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学案
展开【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2、说出生活中常见植物组织细胞中富含的有机物。
能力目标:
在理解试验原理,参照试验步骤介绍基础上学生自行进行试验设计。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学生的分析、综合、总结能力得到提高,同时锻炼了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检测结果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学生认识在日常生活食品选择时应注重营养搭配和科学饮食。
【重点、难点】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知识链接】本节通过实验探究,让每组学生选择一两种样品,检测这种样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或淀粉,小组间比较检测结果,了解同种生物组织中有机物含量的差异和不同生物组织间有机物含量的差异,为本章第二节及第四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过程:
一、 实验原理:
1.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得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 。
2. 糖类中的还原糖,如 、 与 发生作用,生成 。
3. 脂肪可以被 染成橘黄色,或被 染成红色。
4. 蛋白质与 发生作用,产生 反应。
5. 淀粉遇 变蓝色。
二、 材料用具:
6. 实验材料:苹果或 匀浆,马铃薯匀浆,花生种子, , ,
鲜肝研磨液。
7. 用具:双面刀片,试管, ,试管夹,大小烧杯,小量筒, 、
三脚架,石棉网,火柴, ,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8. 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 ,乙液:质量浓度为
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 ,B液质量浓度为 ,体积分数为 ,碘液,蒸馏水。
方法步骤:
(一)还原糖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 。(选择具体材料)
②向试管内注入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再注入。)
③将试管放入盛有 的大烧杯中加热 。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分析、讨论:
9. 还原糖溶液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颜色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10. 实验中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为什么?
脂肪的检测和观察
方法一:向 (选择具体材料)中滴加3滴苏丹三染液,观察样液被染色的情况。
方法二:制作花生子叶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花生子叶细胞的着色情况。
①取材:取一粒 花生种子,去掉 。
②切片:用刀片在花生子叶的 上平行切下若干薄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待用。
③制片:从培养皿中选取 的切片,用毛笔蘸取放在载玻片中央,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
2—3滴 ,染色 。用吸水纸吸去染液,再滴加1—2滴 溶液。洗去浮色,用吸水纸吸去花生子叶周围的酒精,滴一滴 ,盖上盖玻片,制成临时装片。
④观察:在 下找到花生子叶的最薄处,移到 ,将物象调节清楚,换上 观察,视野中央被染成 的脂肪颗粒清晰可见。
●分析、讨论
11. 为什么切片要尽可能薄些?
蛋白质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 (选择具体材料)。
②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 ,摇匀。
③向试管内注入双缩脲试剂 ,摇匀。
④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分析、讨论
12. 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相同吗?为什么?
(四)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①向试管内注入2ml (选择具体材料)
②向试管内滴加2滴 ,观察颜色变化。
●分析、讨论
13. 做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脂肪鉴定、蛋白质鉴定、淀粉鉴定应该分别选择什么样的实验材料?
●典型例题
14. 【A级】检测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可用的试剂是 ( )
A.碘液 B.苏丹Ⅲ染液 C.双缩脲试剂 D.斐林试剂
15. 【A级】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 )
A.杀菌消毒 B.辅助染色 C.溶解脂肪 D.洗去浮色
16. 【B级】在实验鉴定蛋白质时,需事先留出一些样液的目的是 ( )
A.与反应混合液的颜色作对比 B.失败后重做一遍
C.鉴定还原糖 D.留作下一次试验用
17. 【B级】在鉴定还原糖的实验中,加入斐林试剂时应 ( )
A. 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加入乙液
B. 先加入斐林试剂乙液,后加入甲液
C. 将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
D. A、B、C三项操作方法都正确
问题收集 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写在这里吧!
学习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掌握了那些知识和方法,请赶快动笔写下来吧!
当堂检测
18. 【A级】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有机物的鉴定中,以下操作错误的是 ( )
A.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B.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显微镜
C.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不需要加热
D.使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最好是现配现用
19.【A级】下列那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经过加热 ( )
A.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Ⅳ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在鉴定蛋白质时
D.碘液鉴定淀粉时
20. 【B级】若以鸡蛋蛋白液为材料进行蛋白质鉴定实验,发现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壁上。下列关于这一现象形成原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鸡蛋蛋白液稀释不够,搅拌不匀
B.只添加了双缩脲试剂A,未添加双缩脲试剂B
C.鸡蛋蛋白液不是合适的实验材料
D.蛋白液与双缩脲试剂的反应时间不够长
课后作业
21. 【B级】2008年9月,我国发生了“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引起了人们对奶粉质量的高度关注。普通奶粉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脂肪和葡萄糖等,若要检测这些成分,可选用那些试剂(多选)
( )
A.双缩脲试剂 B.碘液 C.苏丹Ⅲ染液 D.斐林试剂
22. 【B级】在生物组之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可溶性还原糖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课后反思: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这是一份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导学案 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边练边讲,糖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综合与测试学案,共4页。
高中生物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2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