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学案
展开5.3.2 命题、定理、证明
学习目标:1.了解命题、真命题、假命题、定理、证明的定义,会区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知道反例的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展示质疑,进一步认识证明数学问题的正确性和真实存在性;
3.激情投入,主动探究,发展辩证思维能力及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命题的定义与真假命题的判断.
难点:反例的构造.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2.平行线的性质有哪些?
二、新知预习
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 .命题由 和 两部分组成, 是已知事项, 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
2.根据命题结论正确与否,命题可分为 和 ,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 ,如果题设成立,不能保证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做 .
3.数学中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是基本事实,还有些命题它们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得到的真命题叫做定理.定理也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命题的正确性需要经过推理,才能作出判断,这个推理过程叫做 .
三、自学自测
1.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如果 ,那么 .
2.命题“同位角相等”的题设是 .
四、我的疑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一、要点探究
探究点1:命题的定义与结构
阅读下面的几个语句,回答后面的问题:
(1)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如果∠1与∠2是对顶角,那么∠1=∠2;
(3)1+1<2;
(4)如果一个整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能被3整除.
问题1:观察上面的语句,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并总结命题的定义.
问题2:上面的语句有什么不同点?
典例精析
例1 判断下列四个语句中,哪个是命题?哪个不是命题?并说明理由:
(1)对顶角相等吗?
(2)画一条线段AB=2cm;
(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4)相等的两个角,一定是对顶角.
练一练:判断下列语句是不是命题?是用“√”,不是用“× 表示.
(1)长度相等的两条线段是相等的线段吗?( )
(2)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
(3)不相等的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
(4)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5)取线段AB的中点C( )
(6)画两条相等的线段( )
问题3: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与同伴交流.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2)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也相等;
(3)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9,那么这个数是3.
练一练:把下列命题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并指出它的题设和结论.
(1)对顶角相等;
(2)内错角相等;
(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4)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5)等角的补角相等.
探究点2:真命题与假命题
问题: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吗?
命题1:“如果一个数能被4整除,那么它也能被2整除”
命题2:“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它们是邻补角”
练一练: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真的用“√”,假的用“× 表示.
(1)同旁内角互补( )
(2)一个角的补角大于这个角( )
(3)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
(4)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
(5)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6)同角的余角相等( )
(7)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 )
探究点3:证明与举反例
问题1:什么叫证明?
问题2:如何判定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呢?
典例精析
例2 如图,∠1=∠2,试说明直线AB,CD平行?
二、课堂小结
命题的定义 | 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 | |
命题的组成 | 题设和结论 | |
命题的分类 | 真命题
| 公理(不需证明) |
定理(由推理证实) | ||
其他情形 | ||
假命题 | 假命题(只需举一个反例) |
【达标练习】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对顶角相等
C.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过直线AB外一点P作直线AB的垂线
2.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若a·b>0,则a>0,b>0 B.若a·b<0,则a<0,b<0
C.若a·b=0,则a=0且b=0 D.若a·b=0,则a=0或b=0
3.下列句子哪些是命题?是命题的,指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
(1)马有四只脚;
(2)内错角相等;
(3)画一条直线;
(4)四边形是正方形;
(5)你的作业做完了吗?
(6)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8)过点P画线段MN的垂线.
4.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1)若两个角不是对顶角,则这两个角不相等;
(2)若ab=0,则a+b=0.
5.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推理的依据.
如图,AB ∥ CD,CB ∥ DE ,求证:∠ B+ ∠D=180°.
证明: ∵ AB ∥ CD,
∴ ∠B= ∠C( ).
∵ CB ∥ DE,
∴ ∠ C+ ∠ D=180°( ).
∴ ∠ B+ ∠ D=180°( ).
6.如图,已知AB∥CD,直线AB,CD被直线MN所截,交点分别为P,Q,PG平分
∠BPQ,QH平分∠CQP,求证:PG∥HQ.
参考答案
1.D 2.D
3.(1)是 真命题 (2)是 假命题 (3)否 (4)是 真命题 (5)否 (6)是 真命题 (7)是 假命题 (8)否
4.解:(1)两条直线平行形成的内错角,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但是它们相等.
(2)当a=5,b=0时,ab=0,但a+b≠0.
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等量代换
6.证明:∵AB∥CD(已知),∴∠BPQ=∠CQP(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PG平分∠BPQ,QH平分∠CQP(已知),
∴∠GPQ=∠BPQ,∠HQP=∠CQP(角平分线的定义),
∴∠GPQ=∠HQP(等量代换),
∴PG∥HQ(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拓展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3 平行线的性质5.3.2 命题、定理、证明导学案,共1页。
2021学年5.3.2 命题、定理、证明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5.3.2 命题、定理、证明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新知探究,过关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