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解析版
展开2020-2021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连日下雨,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呼吸
B.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C.蚯蚓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D.蚯蚓借助刚毛辅助运动
2.据研究,在无脊椎动物各大类群中,首个真正大规模登上陆地的是节肢动物。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有坚硬的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B.节肢动物体表都有气门,用于呼吸
C.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
D.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少的一类动物
3.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非常多。下列带有“鱼”字的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鱿鱼 B.章鱼 C.鳄鱼 D.鲢鱼
4.青蛙和乌龟都是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下列对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蛙和乌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B.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乌龟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
D.青蛙和乌龟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都属于两栖动物
5.“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很多人都向往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
B.骨骼轻、薄、坚固,部分骨内部中空
C.呼吸器官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
6.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运动器官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由图甲中①③④构成
B.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图乙的⑥⑦⑧代表的结构组成
C.当图乙中的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⑦绕⑧活动,于是手臂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D.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7.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时期,有些行为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有些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学习获得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以下人类的一些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婴儿吮奶
②幼儿学会写字
③人类的眨眼
④人类的睡眠
⑤某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
⑥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8.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暴发的一场洪灾中,摄影师拍摄到了一组画面:当河水上涨时,蚂蚁“大军”用它们的口、爪以及腿上的吸附垫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结构,蚁后被放置在“蚁筏”中心最安全的地方,幼虫竞被安置在“蚁筏”的底部,因为同体积的幼蚁能够产生更大的浮力。这样的“蚁筏”足以抵挡波浪的冲击,还能改变结构、灵活地排列成不同的形态。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9.四川有一种比较有名的泡菜叫“洗澡泡菜”,一般泡上一到两晚即可食用,形如洗澡,所以叫洗澡泡菜。下列关于泡菜制作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坛内
B.泡菜发酵所需的酵母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
C.每次从坛中取泡菜的工具一定要专用,不能有油污,是为了防止感染杂菌
D.制作泡菜时,把蔬菜用盐腌制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10.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明模仿某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个玻璃瓶;②将等量的新鲜肉汤分别装入瓶中;③同时煮沸后迅速将甲瓶拉成鹅颈状(如图);④将甲、乙两瓶同时置于常温下。一段时间后,甲中肉汤不变质,乙中肉汤变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模仿的科学家是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巴斯德
B.将甲瓶拉成鹅颈形状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进入肉汤
C.甲乙实验互为对照,变量是空气的有无
D.该实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细菌造成的
11.“杀年猪”是汉族的传统年俗。进入农历11月,农家开始杀年猪,为过年做准备。下列哪种保存猪肉的方法不科学?( )
A.将肉切成细条状挂在通风处晾晒风干
B.添加大量防腐剂制成肉肠进行保存
C.用盐腌制后再烟熏制成腊肉
D.放置在冰箱中冷冻保存
12.自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不断有新的抗生素问世。下列有关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B.规范使用抗生素可以防治“新冠”肺炎
C.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D.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菌,对肠道内正常菌群没有影响
13.截止2020年12月中旬,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超7000万,累计死亡病例已超640万。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再次引发人们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可以用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制作疫苗,预防“新冠”肺炎
C.有些病毒可以用于防治有害生物
D.有些病毒可以作为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载体
14.科学家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目 C.科 D.种
15.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后,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
①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④环境污染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唯一原因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③⑥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注:下列各题中[]填写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写文字)
16.(8分)某探险队在一山洞里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骨骼,并将甲、乙两种动物的部分骨骼绘制成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动物牙齿的共同点是都有门齿和[②] ,不同点是动物乙有③所示牙齿,这与其 (填“食肉”或“食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2)这两种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
(3)探险队员还发现这两种动物体内有脊柱,因此它们属于 动物。
17.(10分)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某一类或几类生物,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大多数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的角色,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2)乙、丙代表的生物通过③ 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 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
18.(12分)细胞是大部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写文字)
(1)③与①②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这样的生物叫 生物。
(2)②在生活中常常被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等,其主要繁殖方式如图②为 。
(3)烧伤病人伤口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而导致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如图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为相似的生物是图[ ]。
(4)①的细胞结构中具有[ ] ,能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生物的营养方式与图中其它几类结构对应的生物营养方式不同,②③④的营养方式为 。
19.(10分)空气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评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越高,造成的健康威胁越大。某市的环境检测站为进一步了解空气中细菌总数分布及致病性,做了如下实验:
a.选取3个能代表居民区的点位作为取样地点;
b.7﹣12月的每月11﹣15日中午12:00将经过高温处理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放置在距离地面1.2米处,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再盖上,封好;
c.将采样后的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连续培养48小时;
d.用菌落计数器和放大镜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平均值;
结果显示:该地7﹣12月细菌总数处于清洁水平,但存在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在夏季样本中(7﹣9月),40%的样本中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10月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概率大大降低。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采样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采样前必须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
(2)取样时,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这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
(3)在培养基中观察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比较 (填“大”或“小”)。
(4)相比于夏季样本,进入10月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概率大大降低。这一结果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活需要 (填一种细菌生活必须的基本条件)。
(5)在该实验中,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
2020-2021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三日雨不止,蚯蚓上我堂”,下列关于蚯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连日下雨,蚯蚓爬上地面,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呼吸
B.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
C.蚯蚓体表有角质层,具有保护作用
D.蚯蚓借助刚毛辅助运动
【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
【解答】解:A、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天土壤中缺少氧气,故雨天经常爬到地面上来呼吸,正确。
B、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正确。
C、蚯蚓体表无角质层,错误。
D、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正确。
故选:C。
2.据研究,在无脊椎动物各大类群中,首个真正大规模登上陆地的是节肢动物。下列关于节肢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有坚硬的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
B.节肢动物体表都有气门,用于呼吸
C.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
D.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少的一类动物
【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
【解答】解:A、节肢动物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A正确;
B、节肢动物体表的气门用于呼吸,B正确;
C、节肢动物的身体和附肢分节,使运动更加灵活,C正确;
D、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昆虫是其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D错误。
故选:D。
3.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江河湖泊,鱼的种类非常多。下列带有“鱼”字的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是( )
A.鱿鱼 B.章鱼 C.鳄鱼 D.鲢鱼
【分析】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解答】解:AB、鱿鱼、章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
C、鳄鱼卵生,用肺呼吸,属于爬行动物;
D、鲢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
故选:D。
4.青蛙和乌龟都是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的动物,下列对它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青蛙和乌龟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
B.青蛙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C.乌龟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
D.青蛙和乌龟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生活,都属于两栖动物
【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外面有坚硬的卵壳保护着.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解答】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乌龟属于爬行动物,它们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A正确;
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正确;
C乌龟具有爬行动物的特征,如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等,C正确;
D、而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如乌龟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D错误。
故选:D。
5.“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很多人都向往能够像鸟儿一样自由飞翔。下列关于鸟类适于飞行生活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
B.骨骼轻、薄、坚固,部分骨内部中空
C.呼吸器官肺和气囊都可以进行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
D.食量大,消化能力强,排便快
【分析】鸟类的身体成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的阻力,身体被覆羽毛,具有可用于飞翔的翼,胸肌发达,胸骨有龙骨突,长骨中空,消化系统发达,有独特的气囊,可以帮助呼吸。
【解答】解:A、鸟类的身体呈流线型,体表覆羽,前肢特化成翼,用于飞行,A正确;
B、鸟类骨骼轻、薄、坚固,部分骨内部中空,能减轻身体的重量,利于飞行,B正确;
C、鸟类双重呼吸,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不能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为鸟的飞行提供更多的能量;排便快,能减轻身体的重量,D正确。
故选:C。
6.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基础。如图表示人体部分运动器官的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关节由图甲中①③④构成
B.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图乙的⑥⑦⑧代表的结构组成
C.当图乙中的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⑦绕⑧活动,于是手臂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D.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
【分析】图甲是关节的结构,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图乙中的⑥骨骼肌、⑦骨、⑧关节。
【解答】解:A、关节由图甲中①关节头、④关节窝、③关节腔、②关节囊构成。A错误;
B、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图乙的⑥骨骼肌、⑦骨、⑧关节组成。B正确;
C、当图乙中的⑥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⑦骨绕⑧关节活动,于是手臂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C正确;
D、运动不仅依靠运动系统,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D正确。
故选:A。
7.人的一生要经过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等不同的时期,有些行为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有些生活技能和文化知识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学习获得的,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以下人类的一些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①婴儿吮奶
②幼儿学会写字
③人类的眨眼
④人类的睡眠
⑤某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
⑥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④⑤⑥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①婴儿吮奶、③人类的眨眼、④人类的睡眠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幼儿学会写字、⑤某同学沉溺于网络游戏、⑥疫情期间学生上网课都是动物出生后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A。
8.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暴发的一场洪灾中,摄影师拍摄到了一组画面:当河水上涨时,蚂蚁“大军”用它们的口、爪以及腿上的吸附垫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能够在水面漂浮的结构,蚁后被放置在“蚁筏”中心最安全的地方,幼虫竞被安置在“蚁筏”的底部,因为同体积的幼蚁能够产生更大的浮力。这样的“蚁筏”足以抵挡波浪的冲击,还能改变结构、灵活地排列成不同的形态。蚂蚁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 B.社会行为 C.繁殖行为 D.取食行为
【分析】群居在一起的动物,具有分工和形成组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种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
【解答】解:社会行为的特征: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蚁筏”分工协作,共同生活,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社会行为。
故选:B。
9.四川有一种比较有名的泡菜叫“洗澡泡菜”,一般泡上一到两晚即可食用,形如洗澡,所以叫洗澡泡菜。下列关于泡菜制作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防止外界空气进入坛内
B.泡菜发酵所需的酵母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
C.每次从坛中取泡菜的工具一定要专用,不能有油污,是为了防止感染杂菌
D.制作泡菜时,把蔬菜用盐腌制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分析】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解:A、泡菜坛加盖后用水封口,目的是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A错误;
B、泡菜发酵所需的酵母菌能够在缺少氧的环境下生存,把蔬菜中的有机物转变为乳酸,B正确;
C、每次从坛中取泡菜的工具一定要专用,不能有油污,是为了防止感染杂菌,C正确;
D、制作泡菜时,把蔬菜用盐腌制的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D正确.
故选:A。
10.为了探究肉汤变质的原因,小明模仿某位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①取甲、乙两个玻璃瓶;②将等量的新鲜肉汤分别装入瓶中;③同时煮沸后迅速将甲瓶拉成鹅颈状(如图);④将甲、乙两瓶同时置于常温下。一段时间后,甲中肉汤不变质,乙中肉汤变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模仿的科学家是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巴斯德
B.将甲瓶拉成鹅颈形状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进入肉汤
C.甲乙实验互为对照,变量是空气的有无
D.该实验证明肉汤的腐败是来自空气中细菌造成的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探究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实验。解答时结合题意和图示从空气中的细菌能否进入甲瓶与乙瓶的不同点来切入。
【解答】解:AD、1864年7月14日巴斯德在法国国家科学院报告了他的工作.原定和他辩论的有名的自然发生论者F.A.Pouchet撤销了辩论.“生命来自生命”,即生源论(Biogenesis)取得了胜利.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细菌产生的.后人称他为“微生物之父”。AD正确
BC、甲瓶拉成鹅颈形状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从而使得瓶中肉汤变质。乙瓶不做处理,空气中的细菌能进入到肉汤,使得肉汤变质。甲乙实验互为对照,变量是有无细菌,B正确,C错误
故选:C。
11.“杀年猪”是汉族的传统年俗。进入农历11月,农家开始杀年猪,为过年做准备。下列哪种保存猪肉的方法不科学?( )
A.将肉切成细条状挂在通风处晾晒风干
B.添加大量防腐剂制成肉肠进行保存
C.用盐腌制后再烟熏制成腊肉
D.放置在冰箱中冷冻保存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解答】解:A、将肉切成细条状挂在通风处晾晒风干是破坏细菌、真菌生存环境条件水,正确;
B、防腐剂中有些是化学物质往往影响人的健康,所以在购买食品的时候要看食品成分中是否有防腐剂,尽量少食用含防腐剂的食品,错误;
C、用盐腌制后再烟熏制成腊肉能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食物不容易腐烂,正确;
D、将肉放在冰箱内冷冻保存,降低温度,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正确。
故选:B。
12.自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不断有新的抗生素问世。下列有关抗生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B.规范使用抗生素可以防治“新冠”肺炎
C.抗生素虽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
D.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菌,对肠道内正常菌群没有影响
【分析】青霉属于真菌,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但要合理用药.
【解答】解:A、抗生素也不能包治百病,只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并不是尽早服用抗生素,便早日康复,A错误;
B、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细菌性疾病。“新冠”肺炎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起不到作用,B错误;
C、抗生素能杀死细菌,但是抗生素药品也会腐败变质,使用不当也会对身体不利,C正确;
D、抗生素能治疗细菌性疾病。滥用还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以及杀死正常的有益菌等副作用,D错误。
故选:C。
13.截止2020年12月中旬,全球“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已超7000万,累计死亡病例已超640万。这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再次引发人们对“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新型冠状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
B.可以用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制作疫苗,预防“新冠”肺炎
C.有些病毒可以用于防治有害生物
D.有些病毒可以作为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的载体
【分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A、新型冠状病毒一旦侵入人体,就会使人患病,A正确;
B、可以用灭活的新型冠状病毒制作疫苗,预防“新冠”肺炎,B正确;
C、可以利用病毒防治有害生物,C正确;
D、利用病毒侵染活细胞的特性,病毒可作为转基因过程中携带某些基因的运输工具,D错误。
故选:D。
14.科学家在对生物进行分类时,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 )
A.门 B.目 C.科 D.种
【分析】生物的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
【解答】解: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因此种也叫物种,种是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表现相似,以及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差别最小。
故选:D。
15.学习了生物多样性的相关内容后,同学们畅谈自己的收获。下列哪些观点是正确的?( )
①生物的多样性就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②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④环境污染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唯一原因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⑥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③⑤⑥ D.②③⑥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人们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解答】解:①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错误;
②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中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正确;
③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又叫遗传的多样性,它是生物多样性中最基本、起决定作用的多样性,正确;
④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的丧失、人类的滥捕乱杀和外来物种的入侵.其中主要的是栖息地的丧失,错误;
⑤保护生物多样性首先要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生物的栖息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了生物的栖息环境,即保护了环境中的生物,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构成生态系统,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正确;
⑥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注:下列各题中[]填写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写文字)
16.(8分)某探险队在一山洞里发现了一些哺乳动物骨骼,并将甲、乙两种动物的部分骨骼绘制成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种动物牙齿的共同点是都有门齿和[②] 臼齿 ,不同点是动物乙有③所示牙齿,这与其 食肉 (填“食肉”或“食草”)的生活习性相适应。
(2)这两种动物的生殖方式是 胎生哺乳 。
(3)探险队员还发现这两种动物体内有脊柱,因此它们属于 脊椎 动物。
【分析】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图中①是门齿,②是臼齿,③是犬齿。
【解答】解:(1)哺乳动物的牙齿都有门齿和臼齿。狼等肉食性动物还有犬齿,用于撕裂食物.
(2)(3)乳动物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图中两类动物都是哺乳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而且它们的体内都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1)臼齿;肉食;
(2)胎生哺乳;
(3)脊椎。
17.(10分)如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代表某一类或几类生物,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代表大多数 细菌和真菌 ,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 分解者 的角色,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2)乙、丙代表的生物通过③ 呼吸 作用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 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 生态平衡 。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由图可知:由图可知:甲是分解者、乙和丙是消费者、①表示光合作用,②③表示呼吸作用,④表示分解作用。
【解答】解:(1)图中甲代表大多数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其作用是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
(2)呼吸作用吸收空气中的氧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图中③能释放产生二氧化碳,所以图中③代表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能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总是保持在相对的稳定状态,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故答案为:
(1)细菌和真菌;分解者;
(2)呼吸;
(3)相对稳定;生态平衡。
18.(12分)细胞是大部分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字母或数字,横线上填写文字)
(1)③与①②相比,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 ,这样的生物叫 原核 生物。
(2)②在生活中常常被用于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等,其主要繁殖方式如图②为 出芽生殖 。
(3)烧伤病人伤口容易被绿脓杆菌感染而导致化脓,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控制其感染,如图与绿脓杆菌噬菌体结构最为相似的生物是图[ ④ ]。
(4)①的细胞结构中具有[ 3 ] 叶绿体 ,能进行光合作用,这种生物的营养方式与图中其它几类结构对应的生物营养方式不同,②③④的营养方式为 异养 。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植物细胞,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②是酵母菌,7细胞核、8细胞质、9液泡、10细胞壁;③是细菌,A鞭毛、B细胞质、CDNA集中区域;④是病毒,D蛋白质外壳、E遗传物质;解答即可。
【解答】解:(1)③细菌结构与①植物、②酵母菌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具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叫原核生物。
(2)做馒头时,经常要用到②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暄软多孔。酵母菌属于真菌,主要繁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3)绿脓杆菌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与图中的④病毒相似,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构成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4)①植物细胞结构中具有3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多数③细菌、②酵母菌、④病毒,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获取营养,这种营养方式叫异养。
故答案为:(1)成形的细胞核;原核;(2)出芽生殖;(3)④;(4)3叶绿体;异养
19.(10分)空气微生物与人类的健康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评估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空气中微生物浓度越高,造成的健康威胁越大。某市的环境检测站为进一步了解空气中细菌总数分布及致病性,做了如下实验:
a.选取3个能代表居民区的点位作为取样地点;
b.7﹣12月的每月11﹣15日中午12:00将经过高温处理的装有培养基的培养皿放置在距离地面1.2米处,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再盖上,封好;
c.将采样后的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连续培养48小时;
d.用菌落计数器和放大镜进行菌落计数并计算平均值;
结果显示:该地7﹣12月细菌总数处于清洁水平,但存在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在夏季样本中(7﹣9月),40%的样本中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入10月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概率大大降低。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采样用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在采样前必须高温处理的目的是: 高温灭菌,减少其他杂菌的干扰,保持单一变量 。
(2)取样时,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这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哪一个步骤? 接种 。
(3)在培养基中观察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落比较 小 (填“大”或“小”)。
(4)相比于夏季样本,进入10月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概率大大降低。这一结果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活需要 适宜的温度 (填一种细菌生活必须的基本条件)。
(5)在该实验中,计算平均值的目的是: 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解答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实验用的培养基、培养皿需高温灭菌,其目的是:高温灭菌,减少其他杂菌的干扰,保持单一变量。
(2)该实验步骤是四步: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取样时,打开培养皿,暴露在空气中5分钟,让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这相当于细菌培养方法中的接种。
(3)菌落是指一个细菌或真菌在适宜的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细菌或真菌集团)。金黄色葡萄球菌是细菌,细菌的菌落一般比较小。
在接种操作开始之前,不能打开培养皿,以防空气中的细菌进入培养皿,干扰实验效果。
(4)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等,相比于夏季样本,进入10月后,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概率大大降低,这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
(5)在实验中,重复多次,然后将实验数据取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高温灭菌,减少其他杂菌的干扰,保持单一变量;
(2)接种;
(3)小;
(4)适宜的温度;
(5)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生物试卷(解析版),共17页。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