答案:A
2.下图所示的细胞可能是( )
A.酵母细胞B.原核细胞
C.动物细胞D.植物细胞
解析:该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为原核生物。
答案:B
3.用高倍镜观察的程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调至清晰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至视野适宜、物像清晰为止
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D.③④②①
答案:B
4.如下图所示:图甲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图乙和图丙分别表示目镜为②时,选用不同物镜观察到的图像。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到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②④⑥组合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则细胞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10倍
D.若图丙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图乙右上方的细胞,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解析:目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负相关,②为高倍目镜,①为低倍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与镜头的长度呈正相关,③为高倍物镜,④为低倍物镜。由于高倍物镜比低倍物镜长,因此,高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小于低倍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⑤表示高倍物镜的观察位置,⑥表示低倍物镜的观察位置。丙和乙相比,丙的细胞大,细胞数量少,代表高倍镜下的图像。观察物像丙时应选用甲中的目镜②、高倍物镜③、较小的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⑤,A项错误。从乙转为丙指从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操作流程为:移动标本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项错误。物像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倍数的乘积,是指一个方向上的数值,不是指面积,更不指体积,C项错误。图像是实物的倒像,图像偏向视野的右上方,实物应偏向视野的左下方,把左下方的实物移向视野的中央,移动方向应为右上方,D项正确。
答案:D
5.下列藻类中不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蓝藻B.衣藻
C.念珠藻D.颤藻
解析:颤藻、念珠藻属于蓝藻,是原核生物。
答案:B
6.下图是几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有关这些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各细胞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
B.具有核膜的细胞是①②③
C. ②③⑤一定是异养生物
D. ⑤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由题图可知,图示细胞都有细胞结构,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和DNA;①②③有核膜,是真核细胞,④⑤是原核细胞;⑤是蓝藻,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答案:C
7.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解析:a物镜镜头最长,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最小,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亮度最弱。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少。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答案:B
8.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答案:A
9.用低倍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转动目镜后,异物也不动。这说明异物可能在( )
A.目镜上B.物镜上
C.装片上D.反光镜上
解析: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动目镜后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目镜上;反光镜上的异物会影响视野亮度,但不会出现在视野中。
答案:B
10.下列有关原核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
B.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构成染色体
C.蓝藻有细胞壁,但其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
D.蓝藻是自养生物,因为其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遗传物质DNA为裸露的分子,不构成染色体,A、B两项正确;蓝藻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与植物细胞壁不同,C项正确;蓝藻没有叶绿体。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右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如果显微镜上安放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的物像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100倍。
(2)下面是某同学观察某动物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
①制作临时装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该动物组织细胞置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②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粗准焦螺旋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清晰。
该操作程序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
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错误是 ,正确的做法应是 。
(3)假设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用高倍镜(40×)观察,他应向 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4)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无色透明的
D.是活的细胞
答案:(1)长度
(2)显微镜的调焦操作不完整,应为转动粗准焦螺旋下降镜筒→②→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至看到物像→④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右下方
(4)A
12.导学号7819000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
(4) 图展示了动物的某种细胞。
解析:A是细菌,B是蓝藻,它们都是原核生物,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不同的是蓝藻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是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D无细胞壁,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应为动物的某种细胞。
答案:(1)C 无细胞结构
(2)A、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B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
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课后作业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的分化同步测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第1节 细胞的增殖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生物第1节 细胞的增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