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 昆虫(练习)(解析版) 试卷 5 次下载
- 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练习)(原卷版) 试卷 5 次下载
- 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练习)(原卷版) 试卷 5 次下载
- 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练习)(解析版) 试卷 6 次下载
- 14.1 生物的命名和分类(练习)(原卷版) 试卷 6 次下载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优秀同步测试题
展开一、选择题
1.蚯蚓在粗糙的纸上和在光滑的玻璃上的运动相比,前者运动较快,原因是( )
A. 粗糙纸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
B. 玻璃板上摩擦力大
C. 蚯蚓的运动要借助肌肉
D. 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答案】D
【解析】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钉人士内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钉入土内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刚毛能固定和支撑身体,而在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法固定和支撑身体,因此蚯蚓在纸上比在玻璃板上运动得快,主要与蚯蚓刚毛有关。故D符合题意。
2.下列有关动物运动或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
B. 河蚌靠出水管的喷水运动
C. 青蛙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
D. 鱼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
【答案】B
【解析】
A.蚯蚓依靠肌肉收缩和刚毛的协助进行运动,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故A不符合题意;
B.河蚌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由入水管进水,由出水管出水,当水流经鳃时,水与鳃中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水中的氧气交换到鳃中,体内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交换到水中,排出体外。可见河蚌靠入水管和出水管的喷水来完成呼吸作用,故B符合题意;
C.青蛙后肢发达,趾间有蹼,能跳跃和划水,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故C不符合题意;
D.鱼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躲避敌害,适于水中生活,故D不符合题意。
3.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
①蝗虫—气管 ②蚯蚓—湿润的体壁 ③缢蛏—鳃
④鲫鱼—鳃 ⑤青蛙—肺和皮肤
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不同动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不同的,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用肺或气管呼吸;生活在水中的动物,一般用鳃呼吸。①蝗虫生活在陆地上,用气管呼吸; 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它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③缢蛏属于软体动物,用鳃呼吸;④鲫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⑤青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而有关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相对应正确的一组是①②③④⑤。故 A符合题意。
4.你捉到了一些蚯蚓,但明天上实验课时才会用.那么今天晚上你用下列哪种处理方法能够让蚯蚓存活时间最长( )
A.将蚯蚓放在装有干木屑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B.将蚯蚓放在留有少量水的矿泉水瓶中,并拧紧瓶盖
C.将蚯蚓放在装有小石子的花盆中,并喷洒大量的水
D.将蚯蚓放在装有湿润土壤的烧杯中,用纱布盖上
【答案】D
【解析】
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故D符合题意。
5.能说明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 )
A. 能消化土壤中的有机物,消化系统结构复杂
B. 身体各节均生有刚毛
C. 体表湿润适于生活在潮湿处
D. 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答案】D
【解析】
判断环节动物的依据是,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蚯蚓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运动,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是典型的环节动物。故 D符合题意。
6.关于蚯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蚯蚓无专门呼吸器官,主要靠体壁保持湿润来完成。
B. 蚯蚓在粗糙的纸上运动的快,主要是刚毛的作用。
C. 蚯蚓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是最好的消费者。
D. 蚯蚓的身体富含蛋白质,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原料。
【答案】C
【解析】
A.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其体壁密布毛细血管,土壤中的氧气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里,然后渗进体壁,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A正确。
B.蚯蚓通过身体肌肉的伸缩和刚毛的协调进行蠕动,在粗糙的纸上,蚯蚓的刚毛可以找到附着点,而光滑的玻璃上刚毛无力附着,故在粗糙的纸上爬的较快,B正确。
C.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和肥沃的土壤中,以土壤中的枯枝、朽根等腐殖质为食物,在获取食物的同时也对环境起到净化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错误。
D.蚯蚓的体内富含蛋白质,可以生产加工食品,也可做鱼类的饵料,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原料,D正确。
7.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
A. 体表有外骨骼B. 身体分为不同的部分
C. 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D.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
【答案】C
【解析】
环节动物身体细长,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身体分前端和后端,不分部;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触角和足分节,体表具有外骨骼。因此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 C符合题意。
8.蚯蚓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它不但可以疏松土壤,还可以( )
药用B. 处理垃圾C. 增加土壤肥力D. 前三项都对
【答案】D
【解析】
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空气和水分可以更多地深入土中,有利于植物生长,能够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利用蚯蚓来处理有机废物的效率很高,如1亿条蚯蚓一天就可吞食40吨有机废物。蚯蚓吃进的腐烂有机物和大量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蚯蚓的身体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值很高,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D项符合题意。
9.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 )
A. 体节 B. 刚毛 C. 环节 D. 环带
【答案】D
【解析】
在靠近蚯蚓身体的前端有一个节特别大,光滑,称为环带,与蚯蚓的生殖有关,是区别蚯蚓前后端的标志。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环带位置。故选:D。
非选择题
10.蚯蚓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为此,我们就应该先认识它们。下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作答。
(1)结构B是蚯蚓的______,由此可断定A是蚯蚓的______ (填前或后)端。
(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因此它属于______动物。又因为体内无脊柱,因此蚯蚓又属于______动物。
(3)在做相关的实验时,应保持其体表湿润,这是因为它靠湿润的体壁进行______.实验完成后,应该后将蚯蚓放归自然。
【答案】
(1)环带;前;(2)环节;无脊椎;(3)呼吸
【解析】
(1)蚯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B环带,据此判断A是前端。
(2)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相似体节组成,这样的动物叫做环节动物,又因为体内无脊柱,因此蚯蚓又属于无脊椎动物。
(3)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11.某研究小组进行了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条活蚯蚓,可发现其身体是有许多环形的_________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 。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______,具有辅助___________功能。
(3)为了探究“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有关”,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将一条蚯蚓放在粗糙的硬纸板上,在蚯蚓前端的硬纸板上做了记号,作为蚯蚓的起跑线,并记录下一分钟后蚯蚓前进的距离,然后将蚯蚓放在与硬纸板大小相同的玻璃板上,也记录下蚯蚓一分钟后前进的距离,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实验提出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是为了设置_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中蚯蚓的体壁要始终保持湿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⑤做完实验后,应把蚯蚓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中。
【答案】
(1)体节;灵活(2)刚毛;运动(3)①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吗?;②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接触面越粗糙,运动速度越快/接触面越光滑,运动速度越慢。;③对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④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⑤自然 /湿润、疏松、富含有机质的
【解析】
(1)蚯蚓是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身体由许多环形的体节构成,这使它的躯体运动灵活。
(2)用手指触摸蚯蚓身体颜色较淡的腹面处,会感觉有小的突起,这些小突起叫刚毛,具有辅助运动功能。
(3)
①该实验提出问题是: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吗?
②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蚯蚓的运动速度与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或接触面越粗糙,运动速度越快或接触面越光滑,运动速度越慢)。
③本实验中,把蚯蚓放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④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故实验中蚯蚓的体壁要始终保持湿润。
⑤做完实验后,应把蚯蚓放到自然(或湿润、疏松、富含有机质的)环境中。
2021学年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健康及其条件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健康及其条件同步练习,0分),【答案】B,【答案】D,【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第1节 土壤里的小动物优秀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土壤里的小动物,关于蚯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昆虫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昆虫精品课后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昆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