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 走近细胞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展开(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3·石家庄高一检测)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酶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因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酶通过提供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生化反应速度
C.低温处理胰蛋白酶不影响它的活性和酶促反应速度
D.脂肪酶在细胞内有专一性,在细胞外没有专一性
2.现有三支试管①、②、③先向各试管内加入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再按图中所示步骤操作,然后分别用斐林试剂检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结果是②、③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B.①和③试管对照,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C.实验结果是①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D.①和②试管对照,说明酶具有专一性
3.下列有关ATP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
A.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不能产生ATP
B.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但不可以转化为光能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表示的是同一物质
D.酵母菌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产生ATP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5.现有一瓶葡萄糖溶液,内置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的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 ( )
A.有1/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有4/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有4/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来源:学*科*网]
D.有3/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6.(2013·九江高一检测)下图所示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B.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了[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D.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C3的还原
7.(2013·浏阳高一检测)下列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含量的多少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8.下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叶片呈绿色是因为Ⅰ上只含有叶绿素
B.Ⅰ、Ⅱ两部位酶的种类、功能不同
C.Ⅱ中含有将光能转变成储存在ATP中化学能的酶
D.由于双层膜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内酶的附着面积
9.(2013·滨州高一检测)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对此解释错误的是 ( )
A.a表示光合作用,只在叶绿体中发生
B.b表示有氧呼吸,只在线粒体中发生[来源:Z。xx。k.Cm]
C.a过程会产生氧气和水
D.b过程会消耗氧气和水
10.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11.下图甲、乙表示某植物内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及其与温度的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甲中光照相同时间,在26℃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B.图乙中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相等
D.图乙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①④过程都能产生[H]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一枝伊乐藻浸在加有适宜培养液的大试管中,以白炽灯作为光源,移动白炽灯调节其与大试管的距离,分别在10℃、20℃和30℃下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下枝条产生的气泡数目,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 )
A.该实验研究的是光照强度和温度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B.A点和B点的限制因素分别为温度和光照强度
C.B点条件下伊乐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D.若在缺镁的培养液中进行此实验,则B点向右移动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3.(16分)回答淀粉酶有关实验的问题。
(1)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
将盛有2 mL唾液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和盛有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的试管编为一组,共四组。在0℃、20℃室温、37℃、100℃水浴中各放入一组维持各自的温度5 min。然后,将淀粉酶溶液注入到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继续放回原来的温度下保温。
本实验观察记录不同温度下酶催化反应的时间长短,所以把淀粉和淀粉酶混合的时间作为本实验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再每隔1分钟,取一滴混合液滴在盛有碘液的点滴板上进行观察,此操作的目的是测试 。记录每种混合液蓝色消失的时间,通过比较混合液中蓝色消失所需时间的长短来推知酶的活性。
预测实验结果: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随温度的升高会使酶和底物接触的机会增多,反应速率变快。其二,因为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 ,本身随温度升高而发生 的改变,温度升到一定程度,酶将完全失活。这两种作用叠加在一起,使酶促反应在某一温度下最快,这一温度就是该酶的 。
(3)淀粉酶不能催化蔗糖水解的原因是酶具有 。
14.(24分)(能力挑战题)下图表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的变化,Ⅰ~Ⅲ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请据图回答:
(1)光合色素参与图中 (填序号)过程,它们存在的具体部位是 ,影响Ⅱ过程的主要外界因素有 。
(2)X物质在叶绿体内的移动方向是 ,
Ⅲ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
(3)用大小相似的菠菜叶片,分组进行实验:已知叶片实验前的重量,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1小时(光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假如叶片的重量增加都是光合作用所合成的有机物的量,则在29℃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为 mg。
[来源:学_科_网]
答案解析
1.【解析】选A。酶具有催化功能的原因是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不能给反应提供能量;低温会降低酶的活性,反应速度会降低,但不会使酶失去活性;酶不管在体内还是细胞外都会起催化作用,都需要适宜的条件,都具有专一性。
2.【解析】选A。酶具有专一性,胃蛋白酶不能分解淀粉,所以②试管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③试管的唾液淀粉酶煮沸10 min后失去了活性,所以不会催化分解,该试管也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
3.【解析】选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能量;ATP中的能量可以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如萤火虫发光;ATP中的“A”是指腺苷,而DNA和RNA中的“A”是指腺嘌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能产生ATP。
4.【解析】选D。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但丙酮酸不是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的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但不会有[H]的积累;由于脂肪的C、H比例较高,与相同质量的糖原相比释放的能量要多。
5.【解析】选B。有氧呼吸中释放的CO2和吸收的O2量是相同的,则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量比为4∶1,所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酵母菌比为4∶3。
6.【解析】选B。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暗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①是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上进行的;过程②④中产生的能量②要多于④,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了产生[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光合作用中[H]来自于水的光解,用于C3的还原。
7.【解析】选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对色素的破坏;水稻在收获季节,叶片中的叶绿素已经被破坏,所以含量将低于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四种色素中扩散速度最快的是溶解度最大的;四种色素中,甲和乙主要吸收红光。
8.【解析】选B。Ⅰ上不仅含有叶绿素,而且含有叶黄素和类胡萝卜素;Ⅰ、Ⅱ中含有的酶不同,功能也不尽相同;Ⅱ中进行的光合作用中的暗反应,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Ⅰ的存在增大了叶绿体内酶的附着面积。
9.【解析】选B。a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有机物和水、氧气,此过程只发生在绿色植物的叶绿体中;b过程表示细胞的有氧呼吸,消耗有机物和水、氧气,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此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10.【解析】选D。零下低温环境不利于水果的保鲜,应为零上低温;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的过程是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进行的;光合作用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稳定的化学能转变成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和热能;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会提高光合速率,夜晚适当降低温度会降低呼吸速率,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11.【解析】选C。图中虚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即有机物的积累量,图中的实线表示的是呼吸速率;所以26℃时,有机物的积累量是最多的;图乙中①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过程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产生葡萄糖,是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的;图甲中两曲线的交点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等于呼吸作用的速率;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二氧化碳的还原、二氧化碳的固定、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没有氧气的参与和产生,而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的产生。
12.【解析】选A、B、C。由题干可知,白炽灯与大试管的距离代表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氧气的释放量)表示光合作用速率。A点增加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不变,升高温度,气泡的产生量增加,说明A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B点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气泡的产生量不变,增加光照强度气泡的产生量增加,说明B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B点气泡的产生量为零,说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等;缺镁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低,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时B点左移。
13.【解析】(1)碘液用于检测淀粉的存在,37℃时淀粉酶的活性最高,而20℃要低于37℃时的酶的活性,所需时间较长,0℃时酶的活性较低,淀粉基本不消失,而100℃时酶失活,所以淀粉也基本不消失。
(2)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温度会影响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的改变;酶的催化效率最高时的温度就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3)淀粉酶只能分解淀粉而不能分解其他物质,该特性是酶的专一性。
答案:(1)试管中是否有淀粉存在
预测实验结果:
(2)蛋白质 分子结构(空间结构) 最适温度
(3)专一性
14.【解析】(1)图中Ⅰ、Ⅱ、Ⅲ分别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和有氧呼吸,光合色素参与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上进行的,影响暗反应的外界因素有CO2的浓度和温度。
(2)X是ATP,它由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中,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此过程中共进行了1小时的光合作用,2小时的呼吸作用。所以29℃时的光合速率为2小时的呼吸量+积累量=3+3+3=9 mg。
答案:(1)Ⅰ 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CO2浓度和温度
(2)由叶绿体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基质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9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实验条件
0℃
20℃
37℃
100℃
实验结果
组 别
一
二
三
四
温 度
27℃
28℃
29℃
30℃
暗处理后的重量变化(mg)*
-1
-2
-3
-4
光照后的重量变化(mg)*
+3
+3
+3
+2
*指与暗处理前的重量进行比较,“-”表示减少的重量值,“+”表示增加的重量值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淀粉不消失
持续时间较长
持续时间最短
淀粉不消失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综合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2: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综合质量评估新人教版必修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