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案
展开1.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通过对科举制度的评价,学会辩证评价历史现象。
2.联系以往学过的知识,对比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培养综合分析、对比的能力。
3.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重点难点】
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知识清单】
一、明朝的建立
年, (即明太祖)称帝,建立明朝,定都 (今南京)明成祖时迁都北京。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1、在中央:废除 制度和 ,提升 的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在地方:取消 ,设立 ,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上:把原来的 分为 ,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机构:朱元璋设立 ,明成祖时期设立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八股取士的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考试的内容:题目必须来自“ ”“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 《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
考试的形式:严格规定,答卷由八部分组成,称为“ ”。
八股取士的影响: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培养出的知识分子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
明朝引进了原产 的 、 、马铃薯、 和向日葵。
2、手工业
棉纺织业在明代已从南方推向北方; 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瓷最为著名)。
3、商业
和 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 、安徽的 。
【小试牛刀】
1.北京有“明十三陵”,却没有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陵墓。要想参观朱元璋的陵墓,应到 ( )
A.安徽凤阳 B.江苏南 京 C.河南 开封 D.浙江杭州
2.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图谋不轨”之名诛杀了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明太祖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强化皇权 B.钳制思想 C.控制军队 D.改革科举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
A.废除行省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八股取士
4.李二是明代的读书人,他寒窗苦读,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必读的书目有 ( )
A.《史记》 B.唐诗 C.宋词 D.“四书”“五经”
5. 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 ( )
A.占城稻 B.玉米 C.甘薯 D.向日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答案,共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合作探究,探究归纳,知能提升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