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含答案)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含答案) 练习01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含答案) 练习02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五代的文化当堂达标检测题,共5页。

    、选择题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


    A.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唐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中从葱岭往西经过中亚、西亚到欧洲的西段(后),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由此可知( )


    A.唐朝的繁荣强盛吸引了大量外国人来华


    B.丝绸之路西段开通推动了中外交流发展


    C.开明兼容的政策外国人来华的主要原因


    D.唐代对外交流为世界文明做了重要贡献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所谓中国文化圈(汉字文化圈)涵盖范围是以下哪些地区( )


    ①朝鲜半岛 ②日本 ③越南 ④吐蕃 ⑤南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据《隋书·乐志》载:“始开皇初定令,置《七部乐》:一曰《国伎》,二曰《清商伎》,三曰《高丽伎》,四曰《天竺伎》,五曰《安国伎》,六曰《龟兹伎》,七曰《文康伎》。在《七部乐》中,除《清商伎》外,其余乐部都是边疆和外国乐舞。据材料可知隋朝( )


    A.边疆与外国乐舞比汉族乐舞先进


    B.中华民族乐舞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C.中外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特别频繁


    D.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741年,唐玄宗正式下令在科举考试中设置道举。道举考试测试《老子》《庄子》《文子》《列子》,考试形式和明经科相同,合格及第者称道学举士。道举的设立旨在( )


    A.动摇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配合政权统治的需要


    C.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


    D.推动文化的多元发展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 ( )


    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


    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


    C.是北方民族交融在文化上的反映


    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著作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南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 )


    A.效法道家 B.有意无法 C.形神兼备 D.超越古人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


    B.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


    D.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终于官弟。”据此推测,其“墓志铭”主人的身份是( )


    A.遣唐使 B.商人 C.传教士 D.僧侣





    、材料阅读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僧一行,唐代僧人,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同梁令瓒和工匠们,创造了一架黄道游仪,发现了恒星位置移动的现象。一行还设计了一种叫作复矩图的仪器,并组织大规模的测量活动,测量地点北到铁勒曰纥布(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南),南到林邑(今越南中部)等十三处,这是人类第一次对地球子午线的科学测量。开元九年(721年),据李淳风的《麟德历》几次预报日食不准,玄宗命一行主持修编新历。后来一行修订成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衍历》,对后世影响很大,直到明末吸收西洋历法才有所改变。


    ——据朱绍侯等著《中国古代史》整理


    材料二


    唐代,中国与西域(包括今天的新疆、中亚各国、南亚各国)的文化交流很频繁。佛曲九仙道曲、卢舍那仙曲以及琵琶等乐器演奏技巧,舞蹈中的四方菩萨蛮队舞,杂技中的幻术、吞刀、吐火等,都是通过佛教徒的中介,由西域传到中国来的。


    ——摘编自谢重光《论唐代佛教徒对社会的巨大贡献》


    材料三


    公元816年,淮西战事刚一结束,宪宗就下诏天下,在社会上兴起了佞佛崇道的风气,佛教势力迅速膨胀。《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宪宗亲自派人迎接佛骨,历时一个多月。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


    ——摘编自曾绍发《浅议韩愈反佛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僧一行取得巨大科学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僧人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载体的背景及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韩愈排斥佛教的原因。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 300年前的唐朝初期,在南昌曾经有过一次盛会,遗留下列一篇名作,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用美丽的诗句描述了当时的人力物力。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两句,很确切地道出了初唐时代中国的潜力。以后10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发挥了这巨大的潜力创造了盛唐的文化,为当时世界之冠。


    ——杨振宁《在广州粒子物理讨论会 开幕式上的讲话(1980)》


    材料二


    唐朝的中国文化由于印度文化的输入,获得了飞跃的发展,不但在中国文化上已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在世界文化史上也罕与伦比。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员参观了武后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已如此频繁,难怪后人要叹为观止了。”


    ——《文化冲突与时代选择》


    (1)材料一、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


    (2)唐代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罕与伦比”,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材料,说明“为当时世界之冠”的唐文化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s 1 答案为:C;


    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土地休耕轮作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提高地力的内容,故B项错误;材料表述的是按照自然规律安排农业生产,否则劳而无获,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进技术的内容,故D项错误。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题干中“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人们不再仅仅是商人和士兵,为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也逐渐出现在这一时期”,可知丝绸之路有利于文化交流,故选B项;题干中提及唐朝丝绸之路上人们中增加了“寻求信仰理念和文化交流的人们”,而未提及唐朝的繁荣与否,排除A项;题干未提及唐朝外国人来华,排除C项;题干中未提及唐代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解析:朝鲜半岛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中原文化的范围,故①正确;日本是中原文化向东传播的结果,隋唐时期尤为明显,故②正确;越南是中原文化向南扩张的结果,其文化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故③正确;吐蕃即今天的西藏地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文化圈是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故④错误;南诏即云南地区,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不属于国际影响,故⑤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题干中“在《七部乐》中,除《清商伎》外,其余乐部都是边疆和外国乐舞”,可知隋朝乐舞包容着大量非中原乐舞,故选B项;题干未比较乐舞哪个先进的问题,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是乐舞——文化方面的交流,没有提及经济、政治交流,排除C项;民族大融合的第一次高潮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解析:道举考试客观上有利于道家思想的传播,会影响到儒家思想,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唐代的皇帝追认老子为其始祖”可知统治者为宣扬唐朝统治的合理性而推崇道学,故B项正确;冲击世家大族的政权垄断是科举制度的作用,而与考察科目的变动无关,故C项错误;道举的设立客观上有利于推动道学的传播,有益于文化的多元发展,但这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B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解析:材料介绍的酱、豆豉等烹饪是关于食品加工与贮藏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该书汇集的烹饪技术程度,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食物烹饪的方法等不能得出民族交融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介绍饮食烹饪的相关情况,不能说明该书是综合性著作,故D项错误。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解析:由材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知王僧虔主张书法要形神兼备。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C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A;


    解析:根据材料“公姓井,字真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终于官弟”可知此为唐代玄宗时期奉命来自日本的遣唐使井真成的墓志铭,故选A项;根据材料“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终于官弟”可知此人奉命而来并非商人,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来华,排除C项;根据材料“才称天纵,故能(衔)命远邦。开元廿二年正月,终于官弟”可知此人奉命而来并非宗教人士,排除D项。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答案为:


    (1)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繁荣;政府支持;疆域辽阔;个人努力;对前代成果的继承和批判。


    (2)背景:开明的对外政策;唐朝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多元包容的文化政策;丝绸之路的畅通;僧人的宗教热情。


    影响: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丰富了中国文化内容;传播了中华文化,推动了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


    (3)原因: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兵源无法保证;统治者对寺院的大量投入耗费了国力,加重了人民负担;佛教的兴起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学危机)。


    解析:


    第(1)问,可以从唐朝的政治、经济、政府的政策、个人因素、对前代成果的继承批判等方面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可以从唐朝的对外政策、三教并行、文化政策、对外交通、僧人的个人因素等方面分析;第二小问,可以从对佛教、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和传播、对周边国家文化的发展等方面分析。


    第(3)问,据材料三“据统计,中唐时期,唐代的寺院多达四万余所,僧尼有二十六万五千余人,寺院大量占有土地,且享有免除徭役和租税的特权”可以得出寺院经济的发展导致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兵源无法保证;统治者对寺院的大量投入耗费了国力,加重了人民负担;韩愈作为儒家代表排斥佛教,可以得出佛教兴起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LISTNUM OutlineDefault \l 3 参考答案:


    (1)共同点:赞美唐文化的高度发展。


    (2)中国的潜力: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唐代的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固;科举制的确立;经济的繁荣,特别是城市的发展;对外开放和文化多元;佛教的东来注入新的文化成分。


    (3)我们既要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又要吸收外国文化的长处,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变潜力为发展的优势。


    解析:


    第(1)问中的两则材料都高度赞赏唐文化,肯定其在当时的世界领先地位。


    第(2)问实际考查唐文化高度繁盛的原因。根据材料再联系当时的政治(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清明、中央集权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思想文化(教育、科举制度)、民族交流(魏晋以来的民族融合促进了文化的多元)、文化学者的努力等方面来全面分析。


    第(3)问的启示可以从促进其发展的因素来分析,如要对外开放、加强文化的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试卷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练: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课题8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课题8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作业,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课时作业,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