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3.1 绿色植物如何获取能量 教学设计 教案 11 次下载
- 7.3.2 人类如何获取能量 教学设计 教案 11 次下载
- 7.4.2 人类的呼吸 教学设计 教案 12 次下载
- 7.4.3植物第呼吸 教案 教案 12 次下载
- 7.4.4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教案 教案 11 次下载
初中科学牛津上海版六年级下册第7章 空气与生命综合与测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一、教学目标:
1、认识到氧气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2、能辨认人体呼吸器官的各个结构名称及主要作用。
3、能描述人体呼吸的机理。
二、重点:
1、氧气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
2、人体呼吸器官的各个结构名称及主要作用。
3、人体的呼吸机理。
三、难点:
1、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人体的呼吸机理。
四、实验器材准备:
1、呼吸系统、肋骨、膈图
2、肺泡和毛细血管图
3、1个塑料袋
4、“人体呼吸机理”模拟装置。
五、板书:
六、教学过程:
教学后记:
教学从普利斯特利实验引入。该实验即能让学生感受空气对维持生命的重要性,还能从小鼠的呼吸导入人类的呼吸。3个实验,2个观察,1个推理,是为了由浅入深地训练学生对实验的思考,帮助学生在看文字实验题的时候如何进行思考。前两个实验相当于思维的脚手架。
“人类的呼吸”先介绍人类的呼吸系统。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表述,然后再进行规范,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空气进入人体的过程结合教材上的练习完成,气体离开人体的过程,让学生口头完成,提高上课效率。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一个难点。教学中通过板画、红蓝笔、文字进行标示。教学中结合学生学过的粒子扩散理论,帮助学生理解氧气和二氧化碳扩散方向的原因。同时介绍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的厚度,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生理结构有何益处,学生能完成推理。
“呼吸机理”又是一个难点。这一难点借助“人体呼吸机理”模拟装置进行透彻分析。先帮助学生理解“人体呼吸机理”模拟装置工作的原理。然后让学生观察模拟装置与人体结构的相似之处。接着介绍膈肌和肋骨间肌肉的收缩、舒张对胸廓体积、气压产生的影响,继而思考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在介绍中还要结合肢体语言展示用课件和图片无法说明的细节
教学中还要注意细节的处理,语言更规范。进程和意图
教师
学生
新课导入
过渡
实物投影:呼吸系统
板书:呼吸系统
板画气管、支气管
实物投影:肺泡和毛细血管
板书:肺泡和毛细血管
观察板画回答
板画上标明氧气的扩散方向
板画上标明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
用一个塑料袋代替一个肺泡。
过渡
“人体呼吸机理”模拟装置
实物投影:呼吸系统、肋骨、膈
板书:呼吸系统、肋骨、膈
板书:呼吸机理
手势演示:膈肌的收缩和舒张
过渡
手势演示:肋骨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板书
体验身体的变化
布置作业
什么物质对于我们动植物的正常生活来说是一刻不能缺少的?
我们的推测是要用实验来支持的。
有个科学家普利斯特利设计了一个有名的实验。请同学仔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看看可以得到什么实验结论。
我们看了两个实验,我们推理下这个实验的现象如何用刚学过的知识来解释?P102实验
从刚才的实验中可以看到,空气对维持小鼠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人类与小鼠一样都是动物,那么我们人类是怎样进行呼吸的呢?
要了解人类是怎样呼吸的,我们先来了解下我们人类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补充说明在图片上未显示的咽和喉。
咽:吞咽唾液感觉。
喉:发声音感觉。
请同学们填写空气进入人体的途径。
请问呼气的时候气体是怎么离开身体的?
请大家看这个放大图。如果这是气管,那么这是什么?
支气管不断地分支,在末端形成封闭的结构称为肺泡。
请看图。肺泡外缠绕着什么? 我们把肺泡和毛细血管放大。
外界进入的空气含有氧气。如果我们用5个圆形来代表氧气,那么血液中的氧气用几个圆形表示?
大家回忆下昨天的实验,经过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呼出的氧气的含量与体外的空气比是多还是少?
那么毛细血管中血液携带的氧气的粒子数应该比体外的多还是少?
所以我们要用几个圆形表示?
我们以前学过粒子的扩散作用,物质粒子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所以氧气的扩散方向是怎样的?
如果说得再完整些呢?
如果我们用2个三角形来代表二氧化碳,那么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用几个三角形表示?
二氧化碳是扩散的方向是再怎样的呢?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非常薄,都只有一层细胞组成,这有什么好处?
气体会无缘由的进出肺泡吗?
那么气体是怎样进出肺部的呢?我们先来理解这个教具的演示过程。
在向下拉橡皮膜时,气球怎样?
在向上退橡皮膜时,气球怎样? 这是什么原因?
同学们还可以再仔细观察下这个模拟装置。
大家已经了解了这个装置的原理。我们再看下这个装置的一些结构相当于我们身体的哪些结构?
当我们膈肌收缩时,膈肌变得怎样?
胸廓的体积怎样?
胸廓内的气压怎样?
于是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什么过程?
当我们膈肌舒张时,膈肌变得怎样?
胸廓的体积怎样?
胸廓内的气压怎样?
于是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什么过程?
在呼吸时,除了膈肌在起作用,肋骨间肌肉也在起作用。
肋骨间肌肉收缩时,肋骨有什么变化?
胸廓的体积怎样?
胸廓内的气压怎样?
于是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什么过程?
肋骨间肌肉舒张时,肋骨有什么变化?
胸廓的体积怎样?
胸廓内的气压怎样?
于是发生了什么?
这就是什么过程?
呼吸动力
为了帮助大家整理思路,请同学们铁屑P107
我们一起来体验下吸气、呼气过程身体的变化。
作业p55
练习7.4 一1、2、3、5、6、7、8
空气
看视频
1、蜡烛熄灭是由于钟罩内缺乏氧气。
2、老师最终死亡是由于生活空间缺乏氧气。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维持小鼠的生命活动。
观察图片并找出相关的器官。
填写P103
学生口答
支气管
观察:
毛细血管
6个?3个?
少
少
小于5个表示
氧气应该从肺泡进入血液。
氧气透过肺泡壁,再透过毛细血管壁,然后进入血液。
大于2个。
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然后进入肺泡。最后呼出体外。
有利于气体的扩散。
不会
观察、记录P104并回答: 气球胀大 气球缩小
解释这个过程并完成p104的练习。
玻璃管—气管
钟罩—胸廓
气球—肺
橡皮膜—膈
平坦
增大
减小
外界的空气进入肺。
吸气
向上拱起
减小
增大
肺内的气体被排出身体
呼气
肋骨向上向外抬起。
增大
减小
外界的空气进入肺。
吸气
肋骨向下向内,回复到原位。
减小
增大
肺内的气体被排出身体
呼气
完成练习
体验P105活动,并完成练习。
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电力的应用教案: 这是一份牛津上海版七年级上册电力的应用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流程,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状态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常见的物质状态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训练和评价,气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固体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九年级上册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九年级上册4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目标,引入新课,师生探究,教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