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末检测卷(第六章~第九章)
展开期末检测卷(第六章~第九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9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 守护自然资源”。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
A.废旧金属回收利用 B.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
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D.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2.下列做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用大量亚硝酸钠腌制食品 B.用工业酒精兑制白酒
C.用纯碱制取烧碱 D.同时施用熟石灰和硝酸铵
3.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 )
A.氧化物:SO2、C6H12O6 B.复合肥料:KNO3、CO(NH2)2
C.人体必需微量元素:Ca、Se D.有机物:C2H5OH、CH3COOH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粉笔灰分散到水中形成溶液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溶解原理
D.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5.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过滤 B.测定溶液pH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
6.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A.化学反应分类 B.物质分类 C.地壳中元素含量 D.金属的化学性质
7.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B.一氧化碳能从氧化铁中还原出铁,所以冶炼金属一定要用一氧化碳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把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和Z表面有气泡产生;另取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X>Y>Z B.Z>Y>X C.X>Z>Y D.Y>X>Z
9.如图是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B.X只能是硫酸
C.氧化物为SO2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 ℃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t2 ℃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可得到100 g溶液
C.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D.t1 ℃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11.下列实验设计不能实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B C D
A.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B.证明CO2能与NaOH反应
C.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D.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下列方案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或结论
A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HCl气体
通入装有足量NaOH溶液的洗气瓶
B
鉴别碳粉、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
C
除去KCl固体中的K2CO3
取样、溶解、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蒸发
D
鉴别某溶液中含有SO42-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13.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无法将其一一区别的是( )
A.HCl、Ba(NO3)2、KCl、Na2CO3 B.H2SO4、NaOH、Ba(OH)2、CuSO4
C.BaCl2、Na2SO4、K2CO3、NaNO3 D.HCl、H2SO4、BaCl2、K2CO3
14.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B.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D.向一定量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5.(5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已渗透到我们的“衣、食、住、行、医”中。
(1)衣:区分羊毛线和棉纱线的方法是灼烧,羊毛线燃烧时能闻到 的气味。
(2)食:维生素C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中学生每天要补充60 mg的维生素C,下列物质富含维生素C的是 (填字母)。
A.橙子 B.牛肉 C.面粉 D.植物油
(3)住:钢铁、玻璃、混凝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混凝土属于 材料。
(4)行:城市交通中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改善空气质量的好处是 。
(5)医: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需要尽快补充葡萄糖,葡萄糖的化学式是 。
16.(10分)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应用的实例中,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填字母)。
A.金属硬币 B.电热壶 C.铝制导线 D.金属乐器
(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
(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汽车表面喷漆,可以延缓汽车外壳的锈蚀,其防锈原理是 。
(4)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17.(6分)某同学在做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向A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的现象是 。
(2)曲线上 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溶液中含有 种溶质。
18.(6分)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D是温室气体,G是重要的调味品。请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F的一种用途是 。
19.(7分)工业上,常采用“盐硝联产工艺”生产高纯度食盐,还可制得硫酸钠。卤水中主要含有NaCl,还含有少量Na2SO4、CaSO4、MgSO4、CaCl2、MgCl2、FeCl3。用火碱和烟道气中的CO2为原料净化卤水,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1)反应器1中主要除去的离子是 (填符号)。
(2)烟道气通入反应器2前要脱硫,是为了除去有害气体 (填化学式)。反应器2中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写—个) 。
(3)下表为NaCl和Na2SO4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32.4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4
36.6
37.0
37.3
37.8
38.4
39.0
39.8
Na2SO4
4.9
9.1
19.5
40.8
52.0
48.8
46.2
45.3
44.3
43.7
42.7
42.5
从析盐罐中排出的溶液a,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每10 g水中含有NaCl约 g。为提高Na2SO4纯度,析硝罐中析出Na2SO4需采用 (填“升温”或“降温”)结晶方法。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
20.(6分)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溶解→操作Ⅰ→蒸发
①操作Ⅰ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在蒸发过程中,待 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滤液蒸干。
(2)粗盐中还含有少量CaCl2、MgCl2、Na2SO4,某同学将该粗盐样品进行提纯。
①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 溶液,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
②蒸发溶液,停止加热后,该同学注意到不能立即把 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3)另一同学用所得的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①称量和量取 ②溶解 ③计算 ④装入试剂瓶贴好标签。配制上述溶液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21.(12分)一种自加热食品包装中加热包的成分有: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使用时需向加热包加水,课堂上老师分别取适量加热包中的固体样品进行如图1实验:
图1 图2
(1)实验A中,将样品加入水里触摸烧杯外壁发烫,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B中,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学习小组同学对气体成分和锥形瓶内溶液进行探究。
Ⅰ.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作出假设】假设一:只有H2,假设二:只有CO2,假设三:H2和CO2。
【实验验证】小明同学设计如图2实验,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①当气体通过甲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假设 不成立。
②丁中出现 的现象时,证明假设三成立。
③乙的作用是 。
Ⅱ.对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
实验后,小萍同学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开始一段时间无沉淀生成,其原因是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存在 。
【总结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林同学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
B.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性炭
C.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6分)
22.(6分)某氯化钠样品中含有氯化镁,为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称量5.00 g样品于烧杯中,加适量水完全溶解,然后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58 g沉淀。请计算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期末检测卷(第六章~第九章)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B
C
D
B
A
A
C
B
A
C
A
B
C
D
1.B 【解题思路】 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节约金属资源,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可保护资源,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可防止“白色污染”,A、C、D都与主题相符;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与主题不相符。
2.C 【解题思路】 亚硝酸钠有毒,用大量亚硝酸钠腌制食品会损害人体健康,A错误;饮用工业酒精后会引起严重中毒,甚至死亡,B错误;纯碱是Na2CO3,Na2CO3与Ca(OH)2反应生成CaCO3和NaOH,C正确;熟石灰和硝酸铵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同时不利于改良酸性土壤,D错误。
3.D 【解题思路】 氧化物中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C6H12O6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A错误;CO(NH2)2只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不属于复合肥,B错误;Ca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C错误;乙醇和醋酸都是有机物,D正确。
4.B 【解题思路】 粉笔灰不溶于水,分散到水中形成悬浊液,A错误;洗洁精去油污,利用了乳化原理C错误;在一定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但可以溶解其他物质,D错误。
5.A 【解题思路】 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A错误;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B正确;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C正确;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滴飞溅,D正确。
6.A 【解题思路】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故A正确;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化合物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其次是硅、铝、铁等,故C错误;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的是金属氧化物,而不是盐,故D错误。
7.C 【解题思路】
选项
正误
分析
A
✕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但是少数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酸钙等,具有无机物的特点,不属于有机物
B
✕
氢气和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也能用于冶炼金属
C
√
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隔绝氧气和水一定可以防止铁生锈
D
✕
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8.B 【解题思路】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没有明显现象,Y和Z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Y、Z能与稀硫酸反应,X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即金属活动性Y、Z>X;Y放入Z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说明Z的金属活动性比Y强,即Z>Y;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Y>X。
9.A 【解题思路】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以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X可以是硫酸铜,A正确、B错误;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根据图示信息,产物为硫酸钠,因此氧化物为三氧化硫,C错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溶液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D错误。
10.C 【解题思路】 t1 ℃时甲、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此时二者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说明甲、乙溶液质量以及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确定此时甲、乙溶液所含溶质质量是否相等,A说法错误;t2 ℃时甲的溶解度是80 g,此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只能溶解40 g,所得溶液质量为90 g,B说法错误;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说法正确;t1 ℃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t1 ℃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均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然相等,D说法错误。
11.A 【解题思路】 A项,左侧试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右侧试管中铁钉只与空气接触,不生锈,不可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B项,C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装置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会观察到气球膨胀,能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C项,氧化钙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可以探究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D项,镁与稀盐酸反应放热,广口瓶内空气受热膨胀,压强增大,红墨水被压进长颈漏斗内,会观察到在长颈漏斗中有一段上升的红墨水柱,能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2.B 【解题思路】 A中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中取样后,分别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铁粉,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变化的是碳粉,可以鉴别;C中碳酸钾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钾,不符合除杂原则;D中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碳酸钡或氯化银,则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或Ag+。
13.C 【解题思路】 此类题目采用溶液互滴的方法来鉴别。A项,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他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氯化钾溶液。B项,硫酸铜溶液呈蓝色,将硫酸铜溶液分别滴加到另外三种溶液中,无明显现象的是硫酸,只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钠,既有白色沉淀生成又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钡。C项,氯化钡与硫酸钠和碳酸钾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与硝酸钠不反应,可鉴别出氯化钡和硝酸钠,但硫酸钠和碳酸钾无法鉴别。D项,与其中两种试剂都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是碳酸钾,这两种试剂分别是盐酸和硫酸,与碳酸钾反应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将两种酸分别滴加到氯化钡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硫酸。
14.D 【解题思路】 还原氧化铁粉末,固体质量不会减小为零,A错误;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B错误;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错误。
15.【参考答案】 (每空1分)(1)烧焦羽毛 (2)A (3)复合 (4)减少空气污染(合理即可) (5)C6H12O6
16.【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B
(2)Fe+CuSO4FeSO4+Cu(2分) 铁原子和铜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铜原子(2分)
(3)隔绝水和氧气
(4)4Al+3O22Al2O3(2分)
(5)FeSO4 Cu
【解题思路】 (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Fe+H2SO4FeSO4+H2↑;CuO+H2SO4CuSO4+H2O;Fe+CuSO4FeSO4+Cu。根据向滤液中加入铁片,铁片没有任何变化可知,滤液中一定没有H2SO4和CuSO4,一定有FeSO4,滤渣中一定有置换出来的Cu,可能有剩余的Fe。
17.【参考答案】 (每空2分)(1)溶液变为红色 (2)B (3)2(或两或二)
【解题思路】 (1)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2)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pH等于7,所以B点表示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
(3)C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说明此时碱过量,则溶液中的溶质为反应生成的盐和过量的碱。
18.【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NaCl (2)复分解反应
(3)NaOH+HCl NaCl+H2O(2分) (4)生产玻璃(合理即可,2分)
【解题思路】 根据“D是温室气体”,可知D是二氧化碳。根据“G是重要的调味品”,可知G是氯化钠。根据“A、B、C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以及B与C反应生成G,且C和D反应生成F,推测C是氢氧化钠、B是盐酸。在此基础上,根据A~G表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分析“E与F反应生成G”及“C与D反应生成F”,可知F是碳酸钠、E是氯化钙(或氯化钡),则A是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代入验证,推断合理。
19.【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Mg2+、Fe3+(2分)
(2)SO2 CaCl2+Na2CO3CaCO3↓+2NaCl(或CaSO4+Na2CO3CaCO3↓+Na2SO4,2分)
(3)3.64 升温
【解题思路】 (1)过量火碱加入卤水中,火碱和硫酸镁、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所以反应器1中除去的离子是Mg2+、Fe3+。
(2)烟道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反应器2前脱硫的目的是将其除去;反应器2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二氧化碳和过量的火碱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再分别和氯化钙、硫酸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化学方程式分别为Na2CO3+CaCl2 CaCO3↓+2NaCl、Na2CO3+ CaSO4 CaCO3↓+Na2SO4。
(3)析盐罐中是在32.4 ℃的条件下析出氯化钠晶体,排出的溶液a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2.4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 g,即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6.4 g氯化钠,则每10 g水中含有氯化钠3.64 g。提高硫酸钠纯度的实质是让氯化钠尽可能地少析出,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当温度高于32.4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所以可采用升温结晶的方法提高硫酸钠的纯度。
20.【参考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1)①漏斗 ②有较多量固体析出
(2)①Na2CO3(2分) ②蒸发皿 (3)③①②④
【解题思路】 (2)①要除去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实质是除去Ca2+、Mg2+和SO42-,向所得的澄清溶液中依次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结合产生沉淀,镁离子会与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沉淀,碳酸根离子会与钙离子及过量的钡离子产生沉淀,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后,再滴加稍过量的稀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得到较纯净的NaCl溶液;②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可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且不能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否则会烫坏实验台。
(3)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
21.【参考答案】 (每空2分)(1)CaO+H2OCa(OH)2
(2)Ⅰ.① 一 ②黑色粉末变红 ③吸收CO2 Ⅱ.盐酸(或HCl或氯化氢)
【总结反思】C
【解题思路】 (2)Ⅰ.①当气体通过甲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证明假设一不成立。
②丁中氧化铜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可知气体中含有氢气,证明假设三成立。
③乙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CO2。
Ⅱ.实验后,小萍同学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开始一段时间无沉淀生成,其原因是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存在盐酸。
【总结反思】不是所有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如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用作发热材料,故C错误。
22.【参考答案】 解:设样品中含氯化镁的质量为x。(0.5分)
MgCl2+2NaOH2NaCl+Mg(OH)2↓(2分)
95 58
x 0.58 g
9558=x0.58g(1分)
x=0.95 g(1分)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5g-0.95g5g×100%=81%(1分)
答: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81%。(0.5分)
粤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卷(第六章~第七章): 这是一份粤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下册) 期中检测卷(第六章~第七章),共21页。
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九章 现代生活与化学综合与测试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粤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 溶液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