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06《空气氧气》(含答案) 试卷
展开2021年中考化学考点精炼
06《空气氧气》
1.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氮气等,是利用了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NO2等
C.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要立即读数
D.稀有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大山深处空气清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A.78% B.21% C.25% D.58%
3.下列关于空气及其组成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中体积占比最大的是氮气
B.稀有气体可以制成很多电光源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5.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常见的空气污染物有O3、CO、SO2等
C.氧气支持燃烧,是一种高能清洁燃料
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6.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由空气分子构成
B.N2、O2等均匀混合
C.N2、O2不再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
D.N2、O2的体积比约为5∶1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N2的体积分数约为78%
B.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可燃性
C.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8.薯片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变得不再松脆,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9.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10.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11.二模下列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氧气
12.节日期间的商场里顾客很多,很多人会感觉到闷热缺氧,测量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
A.1% B.19% C.25% D.78%
13.请你结合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提示:以下所选装置均填装置代号)
(1)写出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H2O2和MnO2制取和收集O2时应选用__________________装置相连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何确认集气瓶中O2已集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是无色有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固体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其气体发生装置应选择______装置。
14.根据以下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为a的仪器名称: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________,气压________,使瓶内压强________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排出瓶内水,所以液面下降。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5)用A装置制气体时,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_______________,以防生成的气体逸出。
15.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2)实验室里用装置A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用装置D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
c.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
1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实验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17.根据如图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a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
(2)用图K5-10提供的装置制取干燥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_,B中装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D收集该气体,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E、F两个实验,结合课堂学习,你认为在“集气瓶中进行燃烧的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说明两点即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几种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时,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图中E和F装置连接,可以测量氧气的体积,氧气应从________(填“a”或“b”)口通入。
参考答案
1.答案为:A;
解析: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用适量铜粉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反应完成后应冷却到室温再读数,故C错误;稀有气体在特殊条件下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故D错误。
2.答案为:B;
3.答案为:C;
解析: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淡蓝色火焰,故C错误。
4.答案为:B
5.答案为:C;
6.答案为:B;
7.答案为:B;
解析: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
8.答案为:C
9.答案为:C;
解析:A中通过气球膨胀的快慢可很明显地判断出哪一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好;B中通过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可很明显地看出反应速率的快慢;C中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由于分两次实验,如果都能复燃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好;D中第四组虽然也分两次实验,但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可很明显地比较出反应速率的快慢。
10.答案为:D
11.答案为:D;
12.答案为:B
13.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BD(或BE) 2H2O22H2O+O2↑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或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逸出时,证明集满)
(3)A
14.答案为:
(1)锥形瓶
(2)2KClO32KCl+3O2↑ 分解反应 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
(3)增多 增大 大于 氧气不易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5)伸入液面以下
15.答案为:(1)B (2)2HCl+CaCO3===CaCl2+CO2↑+H2O (3)b
16.答案为:
(1)2KMnO4K2MnO4+MnO2+O2↑ 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2)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O2CO2
17.答案为:
(1)分液漏斗
(2)ABC 浓硫酸
(3)排除集气瓶内的空气
(4)①注意环境保护 ②注意安全
18.答案为:(1)分液漏斗;(2)BD 2H2O22H2O+O2↑;(3)b
解析:(1)由图知,仪器①为分液漏斗。(2)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固体在常温下接触即可发生反应生成氧气,故发生装置选择B;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且不易溶于水,可采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度较高,故选择的收集装置为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用E装置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由b端通入,水从a端排出至量筒中,可测量收集氧气的体积。