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教案及反思
展开6.3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本节知识结构的总结、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对本节的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2)进一步的理解密度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知识结构的观察和分析,并自行得出评价标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加工、应用的能力。
(2)根据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3)在理解密度概念的基础上,尝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乐于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其中的奥妙。
(2)通过课外知识的引导,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妙。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评价标准。
(2)师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适应。
【教学难点】
建立密度的概念。
课前准备
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丝、铁丝、铝丝、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 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3. 我们桌上放的两个物块,一个是塑料块,一个是铁块,外面涂有同样的颜色,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a .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铁
生乙:难道一大块塑料一定比一小块铁的质量小吗?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铁块和塑料块(铁块和塑料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与体积;
1. 测出3个体积不同的塑料的质量与体积;
2. 分别算出每个铁块和塑料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学生分组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P9的表格中.教师巡迴检查、指导.
把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后,填写在下表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 (相同/不相同)的;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 (相同/不相同)的。
3.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4. [板书2]密度的公式:=m/v 其中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5. [板书3]密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
6. 密度的测量:
师:在设计测量物体密度的时候,要测量质量和体积,测量质量的工具我们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下面和大家介绍一种测量体积的工具——量筒(量杯)
[板书4]量筒(量杯)的使用:①观察量筒(量杯)的分度值
②使用量筒(量杯)时,应使视线水平对准液面的凹面
③量筒也可测量一些小而不规则的固体
师:请大家测量铝块密度的实验,把数据填入课本P10的表格中
学生分组实验
师:请大家把测的数据与课本P11的密度表中的数据比较,看看结果怎样?如果不同,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生:测的数据基本接近,出现的误差可能是由于用量筒测量体积出现的
7. [板书3]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
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
8. 巩固练习
练习:请同学们想想,怎样鉴定这枚金戒指的真假?都需要测哪些量?各用什么仪器?
解析:可以用天平测量质量,量筒测出体积。通过密度公式来计算密度,然后查密度表对照金的密度。
练习: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写道,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如意金箍棒”原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根“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有二丈长短,碗口粗细。如果改用国际单位制,该棒的体积约为0.86m3,质量约为6750kg。你能猜出“如意金箍棒”大概用什么物质做成的吗?
解析:已知质量和体积,可以根据密度公式求出密度,然后根据密度表查得“如意金箍棒”其实是铁做的
9. 本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密度,通过实验和讨论,知道了密度也是表示物质物理属性的一个物理量,它表示的是单位体积的物质质量大小的差别,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
10. 布置作业:P11 1,2,3题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易混淆点,探究重点,典例分析,真题操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易混淆点,探究重点,典例分析,真题操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第3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感情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