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第3课时课时练习
展开(建议用时:40分钟)
[合格过关练]
1.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共同特点是( )
A.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常温下,遇碘水均会显蓝色
C.均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D.均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 [蛋白质不仅含有C、H、O,还含有N、S等元素,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油脂是人体主要的储能物质,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构成物质,故都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2.现有下列物质:①纤维素、②甲酸甲酯(HCOOCH3)、③淀粉、④甲醛(HCHO)、⑤丙酸、⑥乙酸,其中符合Cn(H2O)m的组成且不属于糖类的是 ( )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B [①纤维素、③淀粉都为多糖,不符合题意;②甲酸甲酯分子式为C2H4O2,可写作C2(H2O)2,但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④甲醛分子式为CH2O,可写作C(H2O),但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⑤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不符合Cn(H2O)m组成,不符合题意;⑥乙酸分子式为C2H4O2,可写作C2(H2O)2,但不属于糖类,符合题意;所以②④⑥符合,B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
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
C.葡萄糖是能水解的最简单糖类
D.淀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动植物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D [如HCHO、CH3COOH等都符合Cn(H2O)m的通式,但不是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也可能是糖类,如鼠李糖(C6H12O5),A不正确;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糖类,糖类物质不一定具有甜味,如淀粉,B不正确;葡萄糖是一种单糖,它不能再水解为更简单的糖,C不正确。]
4.某糕点的营养成分如下表所示:
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属于糖类,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维生素是一种基本营养物质
C.淀粉、油脂、蛋白质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淀粉、油脂、蛋白质都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淀粉和纤维素的聚合度不同,因此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维生素是一种基本营养物质,B正确;淀粉、油脂都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蛋白质至少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C错误;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5.下列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错误的说法是( )
A.油的熔点低,脂肪的熔点高
B.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易溶于汽油、酒精、苯等有机溶剂
D.油和脂肪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根据常温下的状态分为固态的脂肪和液态的油,其中脂肪中烃基饱和程度高,熔点高,油含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较多,熔点低,在一定条件下,油和脂肪都能水解。]
6.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 eq \(――→,\s\up10(水解)) 氨基酸 eq \(――→,\s\up10(合成)) 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
B.油脂 eq \(――→,\s\up10(水解)) 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eq \(――→,\s\up10(氧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纤维素 eq \(――→,\s\up10(水解)) 葡萄糖 eq \(――→,\s\up10(氧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淀粉 eq \(――→,\s\up10(水解)) 葡萄糖 eq \(――→,\s\up10(氧化)) 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 [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氨基酸能合成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需的蛋白质,A正确;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甘油和高级脂肪酸能被氧化释放能量,B正确;纤维素不是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没有水解纤维素的酶,它在人体内主要作用是加强胃肠蠕动,有通便功能,C错误;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被氧化能释放出能量,D正确。]
7.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适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均会有蛋白质固体析出,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NH4)2SO4B.CuSO4
C.HNO3 D.NaOH
A [重金属盐、强酸、强碱均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但是铵盐能使蛋白质发生盐析。]
8.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
C.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可以使石蕊溶液变红
B [根据核糖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5H10O5,而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故二者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A、C项错误;因核糖分子中有—CHO,故能发生银镜反应,但无—COOH,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B项正确、D项错误。]
9.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进行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蓝,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是否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C [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I2+2NaOH===NaI+NaIO+H2O,故用I2检验淀粉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时,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溶液中和稀硫酸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D [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溶液呈碱性,所以不能根据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油脂是否完全皂化,A错误;银镜反应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在加入银氨溶液之前应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稀硫酸,有银镜生成说明蔗糖发生水解,但无法证明是否完全水解,B错误;铝盐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也产生CO2气体,C错误;醋酸铅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D正确。]
11.某天然油脂A的分子式为C57H106O6。1 ml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 ml甘油、1 ml不饱和脂肪酸B和2 ml直链饱和脂肪酸C。经测定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C∶H∶O=9∶16∶1。
(1)写出B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解析] (1)由B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碳、氢、氧原子个数比可以确定B的分子式。(C9H16O)n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即140n=280,n=2,B的分子式为C18H32O2。
(2)由A和B的分子式可以确定C的碳原子数= eq \f(57-3-18,2) =18,且C为饱和直链脂肪酸,故C的结构简式为CH3(CH2)16COOH,名称为硬脂酸。
[答案] (1)C18H32O2 (2)CH3(CH2)16COOH 硬脂酸
12.根据下列变化关系:
请填空:
(1)A物质的名称为____________,B溶液为________,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④⑥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括号中标明反应类型。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所以水解后先加NaOH溶液中和H2SO4才可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可生成乙醇和CO2,CH3CH2OH被O2氧化成CH3CHO,继续氧化成CH3COOH,进一步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和水。
[答案] (1)葡萄糖 NaOH 中和稀硫酸
(2)2CH3CH2OH+O2 eq \(――→,\s\up10(催化剂),\s\d10(△)) 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CH3COOH+CH3CH2OH eq \(,\s\up10(浓硫酸),\s\d10(△)) CH3COOCH2CH3+H2O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素养培优练]
1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B.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
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D.浓硝酸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硝酸与蛋白质发生了颜色反应
B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强,但超过一定温度,温度越高,酶的催化活性越低,甚至完全丧失活性,B项错误;A项中实际是在蛋白质和水的混合体系中加入无机盐,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形成凝胶,而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没有发生变化,A项正确;C项中毛织物的主要成分是天然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织物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无明显的气味,C项正确;D项叙述正确。]
1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二者均有两性
②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元素
③若2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同
④用甘氨酸和丙氨酸发生缩合反应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②
A [氨基酸和蛋白质分子中都含有氨基和羧基,都属于两性物质,①正确;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元素,②正确;两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水解产物可能是相同的氨基酸,如:一分子甘氨酸和一分子丙氨酸形成的二肽有2种构成方式,但二肽水解时的产物相同,③错误;二肽种类为甘氨酸和甘氨酸可形成1种二肽,丙氨酸和丙氨酸可形成1种二肽,甘氨酸和丙氨酸可形成2种二肽,所以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④正确。]
15.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 m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 ml羧酸和2 m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
A.C14H18O5 B.C14H16O4
C.C16H22O5 D.C16H20O5
A [由1 ml酯(C18H26O5)完全水解可得到1 ml羧酸和2 ml乙醇可知,该酯为二元酯,分子中含有2个酯基(—COO—),结合酯的水解反应原理可得“1 ml C18H26O5+2 ml H2O eq \(――→,\s\up10(水解)) 1 ml 羧酸+2 ml C2H5OH”,再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推知,该羧酸的分子式为C14H18O5。]
16.半乳糖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如下转变。下列关于半乳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αD(+)半乳糖和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D(+)半乳糖不能被银氨溶液氧化
C.1 ml βD(+)半乳糖与足量金属Na反应最多可产生56 L(标准状况下)H2
D.半乳糖属于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 [A项,αD(+)半乳糖和葡萄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但二者的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正确;B项,D(+)半乳糖中含有—CHO,能发生银镜反应,错误;C项,1 ml βD(+)半乳糖中含有5 ml —OH,与足量Na反应最多可产生2.5 ml H2,即标准状况下56 L H2,正确;D项,联系葡萄糖可知半乳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正确。]
17.A是面粉中的主要成分,C与E反应可生成F,D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下图是A、B、C、D、E、F等几种常见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
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_,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F在稀硫酸中发生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小苏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中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物质除D外还有________(填序号)。
(5)钠与C的反应现象和钠与水的反应现象有哪些不同?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6H10O5)n CH2OH(CHOH)4CHO
(2)CH3COOCH2CH3+H2O eq \(,\s\up10(稀硫酸),\s\d10(△))CH3COOH+CH3CH2OH (3)CH3COOH+NaHCO3―→CH3COONa+H2O+CO2↑ (4)B
(5)①反应剧烈程度不同,Na与水反应剧烈,与乙醇反应较缓慢,因为水中的H比乙醇中—OH中的H活泼;
②钠浮在水面上,在乙醇中沉入底部,因密度大小为ρ水>ρ钠>ρ乙醇
营养物质
蛋白质
油脂
淀粉
维生素类
碳酸钙
每100 g含有
4.8 g
20 g
40 g
1.8 g
400 mg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油脂皂化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
油脂已经完全皂化
B
蔗糖溶液在稀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与银氨溶液混合加热,有光亮的银生成
蔗糖溶液已经完全水解
C
向溶液X中滴入NaH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X中的溶质一定是酸
D
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醋酸铅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水沉淀不消失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精品第3课时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鲁科版 (2019)第3节 饮食中的有机化合物精品第3课时课堂检测,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第2课时课后作业题
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第1课时课时训练: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鲁科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醛和酮 糖类和核酸第1课时课时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