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学案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①了解邻补角、对顶角,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②了解垂线段的概念和性质,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③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识别
过程方法:①通过画图、测量、猜想、推理等数学活动,探索相交线的相关内容,从中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②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法指导】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的第一节,本节课是让学生学习相交线的有关知识,了解邻补角、对顶角、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知识,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观察、猜想、画图,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为以后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来源:]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取两根木条a、b,用钉子将它们钉在一起,其中一根不动,我们转动另一根,
并画出图形.
☆探究新知☆
取两根木条a、b,将它们钉在一起,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b,画下图形。
(1)观察所画图形,如(图1)思考下列问题:
A
B
C
D
O
1
2
3
4
①当两条直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四个角中,∠1与∠2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图1
∠1与∠2的顶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答:同一个点。
②∠1与∠2的边所在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答:有一条相同的边,一边是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邻补角的定义:
∠1和∠2有一条公共边OA,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2
互补),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1+∠2=(邻补角[来源:学+科+网]
之和为)
A
B
C
D
O
1
2
3
4
图2
(2)图2,想一想 :∠1与∠3有怎样的位置关系?∠1与∠3的度数是什么关系?可以拿出量角器量一量。
答:∠1与∠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1的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
延长线(对顶角的定义:∠1和∠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
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与∠3的度数是一样的(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3)(图3)当a与b所成角α为90 º时,其余角的分别为多少?此时,
木条b与a所在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答:余角均为,a与b垂直。(垂直概念: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叫做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图3
如果我们在两条相交线的情况下,再加一条直线与其中一条直线相交,如图4
开动脑筋思考下面的问题,看看又是什么样的新知识?
①图4
观察图中的∠1和∠5,它们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答:∠1和∠5分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同位角:如图,像∠1和∠5,两个角分
别在直线AB、CD的同一方,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
做同位角。)
②观察图中的∠3和∠5,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答:∠3和∠5在直线AB、CD之间(内错角:如图,像∠3和∠5,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分别在直线EF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③如图,我们称∠3和∠6为同旁内角,你能根据这两个角的特征,描述一下同旁内角的定义吗?
答:同旁内角:如图,像∠3和∠6,两个角都在直线AB、CD之间,并且都在直线EF的同一旁.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尝试应用☆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若∠AOD=28°,则∠BOC= ,∠AOC= .
【答案】28°,152°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能力提升☆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3=40°
∠2=140°
∠4=140°
【解析】
分析:怎样能求出∠2的度数?根据补交定义,只需求出∠3的度数即可.
∠3等于多少度?怎样求∠4的度数?(对顶角相等)
解:∠3=∠1=40°
∠2=180°-∠1=180°-40°=140°
∠4=∠2=140°
考点:对顶角、邻补角
☆课堂小结☆
(1)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且有一公共边,一个角与它的邻补角的和为180°。
(2)对顶角:有公共顶点无公共边,对顶角相等
(3)垂线性质: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垂线段最短
(4) 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都反映角与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它们总是成对出现,且任意一对角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都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无公共顶点。
☆课堂提高☆
1.下列命题:①两条直线相交,一角的两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②两条直线相交,一角与其邻补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垂直;③内错角相等,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④同旁内角互补,则它们的角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4 B.3 C.2 D.1
【答案】C
考点:邻补角
2.下列图形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
A. B. C. D.[来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进行分析即可.
解:A、∠1与∠2不是对顶角,故此选项错误;
B、∠1与∠2不是对顶角,故此选项错误;
C、∠1与∠2是对顶角,故此选项正确;
D、∠1与∠2不是对顶角,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C.
考点:对顶角.
3.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的连线中,垂线段最短
考点:垂线段最短.
4.如图,有下列判断:①∠A与∠1是同位角;②∠A与∠B是同旁内角;③∠4与∠1是内错角;④∠1与∠3是同位角. 其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答案】①②[来源:ZXXK]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同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位角.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同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作答.
解:①由同位角的概念得出:∠A与∠1是同位角;
②由同旁内角的概念得出:∠A与∠B是同旁内角;
③由内错角的概念得出:∠4与∠1不是内错角,错误;
④由内错角的概念得出:∠1与∠3是内错角,错误.
故正确的有2个,是①②.[来源:Z*xx*k.Cm]
故答案为:①②.
考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5.如图,已知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AB⊥CD,∠DOE=127°,则∠COE= °,∠AOF= °.
【答案】53,37
解:∵∠DOE=127°,∠DOE+∠COE=180°,
∴∠COE=53°,
∵AB⊥CD,
∴∠COB=90°,
∴∠COE+∠BOE=90°,
∴∠BOE=37°,
∵∠BOE=∠AOF,
∴∠AOF=37°,
故答案为:53,37.
考点:垂线、对顶角、邻补角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过点O作两条射线OM、ON,且∠AOM=∠CON=90°
①若OC平分∠AOM,求∠AOD的度数.
②若∠1=∠BOC,求∠AOC和∠MOD.
【答案】(1)、∠AOD=135° (2)、∠AOC=60° ∠MOD=15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sx/tb_c8851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5.1.1 相交线学案及答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引入,探究新知,课堂总结,训练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1 相交线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课前预习,合作探究,巩固运用,反思总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1 相交线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1.1 相交线学案设计,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知识点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