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课后复习题
展开第3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纵波,B是横波
B.B波速度最大部分位于地核
C.C是莫霍面,D是古登堡面
D.D是岩石圈和地壳的界面
答案 C
解析 图示B波的传播速度较A波快,故判断B波为纵波,A波为横波,A项错误。图示B波速度最大部分位于地幔,B项错误。C为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D为古登堡界面,是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C项正确,D项错误。
2.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横波能够在海洋中传播
B.纵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C.地震波是一种无线电波
D.纵波比横波传播速度快
答案 D
解析 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A项错误;横波和纵波都属于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C两项错误;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D项正确。
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温度在150 ℃以上。通过注入凉水,吸收岩体热量转化成蒸汽,再抽取到地表加以利用,可用于发电、供暖等。在综合分析地质条件后,2017年9月我国在青海省钻获236 ℃的高温干热岩体。读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
3.岩石圈( )
A.就是指地壳 B.由岩石组成
C.全球厚度均一 D.包括软流层
答案 B
解析 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组成,厚度不一,陆地较厚,海洋较薄,位于软流层之上。
4.干热岩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软流层
答案 A
解析 由材料可知,干热岩是一种高温岩体,埋藏于地下3~10千米,应属于地壳,A项正确。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
5.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 C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C项正确。
6.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答案 A
解析 据图文材料可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
“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据此回答7~9题。
7.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________的变化( )
A.大气圈 B.水圈
C.圈岩石 D.生物圈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现象体现了水圈的变化。
8.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
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
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答案 A
解析 图中①圈层能为③圈层供水且能渗进②圈层,因此①是水圈、②是岩石圈;③可为④供氧,④可为②提供降水,因此③是生物圈、④是大气圈。故A项正确。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落红”反映了生物圈;“春泥”反映了岩石圈,故B项正确。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课堂检测,文件包含新教材32大气受热过程练习原卷版湘教版docx、新教材32大气受热过程练习解析版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地球表面形态第一节 流水地貌课后作业题,文件包含新教材21流水地貌练习原卷版湘教版docx、新教材21流水地貌练习解析版湘教版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风成地貌同步达标检测题,文件包含新教材22风成地貌练习原卷版湘教版docx、新教材22风成地貌练习解析版湘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